APP下载

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语文  

2007-12-29叶良明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07年8期

  摘要:语文教师教学幽默艺术水平的高低制约着课堂教学效果,影响着学生素质的发展。语文教学幽默艺术的技巧与方法多种多样,关键在于巧妙运用。要提高语文教学幽默艺术水平,必须加强训练,学会创造幽默。
  
  关键词:语文教学;幽默艺术;快乐学习
  
  所谓语文教学幽默艺术,是指将幽默运用于语文教学并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在学生的微笑中提高语文教学艺术效果和水平的活动。语文教学幽默艺术的特点是:既要有幽默的一般特点——机智性和娱乐性,又要有其特殊性——人文性。可以说它是形神兼备的——其“形”是幽默,而“神”则是人文思想;也是寓庄于谐的——其外部表现是“谐”,给人以愉悦的感受,而里面的内核是“庄”,给人以教育收益。
  在新课程的语文教学中,幽默艺术已引起越来越多教师的关注。特级教师于漪就主张“努力把课上得情趣横溢”,魏书生则明确向自己提出“每堂课都要让学生有笑声”的要求。语文教学幽默艺术为什么受到名师们的如此推崇,这是因为语文教学幽默艺术不但制约着课堂教学效果,而且影响着学生素质的发展。
  
  一、语文教学幽默艺术的技巧与万法
  
  语文教学幽默艺术的技巧与方法多种多样,孙绍振教授曾著《幽默答辩50法》予以总结,很值得我们在运用和创造教学幽默艺术时参考。其书的最后一段话意味深长、令人深思:“方法变化多端,全在曲尽其妙,大体则有,定体则无,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若有七窍玲
  珑之智,则无法也能生法,一法能变万法也,即所谓无法之法是为至法。”所以,下面所述语文教学幽默艺术的技法也只是九牛之一毛。
  
  1.巧妙比喻法。以绝妙的比喻来阐述事理,不但语言生动形象,而且加强了表达效果。如特级教师钱梦龙老师教《故乡》一课,在同学们争论灰堆里的碗碟到底是谁埋时,十分风趣地说:“这个问题是个历史的悬案!”新颖的比喻激起学生无限的遐想,意犹未尽。语言学家林语堂说话非常风趣:“女士们、先生们,我觉得,绅士们的演讲应该像女人们的裙子,越短越好……”(笑声)这一比喻新奇,又言简意赅。
  
  2.插说故事法。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插入幽默谐趣的典故,即可达到内容与笑典相映成趣的效果。如有位教师讲《捕蛇者说》,讲至最后一句“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让学生看课文底下“人风,,的注释:“人风”,应作“民风”,唐朝为了避唐太宗李世民的讳,“民”字改用“人”字。为了加深学生对“忌讳”的理解,教师便讲了一个笑话:我国古代对于地位或辈分比自己高的人,按礼不得直呼其名,名字里的每一个字都不能念出口,谓之“忌讳”。五代时有个大官叫冯道,他的门客讲老子《道德经》,《道德经》开卷第一句是:“道可道,非常道”,门客因讳冯道之名,不敢读出“道”字来,只得念:“不敢说,可不敢说,非常不敢说。”这个笑话的使用,不仅使学生加深了对“忌讳”这一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而且使课堂气氛变得非常的活跃。
  
  3.轻言拨重法。以极轻松平常的语言事例漫不经心地拨动重大的难题,轻松走出困境。如特级教师林伟彤针对学生刚开始学写议论文时几乎都说枯燥、难懂、不会写的情况,林老师这样辅导:“议论文其实并不神秘,我三岁小孙女也会作议论文。有一次小孙女说“我最喜欢爷爷了。”(论点)“爷爷喜欢我,不骂我,买棒冰给我吃,还带我去儿童乐园玩。”(四个论据)“所以我喜欢爷爷。”(结论。与开头呼应)这个例子一举,整个教室里充满了笑声,在笑声中学生理解了议论文的基本特征,消除了写议论文的畏难情绪。林老师这种以“四两拨千斤”的幽默艺术,显示了他深厚自信的教学功力。
  
  4.逻辑归谬法。对错误的言行并不正面指出,而是以此作为前提进一步演绎,得出一个不说自明的荒谬结论。从而暗示错误之处。这种教学幽默艺术因教师用幽默掩饰直接批评的锋芒,会使教师的观点更易为学生接受。如有位教师为学生出了个作文题目《放学路上》,结果绝大多数学生都写一些虚构的俗套故事,因而惊人的雷同。如果正面去讲评就只能说:这么多雷同,只能证明你们都是编造的。这样批评自然正确,但不一定能立刻使学生心悦诚服。这位教师采用逻辑归谬的幽默处理,让学生自己感到虚构雷同的可笑。他说:“你们的作文,三分之一写捡到钱包交给警察;三分之一写在公共汽车上给孕妇让座:三分之一写扶老人过马路。别的不说,光说捡钱包,我活了这么大年纪,就没你们那样的好运气,我怎么一次也没有捡到过钱包啊?”学生们哄堂大笑,他们分享了老师的幽默,也接受了老师的间接批评。
  
  5.自我调侃法。教师在教学时自己开自己的一个玩笑,倒是常常能使自己放松、学生自在,师生间心理距离迅速拉近,为教师教学艺术发挥最高效能铺平道路。特级教师钱梦龙有一次到安徽上示范课,由于听课的人特别多,学生们显得紧张、拘谨,很不利于把课上活。为了使教学别开生面,他用自我幽默的方式作自我介绍:“有个姓钱的做梦想成龙,你们说他是谁?”学生们饶有兴趣地猜起这个“谜”来。钱老师这一自我介绍,与其说是想让学生知道自己的名字,不如说是想借自己的名字中含有的天然的喜剧因素,让学生们先开开心,创设一个有利于师生交流、有利于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活跃的教学气氛。
  
  6.贬词褒义法。根据一定的语言环境。使本来贬义的词语“脱胎”成褒义词,赋以新的含义,这是一种幽默的思维方式。如钱梦龙老师讲《故乡》时有这么一段幽默插曲:
  教师:……为了解决好问题,我先检查一下大家自读课文以后有些东西是不是理解了。同学们在回答的时候。尽可能不要看书。如果实在忘了,怎么办呢?
  学生:(小声地)偷看一下。
  教师:偷看一下?说得好啊!(师生大笑)别笑,偷看也是一种能力呀!(学生大笑)很快地在书上一眼扫过,就马上找到自己所要的那个词、那个句子,不也是一种能力吗?不过,请注意,考试的时候,可不需要这种能力啊!(学生大笑)
  可见,幽默既不损伤教师个人的尊严,也不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实际上这里的“偷看”是指快速阅读、快速记忆的能力。钱老师却让学生在笑声中明其旨,悟其理。
  语文教学幽默的方法还有成语变用、谐音双关、借题发挥、故错解颐、巧借歇后语……任何一种幽默方法,都可以用于教学之中,但应灵活地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和教学对象,选择不同的幽默技巧,做到因文而异,因人而异。适时、适度,切不可乱用、滥用。
  
  二、语文教学幽默艺术的训练和提高
  
  许多教师认为“幽默”是一种特殊“细胞”的功能,而这种特殊的细胞自己生来就不具备。不错,幽默细胞确实众不同,但这种特殊的“细胞”其实是可以人工培植的。
  
  1.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幽默感。语文教师要提高自己的教学幽默艺术水平,必须首先使自己成为一个富有幽默感的人。要有宽松的幽默心态的涵养,因为心灵的自由度愈大,则愈易产生幽默的言行。要形成新奇的思维方式——“幽默思维”,建立“趣味思考法”。因为有趣的往往不是举动本身,而是在于人们用属于自己的、有趣的方式去看它。所以,平时我们要养成“趣味思考”的习惯,提高幽默思维的灵活性。
  
  2.要善于发现、精于选用各种幽默源。一般说来,教学幽默源有以下三种:①生活中的幽默。如存在于师生身上的、周围其他人身上的、社会生活中的“趣闻轶事”、俏皮话
  等。教师需独具慧眼,善于发现。②艺术中的幽默。如各种幽默艺术作品,诸如笑话、喜剧、相声、小品等等都是很好的幽默源。有时顺手拈来,便可获得良好的幽默效果。③教材中的幽默。如《变色龙》、《皇帝的新装》、《范进中举》、《威尼斯商人》等许多课文,都是幽默的“富矿”所在。教师要细心注意与体会,善于发现和领悟。在充分发现各种幽默源的同时,应精于选用幽默素材用于教学,特别是生活中的幽默往往是菁芜并存、雅俗共体,所以在运用时要加美国保罗韦地博士曾向九万名学生进行调查,从中得出一个结论:学生最喜欢具有幽默感的老师。学生的需要就是我们的目标。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努力使自己成为具有很强幽默感的老师,成为学生最喜欢的老师,让学生喜墩我们的语文课,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语文,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找到快乐。
  
  (责任编辑: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