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教授与雪域新民居
2007-07-23陈统奎
陈统奎
新农村建设不止是盖房修路,还要有与之匹配的现代生活方式。
拉萨,西藏自治区行政学院的一间阶梯教室里,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叶齐茂演示着幻灯片。这是拉萨郊区农村的图像,藏民盖起了一排排新房子,但在户内修建卫生间和洗澡间的还是凤毛麟角,他们还是习惯于在园内修个数米的旱厕来方便。
"这是21世纪的吗?"叶齐茂问。
台下是数十位前来参加培训的西藏各地分管建设的副县长、专员。当他们看到幻灯片闪过的一个个"非21世纪的"传统旱厕时,他们开始笑着交头接耳。
6月,叶齐茂应西藏自治区建设厅邀请,前往拉萨主讲新农村建设规划。
从贡嘎机场通往拉萨市区的公路,全长约60公里,是西藏对外交流的窗口,被誉为"区门第一路"。公路两边是别致的藏式民居。越近市区,二层小民居越多,而背景是一幅美妙绝伦的高原山水画,蓝得晶莹的拉萨河缓缓流过,山峰之上白云飘飘,路边河滩上杨树点绿……不时看到一些外国背包族面带笑容走进民居借宿。
西藏建设厅官员介绍说,这是去年拉萨新农村建设的成果---安居工程,拉贡公路沿线一共新建和改造了1499户民房,这是一批集民族特色、地域特色和现代功能的新居。这些新居外观艳丽---方石砌墙,木头做顶,檐下和窗边均用七彩作画,色彩艳丽,每家每户的门上都画着一只牛头和一面国旗。一楼是厨房、贮藏室,客厅,二楼除了卧室,还有客厅、经房,总面积不下500平方米。
政府的规划是否充分考虑了居民的承受力?藏民有钱盖这么大的房子吗?普穷说,这样一栋房子造价约15万元,藏民拿不出这么多钱,每户居民政府补贴0.28万至3.3万元不等,并为居民提供3年政府贴息贷款,用市场化的手段推动新农村建设。以2006年的改造工程为例,曲水县安居工程总投资1.38亿,其中政府补贴2286万元,除了居民自筹,银行放贷约3519万元。
问题是,居民有还贷能力吗?银行凭什么发放如此高风险的贷款?这个问题,普穷的回答很简单:给居民制作一本土地使用证,把它放到银行抵押贷款,利用政府信用为居民提供贷款担保。此外,对于绝对贫困户,政府的补贴是3.3万元,按每平方米500元的造价,政府其实已经提供了66平方米的居住条件。
叶齐茂说,这是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的通常做法。二战后欧美各国政府都使用担保和贴息的方式,迅速解决老百姓的居住问题。对于绝对贫困户的补贴,更是展现了"责任政府"的雏形。
曲水村跑货运的巴桑家十分气派。巴桑把底楼作为杂货店,楼上是卧室、经房和客厅。客厅里摆着一套金碧辉煌的藏式家具,主人说造价近6万元,还有进口真皮沙发、昂贵的地毯、坐毯,以及一套高级家庭影院。巴桑为这座新居花了30多万元。
主人端上香甜的奶茶。谈话间,巴桑的小女儿两次跑进来打开冰箱拿冰激淋吃。"一个村子里,这样富裕的家庭有几户?"跑遍欧洲和美国乡村的叶齐茂显然有些吃惊。陪同人员答:5%。
曲水村临近拉萨,地处交通要道,很多村民跑起运输,生活较为富裕,人均年收入在3000元左右。这是西藏地区最富庶的农村之一,所到之处都是新民居。每到一户人家,叶齐茂就去找卫生间,"这是最能反映现代生活方式的设施"。遗憾的是,即使富裕的巴桑家的豪华二层小楼,也不配备现代化的卫生间,而是在小楼的后面修了一个传统旱厕。
在他看来,如果少了这个卫生间,官员们挂在口头上的"现代居室"只不过是"盖房子"而已。之所以拿卫生间说事,是因为它可以减少发病率,卫生间规划其实是一项公共卫生政策熞桓龈龊挡蓿体现的是政府公共卫生理念和服务的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