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母舰诞生的秘密
2007-12-24佚名
今日文摘 2007年8期
上世纪20年代,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世界各国都开始考虑裁军问题,以淘汰落后,发展先进。围绕裁军问题,美国军方发生了一场激烈争论,焦点就是飞机能否取代军舰,并由此分化成“巨舰大炮派”和“航空派”。因为关系到各自的前途命运,双方据理力争,互不相让。
那时飞机刚诞生不久,无论性能还是武器装备都极其原始,只能执行简单的侦察任务,美国空军也没有独立的编制,还只是海军和陆军的下属机构,自然属于裁减对象。而以米切尔将军为首的“航空派”却提出,飞机可以取代军舰发挥战略性作用,空军非但不能裁减,还应发展壮大,成为独立军种。此观点立即遭到了“巨舰大炮派”的嘲笑,因为他们早就见识过飞机的“威力”。
原来,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土耳其的一艘战列巡洋舰在地中海执行任务时搁浅,英国海军发现了这个瓮中之鳖,立即通知空军去把它炸沉。空军听说有死靶可打,便兴冲冲地赶去,可是到了实地一瞧,指挥官心里直打颤:飞机太小,且性能不稳,只能携带十几公斤的炸弹,这对于皮糙肉厚的战列巡洋舰来说,等于是挠痒痒。可是指挥官又不愿承认空军无能,便冒险在每架飞机,装了一个军舰上用的大鱼雷,结果因为严重超载,还没等投下鱼雷,就有三架飞机当场坠毁。此事沦为一大笑柄,传遍世界各国。此时此事仅仅过去两年。
为了平息这场争论,有个海军将领想出了一个主意:拿出一艘军舰让飞机来炸,到底是盾坚还是矛利,立马就能见分晓。面对海军的主动挑战,米切尔将军毫不退缩,回应奉陪到底。不可思议的是,这种近乎疯狂的决斗方式竟然得到了批准。
海军拿出了一艘旧军航作靶子,这是从德军手里俘虏的东弗里斯兰号无畏舰。当时,德国人造的无畏舰防护能力世界第一,在实战中从未被击沉过。海军的用意再明显不过,存心想看空军的笑话。米切尔将军则抽调了150架性能最好的轰炸机,专门进行了针对性训练。为公平起见,双方还制订了决斗规则:第一,不许连续狂轰滥炸,但可以分批分次来炸;第二,不准群欧,机群数量要有限制。
1921年7月20日,海岸上站满了军方高层和各路记者,人们都想看看飞机PK无畏舰的壮观场面。轰炸机投下第一批炸弹后,东弗里斯兰号摇晃了几下。次日上午,轰炸机卷土重来,这次装载的是每颗重达500公斤的炸弹,可是无畏舰仍无沉没迹象,几乎所有人都认为空军败局已定。当日下午,米切尔孤注一掷,又派出6架轰炸机,各装载一枚900公斤的超级炸弹,这已是当时轰炸机的载重极限。结果两颗命中,21分钟后,东弗里斯兰号在众目睽睽之下沉没。
事实胜于雄辩,从此人们彻底相信,飞机完全可以炸沉最强大的军舰。空军开始得到重视,得以飞速发展,不仅成为独立军种,而且彻底改变了现代战争模式。海军本想戏弄空军,没想到弄巧成拙。经历这次失败,军舰被认为走到了末路,海军的作用也开始遭到人们质疑,但实际上海军非但没有被裁减,反而变得更加强大了,这是为什么呢?
“巨舰大炮派”痛定思痛之后,提出了更大胆的设想,既然飞机那么强大,何不为我所用,如果把飞机搭载在军舰上,完全可以摧毁任何海上目标,这就要求军舰必须有足够长的平甲板作为跑道,供飞机起降。正是基于这种设想,不久后,一种崭新的海上霸主横空出世——航空母舰诞生了。
(赵三荐自《今古传奇文摘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