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Bicon短种植体单冠修复在后牙区骨量不足的临床观察

2007-12-26范丹丹郭磊王远勤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30期
关键词:生存率

范丹丹+郭磊+王远勤

【摘要】 目的 评估Bicon短种植体单冠修复在后牙区骨量不足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98例后牙区短种植体单冠修复患者, 随访3年, 分别记录不同组种植累计生存率、修复机械并发症及种植体周围边缘骨吸收情况。根据冠根比(CIR)进行分组, 分析生存率与冠根比之间的关系。结果 98颗短种植体3年累计生存率为96.9%;近、远中边缘骨量变化分别为(-0.85±0.31)、(-0.72±0.45)mm, 种植体边缘骨近远中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RIC之间的累计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体松动为5例, 其中上颌磨牙区4例, 下颌磨牙区1例。修复体崩瓷共6例, 主要部位集中在上颌颊尖与下颌舌尖;随访期间, 未发现基台折断及种植体脱落。机械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1.2%。结论 在短期观察期间, 在后牙骨量不足区域短种植体能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但长期效果仍需观察。

【关键词】 短种植体;边缘骨吸收;生存率;冠根比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30.058

由于后牙区颌骨存在特殊解剖结构(上颌窦或下颌神经管), 同时伴随着生理性或病理性骨吸收, 往往导致颌骨骨量垂直高度不足[1]。传统的骨增量手术(上颌窦提升术、Onlay植骨、牵张成骨术等)有着手术难度大、并发症多、治疗周期长等不足。近年来, 通过改进种植体界面处理及外形设计, 短种植体的临床应用受到广泛关注。短种植通常是指长度<10 mm的种植体 [2]。与传统种植体相比较, 短种植体有着显著优势包括简化手术、减少并发症、降低术后反应等。然而, 短种植体单冠修复在后区的临床研究不多。因此, 本文回顾性分析后牙骨量不足区域的短种体单冠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6月本院因后牙骨量不足植入短种植体单冠修复的98例患者, 男48例, 女50例, 年龄22~68岁, 平均年龄(41.8±14.8岁)。纳入标准:①一般状况良好, 无手术禁忌证;②所有患者均未行骨增量手术;③影像学检查成像清晰, 结构完整, 易于判读;④无夜磨牙症患者及嗜烟者(>20支/d);⑤自愿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 定期随访。上颌种植数量(56例)多于下颌(42例), 其中上颌磨牙区36例最多(36.7%), 下颌前磨牙区16例最少(16.3%)。

1. 2 方法 术前检查及确定治疗方案, 所有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常规术前准备, 于局部麻醉下翻瓣;根据剩余骨量制备种植窝;定位钻确定种植体植入的近、远中及颊舌向位置, 先锋钻明确种植体的长轴方向;应用Bicon?器械低速无水扩孔, 植入Bicon?短种植体, 缝合。短种植体完成骨整合后, 行种植二期手术完成单冠修复。随访3年, 观察期间进行影像学检查。

1. 3 术后观察及评价

1. 3. 1 生存情况 评估短种植体后牙区的3年生存率。

1. 3. 2 边缘骨水平 修复后即刻及修复后3年行影像学检查种植体周围边缘骨水平。以种植体底部为基准线, 分别测量近、远中牙槽骨高度, 前后测量差值作为边缘骨吸收量。

1. 3. 3 冠根比测量及分组 根据影像学检查, 分别测量临床冠长(C)与种植体长(I), 计算种植CIR=C/I, CIR值分为两组:CIR值<1.0组;CIR值>1.0组。

1. 3. 4 种植修复后并发症 基台松动或折断、修复体崩瓷或脱落等。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随访期间, 3年生存率为96.9%(95/98)。边缘骨水平结果:近、远中边缘骨量变化分别为(-0.85±0.31)、(-0.72±0.45)mm,

近、远中边缘骨吸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近中=0.463>0.05, P远中=0.532>0.05)。98颗种植体中, 平均CIR值0.94, CIR最小值为0.5, 最大值为2.1;不同CIR组种植体数为CIR<1.0组共50颗, CIR>1.0组48颗, 两组RIC之间的累计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体松动为5例, 其中上颌磨牙区4例, 下颌磨牙区1例。修复体崩瓷共6例, 主要部位集中在上颌颊尖与下颌舌尖;随访期间, 未发现基台折断及种植体脱落。种植体机械并发症发生率为11.2%(11/98)。

3 讨论

前期临床研究观察常规种植体与短种植体的生存率存在显著差异, 且研究表明短种植体与种植体松动脱落有密切关系[3]。近年来, 种植体界面的改进及不同的外形设计, 一些研究表明短种植体的5年累计生存率得到显著提到。Paulo等[4]分析不同长度种植体的5年累计生存率, A组种植体(长度为7.0 mm)累计生存率为96.2%, B组种植体(长度为8.5 mm)则为97.1%, 通过对408颗短种植体分析得出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7年临床随访的回顾性研究表明[5], 随访期间短种植体生存率为97.6%, 其中短种植体253颗(长度为6 mm), 有7枚种植体发生松动脱落。根据循证医学方法[6], 运用大样本(14722颗短种植体)进行系统性分析, 长度6.0 mm的短种植体失败率为4.1%, 长度7.0 mm的短种植体失败率为5.9%, 此外长度8.0 mm的短种植体失败率为2.5%, 所有种植体累计生存率为95.6%, 且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研究结果表明与以上研究结果相似, 98颗种植体3年累计成功率为96.9%, 可见种植生存率与其长度之间可能无相关性。

判断种植体成功与长期稳定的主要指标为种植体周围骨吸收, 该与诸多因素相关包括机械因素, 宿主因素及生物因素等。Starke[7]学者研究发现:对于短种植体植入下颌进行1~3 年的回顾性研究, 发现种植体周围边缘骨平均吸收为0.6 mm。本研究结果可见, 短种植体周围骨组织稳定, 边缘骨未发生明显吸收。这与先前研究相似, 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①种植体颈部设计为斜肩式, 获得更多的周围骨组织附着, 有效降低种植体周围颈部骨组织应力;②采用口外粘接全冠与基台, 能避免多余粘接剂残留于龈沟内, 利于种植体周围软组织生物学封闭, 避免种植体周围炎;③种植体-基台的连接方式为莫氏锥度, 其界面微间隙<0.5 μm。有效地防止微生物渗漏, 具有完全的细菌封闭能力, 从而避免种植体边缘骨吸收。

天然牙修复理论认为冠根比>1.0将直接影响着修复体的长期效果, 但是种植体的冠根比一直存在争议。回顾性研究分析种植体生存率与种植修复的冠根比之间的关系, 研究结果得出冠根比>1.0的种植修复, 其生存率为94.1%, 两者之间的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此外, Blanes[9]研究表明, 不同的种植修复冠根比与种植体周围骨量吸收无相关性。Anitua等[10]也进行了短种植体与超短种植体之间的回顾性研究, 共128颗短种植体与超短种植体(长度<8.5 mm)分析得出两者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且不同冠根比与边缘骨吸收之间也无相关性。本研究中, 98颗短种植体平均CIR值为0.94。CIR值>1.0组的种植体数为48颗(占49.0%), 经统计分析得出两组间的累计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 在短期临床观察期间表明种植修复冠根比与其生存率无相关性。

综上所述, 在短期观察期间, 在后牙骨量不足区域短种植体能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但本研究随访期间较短且样本量小, 仍需多中心大样本长期追踪。

参考文献

[1] Griffin TJ, Cheung WS. The use of short, wide implants in posterior areas with reduced bone height: a retrospective investigation. Journal of Prosthetic Dentistry, 2004, 92(2):139-144.

[2] Fugazzotto PA. Shorter implants in clinical practice: rationale and treatment result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ral & Maxillofacial Implants, 2008, 23(3):487-496.

[3] Misch C. Short dental implants: A literature review and rationale for use. Dentistry today, 2005, 24(8): 64-66, 68.

[4] Paulo M, Miguel DAN, Bo R. Short implants placed one-stage in maxillae and mandibles: a retrospective clinical study with 1 to 9 years of follow-up. Clinical Implant Dentistry and Related Research, 2007, 9(1):15-21.

[5] ten Bruggenkate CM, Asikainen P, Foitzik C, et al. Short (6-mm) nonsubmerged dental implants: results of a multicenter clinical trial of 1 to 7 year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ral & Maxillofacial Implants, 1998, 13(6):791-798.

[6] Sun H L, Huang C, Wu YR, et al. Failure rates of short (≤ 10 mm) dental implants and factors influencing their failure: a systematic review.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ral & Maxillofacial Implants, 2011, 26(4):816-825.

[7] Starke K.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survival rates and marginal bone loss on short implants in the mandible. Clinical Oral Implants Research, 2012, 23(9):1-10.

[8] Blanes RJ, Bernard JP, Blanes ZM, et al. A 10-year prospective study of ITI dental implants placed in the posterior region. I: Clinical and radiographic results. Clinical Oral Implants Research, 2007, 18(6):699-706.

[9] Blanes RJ. To what extent does the crown-implant ratio affect the survival and complications of implant-supported reconstructions? A systematic review. Clinical Oral Implants Research, 2009, 20 Suppl 4(supplement):67-72.

[10] Anitua E, Orive G. Retrospective study of short and extra-short implants placed in posterior regions: influence of crown-to-implant ratio on marginal bone loss. Clinical Implant Dentistry and Related Research, 2015, 17(1):102-110.

[收稿日期:2016-10-10]

猜你喜欢

生存率
『5年生存率』啥意思
“五年生存率”不等于只能活五年
日本首次公布本国居民癌症三年生存率
最新全球癌症生存分析的启示
我国癌症5年生存率稳步提高
日本癌症患者十年生存率达59%左右
腹腔镜辅助直肠全系膜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可行性、安全性及近期临床效果
开腹与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术后恢复情况及患者生存率对比
全胃切除术治疗胃底贲门癌的临床价值研究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