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孙立人与林旺大象

2007-10-31

文史春秋 2007年10期
关键词:孙立人将军大象

李 伟

在抗日战争的缅甸战场上,中国军人从日寇手里俘获一对母子大象。

俘获大象的这支部队以蓝鹰为标识,人们称这支部队的军长为蓝鹰将军。蓝鹰将军善待大象,凯旋回国带回国内,后辗转到了台湾。

将军不幸坠入一场“莫须有”的冤狱,被幽囚软禁数十年……

大象的60岁生日,成了为将军平反的契机。是巧合,还是因缘?

1

上世纪50年代——1953年9月,台北圆山动物园。

一天清晨,负责饲养大象林旺(象名)的工人,一早就把林旺带出象舍,极其认真地洗刷林旺的全身,同时又把象舍打扫得极为干净。接着饲养工人搬来香蕉与新鲜的玉米,拍着林旺的鼻子说:“今天你美美地吃一顿吧,吃饱了提起精神,等一会你母子的恩人要来,好好迎接他。”

林旺挥动着鼻子,似乎听懂了饲养工的话。

林旺狼吞虎咽地吃起来,它已有一个多月没有这样好的食欲了。这是因为母亲的死。

林旺是30岁的青年象,比它大30龄的母亲,一个多月前去世了。林旺十分悲痛,嘶鸣着,几天都不进食,后来悲痛慢慢地淡化,它才开始进食,但只有今天才吃得这样香。

难道林旺能听懂人的话?它确实是非常聪明的一头象,饲养工给它洗刷、给它美餐,它领会是恩人来了,过去就有这样的经历。

……

一个多小时过去了,一辆银灰色的司蒂倍克轿车载着两位贵客驶向圆山动物园。

动物园的职事人员早在门口迎接。

铁栅大门开着,贵客没有下车,轻车熟路直向象舍驶去。

轿车在象舍不远处停下,先下车的是一位穿军便服、着马裤、脚蹬长统靴的将军。随后下来的是一位外国人,叫诺兰,穿着很随便,米黄色的西裤、白色衬衣、不打领带。

两位贵宾大步流星向象舍走去。

草坪上的大象林旺看到了,它迈着巨大的身躯,风扇似的大耳朵摆动着,一步步向前走来。

“啊哈!林旺,你可好啊!”将军加快了步子。

靠近了,林旺向将军伸出长鼻,柔软的鼻尖轻轻拍打着将军,这似乎说:“谢谢您来看我,将军!”

将军抚摸着林旺,深情地说:“听到你母亲去世,早就要来看你,就是没有空,今天我陪美国诺兰先生来看你。”

林旺若有所悟,仍然挥动着鼻子。

“母亲死了,林旺很难过吧,现在怎样?”将军问饲养工。

“林旺和母亲感情很深,平日总是跟前跟后,寸步不离,母亲死了,对它打击很大……最近才缓解了些。”饲养工回答道。

“大象原是有灵性的动物嘛!”将军说。

“蹲下!”将军对林旺发令。

林旺原是受过训练的,它立刻慢慢地坐下去。粗大的前腿向前伸着,后腿缩在屁股下,俯首帖耳恭顺地听命。

将军绕着林旺的身子,轻轻地拍打着,自言自语地说:“长得还算结实。”

“将军,留个影吧?”将军的摄影官罗超群闻讯赶来了,他这样提议。

“好!是要留个影。”

于是诺兰和将军各自站在林旺的两侧。诺兰居右,将军居左,都用手搭在林旺的头上。

摄影完成,将军要走了。临行时,他殷殷嘱咐饲养工:“你们要好好照料林旺,有困难可以和我讲,记住。”

将军和客人向林旺告别,它站起来,又晃动着鼻子,似是依依惜别。

将军和来客都上了车,车向园外驶去,林旺一直看着远去的车。

自此一别,将军与象王林旺就没有再见面,直到37年后,将军去世。

将军是谁?他与大象有怎样一番因缘?

2

将军姓孙,名立人,字抚民,号仲能(1900—1990),安徽舒城人。幼时体弱多病,5岁失去慈母,6岁启蒙。1914年以名列第一的成绩,考取北京清华大学。性喜运动,曾以篮球队的后卫,在1922年的远东运动会上夺得冠军。清华时的同班同学有梁实秋、李先闻、徐宗冫 束 、、齐学启等。1923年,孙立人从清华毕业去美国进普渡大学读土木工程,毕业后再进美国维吉尼亚军校,接受严格的军事教育。美国五星上将马歇尔与名将巴顿是他的前期校友。

1927年,孙立人于维吉尼亚军校毕业后回国。先在中央党务学校(政治大学前身)任上尉队长兼教官,年余后,去宪警教导大队任第一大队长。在总检阅时因军容壮盛、动作熟练、精神饱满为全队之冠,受到海陆空军总司令蒋介石赏识,提升为总司令部侍卫总队上校副总队长,由此声名大振。

1932年,财政部成立税警总团,孙立人应财政部长宋子文之邀出任第四团上校团长。开始有了一支按自己理想亲自训练的子弟兵。

1937年全面抗战开始,“八·一三”日寇进攻上海,当时担任税警总团少将支队司令官的孙立人,率税警四、五、六团浴血奋战于淞沪。他身先士卒,负伤13处,得宋子文帮助送香港治疗。伤愈回来,部队却被吞并,又由孔祥熙的帮助成立缉私总队,在贵州都匀整训,守卫云贵边陲。

缉私总队于1941年奉令改名为税警总团。孙立人告诉他的下属:“我们的任务是抵抗日本侵略。”终于盼来抗日的任务。1942年春,日寇偷袭珍珠港得手后又入侵缅甸。3月6日英军弃守仰光,日寇兵不血刃,占领缅甸首都。在这紧要关头,应英美盟军之请,中国派出第五、第六、第六十六军远征缅甸。孙立人主动请缨,奉准将所部3个团改编为国军新三十八师,加入第六十六军入缅作战。

孙立人率部初出国门,就在仁安羌(油田)一战中,以千余的兵力(一个团)救出陷入日军重围的7000名英军及外籍记者,并击毙日军1100多人。英皇颁赠孙立人“帝国司令”勋章,美总统罗斯福赠他“丰功”勋章。由此孙将军的抗日美名名扬中外。仁安羌之战中向孙立人求援的英军最高指挥官史林姆在“二战”后所写的回忆录《反败为胜》中写道:“孙立人将军机警、有干劲,是优秀的战术家,冷静又有进取心,弗吉尼亚军校应以有孙将军为荣。他在任何国家都是最好的指挥官。”

中国军队初次入缅虽有仁安羌之战的大捷,无奈由于侧翼英军的擅自撤守,导致正面作战的中国军队全线溃败。杜聿明指挥的8个师越野人山回国途中,几乎全军覆没(10万人仅剩4万),只有担任掩护的新三十八师,待国军与盟军撤退完毕,凭孙立人的胆略智慧与丰富的地理知识,将全师安全撤入印度境内。

以后经中美双方商定,撤到印度的新三十八师(6000人)与新二十二师残部(2000人),改为中国驻印军,在印度比哈尔省蓝姆伽整训。“一寸山河一滴血,十万青年十万军。”中国政府在西南大后方开展知识青年从军运动,号召大、中学生参加印缅远征军。美国飞机飞越驼峰,把这些青年学生送到蓝姆伽。兵精粮足、枪械全为美式配备,1943年10月,中国驻印军改编为新一军(军长郑洞国,孙立人为副军长兼三十八师师长),从印度列多出发反攻缅北,打回祖国去。

一路所向披靡,战无不胜。1944年8月攻克缅北重镇密支那后,缅北反攻与滇西出击连成一气,形成中国军队大反攻的局面。

将军的事业在战场。功勋显著的孙立人,被提升为新一军中将军长,从新一军中分出的廖耀湘部编为新六军,旋即班师回国。孙立人单独指挥新一军完成扫清缅北日寇与打通旧滇缅公路的重任,以取得反攻缅甸的全胜。

就在南坎一战,大象林旺母子作为战利品,与将军结缘。

3

战地的钟声,迎来1945年元旦。

新一军进攻南坎,鏖战正殷。

南坎本是明代的藩属本邦宣慰使的辖地,这里北距八莫110公里,东北距我国边陲畹町只有63公里,距腊戍214公里。美丽的瑞丽江迤逦于南坎之北,周围的高山成为天然屏障。

当密支那被我军攻克后,守南坎的日军感到危在旦夕,敌守军指挥官山崎四郎大佐就到处求兵调将,同时调运许多粮食弹药,企图坚守。

这时敌人的运输力量已很薄弱,可以运送物资的汽车已所剩无几(南坎仅一、二辆),于是只能依靠牲畜运输,其中有林旺母子两头大象。

林旺母子原是缅甸人所豢养,日寇从缅人手中抢来,加以训练。这两头象非常聪明,隐蔽、卧倒、速跑等种种战场所需要的技能很快就学会了,因此成了运输军需的重要力量。

进攻南坎战斗开始,我军抢先一步,占领四周高地,两支迂回部队将南坎紧紧合围。这天深夜,在茂密的森林边,警觉的我军排哨,忽听前面密林中有轻微的声响,立即开枪,接着听到脚步声,冲上前去进行搜索,原来乱枪中已击毙日军数名。其余都已逃窜,丢下五六匹骡马,驮着许多物资。正要牵着骡马返回,一个士兵发现不远的草丛中有黑呼呼的庞然大物,大声吆喝:“起来!”慢腾腾地站起来的竟是两头大象,身上驮载的都是金银财物,这是山崎四郎要逃跑的迹象。

这对大象就是林旺母子。消息传到孙立人耳中,按前方部队的意见,要就地把大象处决,因为部队还在进攻中。孙将军闻讯,立即电令制止,并派两名士兵负责饲养。将军说:“大象无罪,有罪的是日寇。战俘尚且不杀,何况两头无知的大象呢。”

1月15日清晨,浓雾弥漫。我军借大雾掩护,向南坎作正面的广泛突击。中午11时,大雾渐渐散去,四周枪声也渐次低沉,南坎终被我军占领。

孙立人到了前线,慰问南坎的胜利之师,也看了战利品——林旺母子。

3个月后,孙立人的新一军班师回国。“二战”结束后,孙立人应欧洲盟军统帅艾森豪威尔邀请,赴欧洲战场考察,所到之处受到破格接待。如巴顿将军就把他待为上宾。他出国临行前,命令部下把两头大象带回国内。新一军驻广州时,大象饲养在广州动物园内。

抗战胜利,新一军卷入东北内战,非黄埔系的孙立人与掌东北军政大权的杜聿明不洽,被杜以作战不力为借口,剥夺军权,任命为东北保安副司令长官。他在郁闷中苦熬了两个月后,奉令调任陆军副总司令兼训练司令。1947年,又经美魏德迈上将向蒋介石推荐,乃受命去台湾训练一支新军。他去台湾时,也把林旺母子大象运到台湾,先放在凤山(新军训练基地),后送到台北圆山动物园。孙立人为大象母子找了个终老之所。

6年后,林旺之母去世,孙立人去看望林旺,这就有了本文开头的一幕。

4

人生真如白衣苍狗,变幻无穷,难以意料。

将军在看望失去母亲的大象林旺的翌年(1954年),遭遇了一连串的磨难与坎坷。

事得从头说起。

1947年,孙立人被任命为陆军副总司令兼训练司令,在台湾凤山训练新军。他所训练的部队,给不断溃败的蒋军补充力量,更使蒋有最后一块容身之地。故当时蒋不能不用他,然而蒋对他并不放心。

1949年蒋介石兵败大陆,凄惶逃到台湾。蒋的军舰到达基隆港口,孙立人前去迎接。蒋故意试探地问道:“我可以来台湾吗?”孙立刻表示对他效忠。1950年3月1日,蒋在台北复职。4月1日,蒋升任孙为陆军总司令,二级陆军上将,兼任台湾防务总司令。这是因为当时台湾只有孙训练的新军可用,蒋不得不笼络孙。

接着朝鲜战争爆发,美军控制台湾海峡,蒋自认为他在台的地位已巩固,对原倚之为股肱的孙立人开始不信任。孙立人陆军总司令连任届满后,立刻被任为总统府参军长,正当盛年就被罢黜兵权,投闲置散。这是1954年。

1955年5月28日上午,蒋介石突然召见孙立人,先是一番寒暄,接着事出突兀,蒋要他以后少跟政客来往。孙回答:“我一生最讨厌政治,讨厌与政客打交道。”接着蒋竟说:“这次我要把你孤立起来。”同时蒋的脸色变得很气愤,转而蒋又面呈微笑道:“你对于训练部队很行,不过打仗不行。”这使孙立人气不打从一处出,毅然抗辩道:“窃职追随钧座30多年,从来不辱钧命,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守无寸土之失,殊不知钧座所言‘打仗不行,何所指也?若言争权夺利,欺世盗名,则职不屑也。”说完,孙敬礼而退。没有想到这是他和蒋的最后一次见面。

8天后,就发生了一场“莫须有”的“郭廷亮兵变案”,从而又派生出一个“孙立人兵变案。”郭廷亮曾是新一军榴炮营少校营长,被诬说他与另外几个人要策划一场兵变,然后拥戴孙立人在台湾主政。于是郭廷亮被判刑。旋即组成以陈诚为首的9人小组,对孙立人进行调查。调查组中有王宠惠、许世英、吴忠信、俞大维等尚能凭良知办事,未演“风波亭”。后总统府发布新闻,称孙对郭“涉及匪谍虽不知情”,“但应负疏于觉察之责”,念其“对日抗战作战立功”,且在案发后“自认咎责,深切痛悔”,因此准辞参军长职务,其余过失“免于议处”云云。

就这样,孙立人变成了张学良第二,被幽囚软禁起来(住所周围由特务封锁),他只能接受这样的命运。此案受株连的高中级军官有130人。

从此,豪华落尽,孙立人被迫从台北迁到台中。失去俸给,家中生活穷困,先以养鸡、养鸟、卖花为生,后以开荒种果树卖果品度日,经各方面请求才得到薪水。

时光匆匆逝,岁月催人老。

1984年孙立人84岁,已是苍颜白发的耄耋老人,在幽囚中已度过30年。这30年的人生沧桑中,蒋介石已于1975年去世,蒋家那位第二代“总统”(蒋经国)缠绵于床榻。种种迹象表明,凛冽的政治严冬有解冻的征兆。然而孙立人的部属与亲友,有些受株连身陷囹圄,有些幸免的仍噤若寒蝉,不敢互相会晤,更不敢提将军一个字。

机会终于来到。

台北圆山动物园里的林旺大象,1984年已经60岁,动物园的负责人决定搞一个庆祝生日的活动。动物园想到林旺本是孙立人赠送的,该邀请孙立人来,但没有这可能。于是就改为邀请当年在缅甸战场上知道林旺身世的军官与士兵到会,请他们介绍林旺的来历。这个建议得到当局批准。20多位与孙立人有关系的官兵,多年暌隔现在相聚了,除公开的活动外,私下里自然谈到孙将军,各自交换将军的种种情况,碍于形势,没有作什么公开表示。不过,这些人从此就以动物园为相聚地点,经常聚会谈天。共同的意愿就是要为老将军翻案,夺回清白。

又是3年,1987年7月,蒋经国明令解除在台实施了38年之久的戒严。在前两年中,已先后有关于孙立人事件的书问世,虽旋即遭禁,但事件真相露出冰山一角,外界意识到离平反不远了。戒严一宣布戒除,立即有10位高级军官发起组织“印缅远征军联谊会”,就在与孙立人近在咫尺的台中开会,为打破禁锢作直接冲刺!

1988年1月13日,蒋经国去世,归还孙立人清白的步伐加快。先是“立法委员”黄明和向“行政院”提出关于张学良、孙立人悬案以及两人长期幽禁应予释放的质询。“行政院长”俞国华答复:“张学良和孙立人并未失去自由。”这自然无人相信。1月底,孙立人的义子揭钧(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化学系终身教授,曾是孙部的小兵,由将军收为义子,并予培养)回台后多方努力,与孙安平(将军之子)主动与新闻界联系。2月25日《自立晚报》刊出驻台中记者李文邦所写《孙立人将军访问记》。这一下惊动全台,要求公布事实真相成为一致的呼声。压力愈来愈大,终于在3月20、27日,“国防部长”郑为元两次亲到将军府上,面告孙立人,今后将军有充分的行动和言论自由,并把这命令下达给看管孙立人的副官。33年的幽囚,失去自由的日子结束了!

孙立人恢复自由的第三天,台湾报纸突然公布了孙案主角郭廷亮的陈情书。文中说明所谓“兵变案”竟是特务头子毛人凤一手编导的。郭廷亮原判死刑,当天就被蒋介石减为无期徒刑,以后又减刑为15年,送绿岛囚禁。绿岛指挥官对郭的家属表示,如果郭愿意守口如瓶,可以收到一笔巨款,但郭家没有接受……

真相大白,众人皆为将军不平。将军为受自己牵连而亡故的部下,涕泪纵横,泣不成声。

5

人心的天平记下一个个感人的记录。

1988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

这天下午,中央电视台播放了一部不同寻常的长达16分钟的新闻记录片。

影片真实地记录了抗战时期,我中华健儿远出国门在缅甸抗击日寇,取得辉煌胜利。这中间有孙立人将军的身影。

消息传到台湾,住台中市向上路一段18号的孙将军,喃喃自语:“公道自在人心。”

同年11月25日,孙将军的90寿诞。台中市中正国立小学礼堂举行盛大的祝寿会。到会的有6000多友人、同僚、部属。“忠臣义士反而受尽了煎熬”,“春秋大义把沉冤洗掉”……一阵阵歌声伴着强烈的掌声。将军站在会场中间,四周是黑鸦鸦的人群,将军双手高擎,眼含泪水,久久说不出一句话……

然而将军终于走到了人生的尽头。两年后——1990年11月19日11时,孙立人逝世,享年91岁。

与将军有缘的林旺大象,如果至今仍在,已有80余高龄了,人们同样怀念它!

猜你喜欢

孙立人将军大象
我家的“将军”
二战名将——孙立人(下)
孙立人(下)
孙立人(上)
将军
孙立人『兵变』背后的谜团
将军驾到
认真的大象
大象
将军完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