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搜寻本土的管理大师

2007-08-20

中国中小企业 2007年8期
关键词:商学院一流企业家

张 悦

2007年7月25日,由栖息谷(www.21manager.com)发起,会同中国中小企业国际合作协会、中国轻工企业投资发展协会、《中国中小企业》杂志联合主办的首届“实践中国”管理案例征集活动在京启动,吹响了“下一位管理大师就是你”的号角。

在启动仪式上,中国中小企业国际合作协会副秘书长秦志辉介绍说:“我们一批中小企业成长起来,成为行业的排头兵,一些企业在国际舞台上展现了自己的风采。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系统回顾总结企业经营管理的实践案例,对国家、对企业、对人才培养都是一件好事。从国家角度讲,企业无疑是国民经济的细胞,也是经济大厦的支柱,案例征集活动对进一步促进企业的发展,使企业管理上水平、上台阶、上档次有重大意义;对企业而言也是一个好事,企业归根到底是靠管理。中小企业量大面广,但是中小企业面临很多共性的问题,融资难、人才短缺、信息闭塞,但是很重要一条就是管理落后。因此在这个时候总结我们自己的管理案例,供更多的企业学习、借鉴、分享,对于促进整个中小企业的管理水平的提高,进而增强其效益和活力是非常有益的;对于我们人才培养来讲也是好事,管理学院的教学方法属于国际通行做法,更多是案例教学,而其中的案例更多是大企业的案例、国外的案例,我们知道管理归根到底是一个文化,因此国企案例、国外案例值得我们借鉴,但是本土案例对于中小企业学习具有更直接的作用。”

太平洋集团原董事局主席严介和是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经济大潮成长起来的民营企业家,对本次案例征集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他准备从民营企业家转变为管理实战的传播者,作为本次案例征集的评审专家,他认为,“中国的企业和欧美的企业的差异在于,中国的企业以领袖为中心,欧美企业以团队为中心。中国一流的企业应该是做文化、做标准,二流企业做品牌,三流企业做项目、做产品。一流企业家只做人、不做事,二流企业家是先做人后做事,三流企业家是先做事后做人。一流团队只合作不竞争,二流团队既合作又竞争,三流团队只竞争不合作”。在谈到企业管理时,他深有感触地说:“管理就是管人。管人的关键是用人,我们用人理念是什么呢?是讲文凭更讲水平,讲职称更讲称职,讲阅历更讲能力。用人关键又是什么呢?是育人。用人之长,容人之短。最好的企业就是最优秀的商学院,而最优秀的商学院未必就是最好的企业。一流企业家是最优秀的商学院的教授,而最优秀的商学院教授未必能成为一流的企业家。中国商学院也在不断进步,请企业家到商学院讲课。中国必须从文凭的时代走向水平的时代,从职称的时代走向称职的时代。”

作为国内众多管理类网络社区的一员,栖息谷倡导开放、共享、非盈利的原则获得良好的口碑和广泛的传播效应。关于本次案例管理征集活动,栖息谷总经理谢承表示:“多年来,西方管理大师的杰出思想在中国广为传播,深深影响中国一代代管理人。然而,一些国外企业在中国的经营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存在水土不服的症状,所以对于中国管理人而言,在学习国外先进管理思想的同时,也应该结合中国的国情和管理实践,总结出本土企业的管理经验,供更多的企业学习和借鉴,所以,通过案例征集活动收集和整理优秀的本土案例,帮助中国企业找到合适有效的管理方法,鼓励中国管理人不断创新,探索出最适合中国企业的管理经验,达到交流和提高中国管理水平的目的,使中国的企业家立足眼前、放眼全球。”

本次活动还得到了北大管理案例研究中心、中国职业经理人联合会和各大咨询机构以及各大媒体的支持。“实践中国”管理案例征集活动历时近2个月,覆盖整个中国,涉及了经济界、管理界等多个领域。凡是在中国境内(包括港、澳、台地区)的企业或个人都可以登陆“实践中国”管理案例征集活动官方网站(win.21manager.com)报名参与本次活动,只要是在中国发生的案例,无论是成功或失败,都可以指定的形式与大家探讨及分享。本次活动的评委阵容将由国内知名咨询公司、知名企业家组成,注重案例的有效性和案例本身的推广价值,力求探索出最适合中国企业的管理方式。

猜你喜欢

商学院一流企业家
上海开放大学:用一流开放教育服务一流城市建设
“双一流”建设不应“降维”
后浪与前浪
对话“疫线”企业家
对话“疫线”企业家
巴黎高等商学院荣登《金融时报》欧洲商学院排名榜首
法国公布2018—2019学年高等商学院排名
How socioeconomic factors influence road crash fatalities in Australia
The Significance and Application of Business Etiquette in International Business
30年,光阴的故事——企业家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