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策略
2007-12-26杨曜全
杨曜全
摘要:在新课程背景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教学方法的革新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课堂改革在各个省市推广开来,小学数学教师们也开始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反观传统教学。其实,新课程理念最重要的一点是提倡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换言之,教学的一切都是以学生的学习为出发点的。笔者在长期教学实践中也获得了些经验,在此和大家一起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优化;课堂教学;策略
优化课堂教学,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在规定的课堂时间内,合理运用教材,采用恰当的教学方式,营造健康和谐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提高学生学习新知识(或探究新知识)的能力和效率。我在教学实践中是从以下几个方面优化小学数学教学过程的:
一、精心设计课堂教学
学生的思维过程,是学生对知识的认识过程。为了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要运用最优的教学方法,采取最优的措施,进行最优的设问,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在对学生提问时,我特别注意问题的“启发性”和“准确性”。简单的问题,无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高难度的向题,学生高不可攀;笼统的问题,会使学生对知识产生负迁移。只有结合学生实际水平,恰当地提出向题,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在讲授“商不变的性质”这一课时,我设计出两种不同教法。一种是“扶”的教学方法,在一组算式中,一道一道题出现,一步一步地让学生观察回答,被除数和除数是怎样变化、商又怎样变化,最后才综合出商不变的性质。另一种是“启”的教学方法,出示一组算式后,先提出两个问题:①从上往下看,被除数和除数是怎样变化?商又怎样变化?②从下往上看,被除数和除数又怎样变化?商呢?再让学生观察议论,最后让学生归纳出商不变的性质。两种教法相比较,前一种课堂气氛呆板,不利于培养学生观察思维能力;后一种教法,通过学生观察、分析、议论,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精力集中,积极性高,使学生在探索发现中牢固地获得知识,并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
二、紧密知识的生活联系
数学实际上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由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的局限,让很多学生觉得数学就是书本中的知识,和实际生活没有什么联系。所以,在进行数学课堂教学时,教师要把知识的讲解和生活实际相联系起来,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存在的数学,进而调动他们的兴趣,也进一步的鼓励他们用数学去解决实际问题,增强自己的生活能力和动手能力。比如在学习了三角形图形后,学生知道了“三角形的稳定性最高”,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回家或者是观察校园中有哪些东西的设计是应用了“三角形稳定性最高”这一原理。学生很高兴地发现了发电塔,凳子之类的东西。
三、创造愉悦的教学环境
课堂的教学环境对高效课堂的实现至关重要。小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更容易接受新知识和表达自己的看法。传统的教学课堂气氛过于严肃,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下会本能的排斥数学教学,即使遇到了一些不懂的问题,学生在压抑的课堂氛围下也不敢大胆提出疑问。所以为了改变这钟现状,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教师要为学生创造相对宽松的教学氛围。比如,教师可以在课程介绍时引入一些数学小故事,或者让学生主动为大家分享他知道的与本节课的课程内容相关的理论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为了让学生各抒己见。教师还可以鼓励大家自由或者是结成小组讨论,教师布置一道例题时,同学们可以互相讨论得出对例题的解答,也可以参与到学生的谈论之中,适时的引导指点他们的思路,而不是严厉指正。在这样的氛围下,学生才更可能表达自己的看法,轻松愉快的学好数学。
四、联系实践,激发兴趣
数学往往给人抽象乏味之感,而小学生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根据学生最感兴趣的事物联系实践生活讲述数学问题,用具体的实例将抽象复杂的数学知识尽量简单化,这样就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又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譬如在教学“圆柱体的侧面积”时,我并没有开门见山地告诉学生怎样求圆柱体的侧面积,而是给学生展示了一个圆柱体的罐头盒,并让他们为这个罐头盒制作包装纸,在实践操作中不但让学生知道了什么是圆柱体的侧面积,而且也让他们明白了圆柱体展开是什么样的图形以及深刻了解了圆柱体侧面积与圆柱之间的内在关系。这样通过引入生活实物让学生动手操作的教学法不但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实用价值,而且也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此外我们在教学中还可借助多媒体等手段展示生活中的具体事物,并将这些事物与数学知识联系起来,就能在教学中做到深入浅出、化难为易。这样不但能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更能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五、引导学生积极探究,获取新知
弗赖登塔尔说过:“学生学习的唯一正确的方法就是‘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创造的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因此,这环节的教学中,教师是学生自主探索知识的高级伙伴,主要任务是参与学生的合作学习,引导帮助学生自主获取知识,参与学生建构新知识体系的过程,给予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把探索新知的思维活动通过语言展示出来,突出过程的重要性。如教学3.5×0.5时,先复习小数与分数的转化和因数与积扩大或缩小的关系,因为这两个知识点的关键在于,通过转化的思想学生完全可以自己总结出一个数乘小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这样的教学就是延伸式的引导,给予学生的是独立探究的时间和空间,避免了教学中部分学生“出勤不出力”的现象。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课堂要想更好的发挥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知识积累的作用,教师就要不断的探索切实可行有效科学的教学策略来优化小学数学课堂。课堂教学策略的选择要始终紧紧围绕一切为了学生这一原则,丰富教学形式,创造轻松愉悦的课堂,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数学,在愉悦中获得知识。
参考文献
[1] 张春玲.浅谈如何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06).
[2] 张妍妍.优化小学数学教学过程的尝试[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