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世立 忽悠更多的飞机
2007-12-14张小平
张小平
他在国外“忽悠”来的资金已远超出100亿人民币,他也因此成为让国外一些商业巨头最牵肠挂肚和提心吊胆的中国人之一
凭空“忽悠”来28架飞机
2007年11月21日晚,为庆祝与苏格兰皇家银行的合作,东星集团在武汉香格里拉饭店举办了一个酒会。
到场的除了东星集团董事局主席兼总裁兰世立及苏格兰皇家银行全球CEO弗雷德·古德温特等两个公司的高层以外,还有英国贸易工业国务大臣和武汉市副市长等两国政府官员。
作为一家民营航空公司,这绝对算得上是“历史性”的时刻。
当天深夜12点,终于有时间坐在记者面前的兰世立,仍然掩饰不住一脸的兴奋之情:“这真是一单划算的生意——30多亿人民币的贷款,无担保、无抵押、无首付,还款期限长达15年,利息甚至低于银行之间进行的拆借。”
据兰世立介绍,自从2006年5月开航以来,东星航空已经开通了武汉至广州、上海、深圳、海口等地21条往返航线,成为主要在商务干线上飞行的首家中国民营航空公司。
而在接受记者采访的第二天,东星航空又开通了武汉飞香港和澳门的往返航班,而且率先打破所有航空公司飞国际航线从每周两班、三班逐渐增加惯例,直接每天飞一班。而此次30多亿的融资,将用于购买6架新的空客A320。据称,首架飞机将于2009年交付使用。
面对这些巨额的贷款,为什么国外巨头们会如此“轻信”兰世立?他们一点都不畏惧风险吗?如果还不上贷款怎么办?
在第二天的签约仪式后,苏格兰皇家银行中国区总经理李权对这个问题似乎胸有成竹:“飞机融资主要是一种资产性融资,对资产有抵押权,和纯粹的信贷融资不一样,担保在这种融资里面并不是一种必要的条件。”
早在2006年,在很多武汉人眼里只会忽悠的兰世立,就干了一件让他们目瞪口呆的事情:他没用任何担保,也没花一分钱首付款,便从法国空客、美国通用等国际巨头手里购买和租赁了20架豪华的空客A320飞机(目前已经到位5架),总资金达120亿元人民币。
对于具体的双方协议,兰世立不愿谈及,但考虑到兰世立手中的旅游产业链可能对航空经营的推动,拥有航空经营牌照的他还是国际巨头不错的一个合作伙伴。
2006年5月19日,随着东星航空第一架飞机从武汉天河机场腾空而起,东星集团立即招来八大国有航空公司和众多旅行社的集体“封杀”。原因是兰世立的低价促销手段“扰乱了游戏规则、触及市场底线”。最后在湖北省民航安全监察办公室的调解下,大家达成和解,为期10天的“封杀令”才正式取消。
生死存亡的十天之中,空客、GE等世界航空巨头也打来询问的电话,急切地想知道究竟出了什么事。 120亿元的巨额资金砸在这位年轻的湖北人手里,他们没理由不牵肠挂肚。
这一次与苏格兰皇家银行的合作,说明这些国际航空巨头和银行机构并没有对他产生不信任。而算上这次签订的4亿多美元的融资协议,兰世立在国外“忽悠”来的资金已经远超出100亿人民币,他也因此成为让国外一些商业巨头最牵肠挂肚和提心吊胆的中国人之一。
到2010年,东星航空到位的机队规模将达28架之多(除了2006年着手租赁,购买的20架,以及本次苏格兰皇家银行融资计划购买的6架空客A320,还另外准备租赁用2架)。
兰世立和牟其中
在武汉这个广阔的中南部大都市里,东星集团绝对是一个特别扎眼的商业符号——说东星扎眼,不仅仅是因为它那另类的紫色,更缘于东星创始人兰世立特立独行的个性和行事风格。在武汉,到处可以听到对于他的非议,很多人甚至直接指责他就是一个“商业骗子”。
实际上,对于兰世立,一直有着复杂的评价。
在2005年11月3日公布的《福布斯》中国内地富豪榜上,他以20亿的个人资产排在第70位,并成为新的湖北首富。《福布斯》对这个从1991年开始创办旅游业的年轻人的评价是:“他是中国上榜富豪中最年轻的高学历知识型富豪的杰出代表,并且善于同国际财团打交道和善用国际资本。” 因此兰世立声名鹊起。
但另一方面,记者从其它途径却听到了很多关于东星资金链紧绷的传闻。
如果按28架飞机的规模(以2010年飞机全部到位计算),除了购买和租赁飞机以外,还有昂贵的航材、人工、地面基础建设等诸多费用,估计全部成本和前期费用接近200亿人民币之巨,而东星航空的注册资本才区区8000万元。兰世立是如何用8000万元撬动200亿的?
实际上,在近200亿的资金当中,最大一块是飞机本身的巨额成本,但在28架飞机中,兰世立真正花钱购买的只有16架,这些钱来自于欧洲出口银行和苏格兰皇家银行,两家分别为东星集团提供了60亿人民币和36亿人民币的贷款,且不需要任何担保、抵押和首付款。其它的飞机都采取租赁的形式,分别来自于通用电气金融航空服务公司和国际金融租赁公司。
当然,光是每架飞机所需要的租金、运营费用和航材、人工、地面基础建设等这些“小钱”,也够兰世立消受的。据记者的了解,这些投资大多来自于集团其它产业的资金及当地银行的贷款。
从风景区,到旅行社,再到航空,兰世立从最下游到最上游打造了一條完整的产业链。这一链条可以为航空业务“输血”,也方便“做靓”财务报表。
当然,利用其它产业进行“输血”,一有不慎,也会引发巨大的风险。今年5、6月份,东星光谷的房地产项目曾经引发了业主严重的抗议、游行和上访风潮,为东星引来极大的负面影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兰世立虽然对“一房多卖”的指责进行了反驳,但他也不得不承认,因为要支持航空的发展,一度面临资金的巨大压力,甚至考虑“忍痛割爱”出售旗下的房地产项目。
至于兰世立在当地的各个银行贷了多少款,一直是外界的一个疑点,兰世立对此也不愿回应。但记者从当地一位知情人士处得知:因为一笔久拖未还的贷款,当地农业银行的某家支行,从贷款员到副行长,都面临“下课”被调查的结局。如果情况属实,那么再一次证明,东星集团一直在拆东墙补西墙,资金链曾一度紧绷到了捉襟见肘的尴尬境地。
在采访中,兰世立透露了不久前和另一位著名的房地产企业家前去监狱探望牟其中之事,但见面具体情况他不愿多谈。比较兰世立和牟其中,会发现他们有着惊人的相似:一样飞扬嚣张的个性;一样做着飞机买卖。
我们有理由猜测,面对牟其中,兰世立有足够资本向他炫耀——1991年,牟其中用了500多节火车车皮的国产轻工产品,才换来俄罗斯4架崭新的图—154客机;而十几年后,兰世立仅凭一张嘴,便从国外巨头手里“忽悠”了28架全新豪华的空客A320。
两人相比,牟其中更像一个“机贩子”——4架图—154飞机一到成都双流机场,他便转手卖给了四川航空公司,净赚了1亿元人民币;而兰世立则像一个“养机专业户”——据公司提供的数据,一年半时间内,累计承运旅客106万人次,实现销售收入5.2亿人民币,实现利润2631.69万元。
抢夺民营航空上市第一股
近年以来,出事被抓的传闻一直围绕在兰世立的身边。现在他无疑是憋着一股劲、企图在传闻成真之前,使自己的整个产业链运行通畅、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让兰世立兴奋的,是民航总局关于3年内不批准新的航空公司的政策,这无疑给了东星最佳的发展时期和空间。
在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下,兰世立还有一个“意外惊喜”:如果人民币每升值1%,那么他手中100亿的合约,就会凭空产生1亿元的增值;如果升值5%,那么就是5个亿“无中生有”的净利。
如果能够顺利渡过目前资金短缺的难关,上市也将成为兰世立的一个抉择。在一年前,他还对上市不屑一顾:“让东星上市,如同劝说一个研究生去读本科一样可笑。”但在11月21晚接受采访时,他却一改原来的坚决口吻,回答说:“一切皆有可能!”
据悉,其实早在今年5月18日,兰世立便借东星开航一周年庆之名,秘密请来包括摩根大通、美林亚洲在内的6家世界顶级投行、5家外资银行和多家内资大哥级银行的行长级人物,齐聚武汉商量东星未来上市的计划。
如果抢得“中国民营航空上市第一股”的桂冠,一向标新立异、不甘人后的兰世立,无疑会一飞冲天,很有可能成为拥有数百亿个人资产的巨富。
按照兰世立的构想,如果一切进展顺利,他还会推出自己另外一张王牌——用自己手中偶尔得到的通信产业经营许可证,进军市场更为庞大的通信市场。
然而,这一切美景还没有展开,兰世立还挣扎于成王败寇的商界铁律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