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好当前经济运行工作的要求

2007-12-29欧新黔

中国经贸导刊 2007年9期

  “十一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经济运行工作面临一些新的形势和特点。我们必须从新时期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出发,把搞好经济运行调节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大局去谋划,准确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充分认识当前面临的形势和做好新形势下经济运行工作的重要意义,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任务,逐步提高经济运行调节的能力和水平,不断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新时期新形势经济运行面临的任务和要求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有效履行经济运行调节职能。以科学发展为指导,是我们有效履行经济运行调节职能、充分发挥经济运行调节作用的内在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搞好经济运行调节,就是要遵循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遵循市场经济运行的法则,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增强经济的内在活力和效率,同时,又要充分发挥政府的调节作用,避免由于市场自发调节的滞后性、不确定性破坏经济运行的有序性和稳定性,尽可能减少波动、减轻波动影响的程度。
  二是坚持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为目标,加强和改善经济运行调节。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防止经济出现大的起落,是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是贯穿经济运行工作始终的第一要务。经济运行调节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环节,各项工作都要围绕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这一中心,把握重点领域,抓住关键环节,强化运行组织协调,及时化解影响经济平稳运行的各类突出矛盾和问题。
  三是坚持以经济运行要素保障为重点,确保完成运行调节的基本任务。煤电油运全面紧张的状况已得到明显缓解,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部分地区、部分时段煤电油运偏紧的局面在短期内还难以根本改变。搞好经济运行调节,提高煤电油运等经济运行要素的保障能力,仍然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基本任务。要做到未雨绸缪,立足新情况,研究新问题,充分估计形势,周密考虑对策,扎实做好工作,加强协调,搞好衔接,确保国民经济平稳运行。
  四是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推动节能降耗减排目标的实现。节能降耗减排是“十一五”规划纲要确定的主要任务,也是党中央、国务院反复强调的重要工作。在经济运行工作中推动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首先要把中央对加强节能减排工作的总体部署落实到我们工作的各个具体方面。认真贯彻产业结构调整目录等产业政策,把近两年来出台的加快推进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根据各行业实际情况和产业发展要求,研究和完善行业准入条件和淘汰标准,加强财税、金融、价格等政策层面的协调配套,强化、细化目标责任,加强工作层面的措施落实,加大淘汰落后工作力度,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在实施经济运行调节中强化节能降耗减排措施,在要素协调中择优扶持节能降耗与污染减排成绩显著的企业,大力压缩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加快推进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发展,支持新技术的推广运用,切实推动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目标的实现。
  五是坚持以政府职能转变为契机,提高服务意识,加强信息引导。要按照转变政府职能的要求,规范经济运行调节行为,增强服务意识,把更多精力转到主要为市场主体服务上来,转到为企业组织生产经营活动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条件上来,引导企业合理组织生产,增加有效供给,满足市场需要。要把加强信息引导和服务作为实施经济运行调节的有效形式和重要手段,搞好监测分析,加强信息引导,充分利用好我们手中掌握的丰富信息资源,通过经济运行新闻发布会制度等多种形式,拓宽政府与企业、市场、社会的信息沟通渠道,通过宣传政府宏观政策、通报宏观经济形势、介绍行业运行情况和市场动态,充分发挥政府信息对市场主体的投资行为和生产经营活动的引导作用。
  六是坚持将以人为本关注民生为原则,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经济运行调节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在经济运行工作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把解决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放在突出位置。在重点保障领域,要优先保障群众的生活需要。通过运行信息服务和调节等手段,促进直接涉及群众利益产品的生产,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大力推进企业社会责任体系建设。重视做好应急物资保障工作。
  七是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不断提高经济运行调节的效率。要坚持市场化方向,改革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资源配置方式,真正形成企业自主衔接资源、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的市场运作机制,继续推进煤炭订货方式改革。积极探索新的经济运行调节方式方法,在注重抓好供给方生产、增加有效供给的同时,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要求,把更多的注意力转到加强需求侧管理上来,总结借鉴电力需求侧管理理念和做法,将其引用到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资源性产品的需求管理上,大力压缩不合理需求,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摘自在全国经济运行工作会议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