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精彩发现
2007-07-23王鸽华
王鸽华
生活中藏有许多有趣的小秘密,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就会有精彩发现。很多科学家小时候喜欢自己动手动脑,长大后把在生活中积累的经验,运用到科学研究中,创造出了不起的成就。
在碗碟之间寻找灵感
瑞利,英国著名物理学家,曾获诺贝尔物理学奖。在声学、光学理论及热辐射等方面有重要的科学贡献。
一天,小瑞利家里来了几位客人。母亲亲自动手沏茶,把小茶碗放在精致的小碟子上,端到客人面前。
小瑞利坐在一边,看到母亲每次端茶时,一开始,茶碗在碟子里很容易滑动。母亲洒一点热茶在碟子里后,茶碗像粘在碟子上一样,一动不动了。真有意思,这是为什么呢?小瑞利决定自己动手,把心中的疑问弄个水落石出。
经过不断实验、记录、分析,小瑞利得出结论:茶碗和碟子看上去光洁、干净,实际上表面残留有手指头和抹布上的油腻,使茶碗和碟子之间摩擦变小,容易滑动。洒了热茶后,油腻减少,碗碟之间变得不容易滑动。
正是这件小事,让小瑞利对物理产生浓厚兴趣。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后,瑞利又想起了这件事,开始研究油和固体之间的摩擦。他提出,油对固体之间摩擦的大小有很大影响,利用油的润滑作用,可以减小摩擦。
后来,人们就根据瑞利的发现,把润滑油应用到生产和生活中去。现在,从尖端科学实验到大型机器设备,从现代化生产到日常生活,几乎都要用到润滑油。瑞利在碗碟之间寻找到的灵感功不可没。
阅读感言:
对事物产生疑惑,带着疑惑仔细观察,认真思考,亲自动手做实验,这样就能够发现事物的真相。
喜欢做菜的科学家
朱棣文,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曾获诺贝尔物理奖,是一名了不起的华裔科学家。
朱棣文闲暇时,最喜欢下厨做菜。熟悉的人亲切地称他为“诺贝尔厨师”。
朱棣文小时候,有一次,家里三兄弟跟妈妈在厨房包馄饨。当时,大家排成一列。妈妈负责调馅,大哥在前头排面皮、放馅,朱棣文跟小弟在后面负责包馄饨,好像工厂的生产线一样,很有趣。从这以后,朱棣文开始跟母亲学做菜。
学得几样“花招”后,上中学的朱棣文经常自己下厨,做饭带到学校去吃。美国学生多半带两个三明治、一瓶牛奶,就可以解决一餐。比起来,朱棣文带的饭菜丰富多了,有时是中国菜,有时是墨西哥料理,其他同学很羡慕。大学毕业后,朱棣文也常拿着食谱研究,做菜与朋友分享。
朱棣文在下厨过程中培养了动手操作能力。他开心地回忆自己的童年:“小时候,我很喜欢玩积木,除了建房子外,我跟别人不一样,会到库房找零件,将玩具改装成机器人。”改装的过程让他的机械、物理常识更加丰富,“更重要的是,我养成了自己动手做的习惯,也让我的双手更灵巧。”
读大学时,他常在宿舍的冰箱里翻剩菜,拿仅有的原料做出美味的菜。他认为“在有限资源中求变,这种经验、能力,对解决我日后科学研究中所面临的瓶颈,有很大的助益。”
热情发言:
我们应该像朱棣文一样,从做一些简单的家务开始,培养动手能力和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
鱼缸里“冒”出的启示
伊伦·居里,法国女科学家,发现并生产出人造放射性同位素,曾获诺贝尔化学奖。
伊伦·居里是伟大科学家居里夫人的女儿。小时候,伊伦十分淘气。居里夫人与几位科学界的好友制定了一个合作教育计划。把大家的儿女集中起来,由他们自己教孩子们各科知识……这个计划吸引了孩子们,尤其是伊伦。她的“淘气劲儿”得到收敛,开始把精力放在那些试管、烧杯、天平上,小脑袋里不停冒出一个又一个古怪的问题。
一次,物理学家朗之万出了这样一道题:把一条金鱼放进装满水的鱼缸里,把漫出来的水接在另一个缸子里,结果却发现这些水的体积比金鱼的体积小,为什么?
“真奇怪呀!”
“也许是金鱼把水喝到肚子里去了。”
“是不是水洒到缸子外面一些?”
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议论着。这时,伊伦并没有参加议论,而是用手托着小脸蛋静静地思考。她记得浮力定律——浸没于水中的物体所排开的水的体积应与该物体体积相等。可怎么到了金鱼身上就不灵了呢?朗之万伯伯是个知识渊博的大科学家,总不会是他弄错了吧?
回到家,看到客厅里的鱼缸,伊伦灵机一动。她悄悄从妈妈的实验台上取来一个大缸子,自己动手做实验。试了一次又一次,伊伦发现,溢出的水的体积始终与金鱼的体积一样。地上被弄得湿漉漉的。伊伦有点愣了,难道是伯伯错了吗?
第二天上课,伊伦勇敢地向朗之万提出质疑,并详细地描述了自己实验的经过与结果。朗之万听完后,赞赏地笑了:“伊伦,你真是个聪明的孩子。通过这个小谎言,我想告诉你们——科学家说的话不一定就对,严谨的实验才是最可靠的证人。”
通过这件事,伊伦对科学的兴趣更浓厚了,做事情也更加严谨细心。14岁那年,她与母亲一起参加了庄严的诺贝尔奖授奖大会,便暗下决心:要像妈妈一样,也要获诺贝尔奖。24年后,伊伦果然获得了与母亲一样的殊荣,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感言:真理来自实践。勇于质疑、敢于挑战权威,伊伦的行动真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