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存,还是毁灭

2007-07-10

商界·时尚 2007年6期
关键词:特伍德纳粹柏林

开 寅

战争对于某些人来说也许意味着“流血牺牲”,而对另外一些的人来说也许就意味着“活着逃离”,强烈的求生欲望所能构成的就是出人意表的戏剧性。本期的这四部电影皆是一个个惊心动魄的“战场逃离”故事,其主人公都幸运的从残酷的战争夹缝中幸存下来,当然方式各有不同:侥幸、聪慧、勇敢、牺牲和乐观的天性。

《硫磺岛来信》(Letters from Iwo Jima)(2007,美国)

导演:克林特· 伊斯特伍德

演员:裕木奈江 、渡边谦 、 松崎悠希、山口贵史

出品:美国华纳

做为《父辈的旗帜》的姐妹篇,《硫磺岛来信》似乎大有声望超过前作的架势。与上一部影片聚焦于那张著名的二战美军士兵在硫磺岛“战场升旗”照片相对,本片着力于叙述一名厌战的普通日本士兵西乡写给远方妻子的家信。透过他“罕见”的日本人的人性化视角描绘他身边以各种各样心态投入这场“自杀式”硫磺岛战役的日本军人:从美国留学归来而对美国文化抱着深深好感的总指挥官栗林忠中将,潇洒而充满人性的洛杉矶奥运会马术冠军竹一中校,抱着纯正武士道赴死精神而作战的伊藤中尉和因为同情弱者而遭流放的宪兵清水。每个人物面对着无法摆脱的被毁灭的命运,态度也迥然不同:西乡怀着强烈的求生欲望驱使他屡屡躲过劫难,栗林忠开放的思想和他宿命的责任让他陷于无法自拔的矛盾而最终屈从于传统的日本武士道精神,竹一中校做为一名忠诚军人的同时也是一个坦然面对死亡的勇士,伊藤中尉顽固而又怯懦的性格让他被其他战士所唾弃,而善良充满同情心的清水却不能逃脱命运偶然的捉弄死在美军的枪口下。影片的结尾唯有西乡做到了表里如一,他尽了一个士兵的职责而又没有违背自己厌恶战争祈望和平的愿望,做为美军的伤兵战俘平安地离开了硫磺岛,也永久的逃离了战争的阴影。

克林特· 伊斯特伍德的这部巨作在美国和欧洲上映之后,获得了普通观众和评论家们的一致好评,被喻为战争电影的一个新里程碑。这里面不但因为该片场面宏伟,调度精准的臻美技巧,更有克林特· 伊斯特伍德本人那招牌式的硬汉“侠骨柔情”情怀所发酵的化学作用。不过,站在一个了解日本人性格的亚洲人角度来说,却不能不对《硫黄岛来信》来信中的日本军人形象提出质疑:根据史实记载,在影片中被描述为一个因过分人性化而变的优柔寡断的栗林忠中将在历史上是一个具有钢铁般意志和百分之百武士道精神的日本帝国军人,正是在他的部署和带领下,当年在硫磺岛处在极端劣势的二万多日本士兵才能同三倍于己的美军顽强周旋了三个月之久。影片中栗林忠对着自己女儿的画作凄然泪下的场景对于西方观众可能是一颗有效的催泪弹,而在熟悉日本军国主义历史的中国观众看来,却是如此的值得怀疑。退一步,即使在这部影片中,这些心猿意马哭鼻抹泪的日本军人和他们对美军造成的极大杀伤力也是极不相称的。不客气的说,虽然《硫磺岛来信》本身是一部精彩的影片,但其对日本文化和日本军人的理解却完全流于表面,它更像是克林特· 伊斯特伍德个人所崇尚的美国西部牛仔精神在想象中与“日本”形象的一次生硬结合,精彩纷呈但却与历史真实差之千里。

《黑皮书》(Black Book)(2006,荷兰/德国)

导演:保罗··范霍文 Paul Verhoeven

演员:Carice van Houten, Halina Reijn,Waldemar Kobus

出品:Fu Works

出身于荷兰的保罗··范霍文在谈到拍摄这部影片的动机的时候,简单的解释道:“很少有人记载荷兰人在二战中干了什么,实际上有些人的行为比纳粹还要有过之而不及。”保罗·范霍文和编剧杰拉德·舒伊特曼花了二十年的时间查阅档案,根据众多的真实历史人物而写出了《黑皮书》的故事。影片由犹太少女Rachel Stein在荷兰抵抗运动的帮助下躲避纳粹的追捕东躲西藏开始,为了保住自己的生命同时完成抵抗组织领袖Hans Akkermans交给的任务,她潜入盖世太保的总部用美色吸引了德国军官Muntze,却没想到真的爱上了这个人性尚未泯灭的“德国好人”。但奇怪的事情却接连发生,她的父母,同伴和朋友先后死于非命,而在Muntze帮助下,她逐渐发现了其中的秘密:原来Hans Akkermans领导了一个更为隐秘的犯罪组织,他们与德国人勾结起来加害犹太人而侵吞他们的财产。就在这时战争结束了,而做为战争受害者的Rachel Stein却因为她与Muntze的恋情而再次受到追捕,她必须在无人信任的情况下独立抓住元凶。

因为拍摄《机械战警》而闻名好莱坞的保罗··范霍文保持了他独特的个人电影风格:影片的节奏快如闪电而又充满着优美的乐观情绪,将一个本该生离死别的忧伤故事拍摄的惊心动魄而充满悬念。而荷兰裔的女演员Carice van Houten以完全出人意表的方式把一个身受战争重负而不断逃亡的犹太姑娘演绎的积极乐观而充满感染力。

《柏林迷宫》(The Good German)(2007,美国)

导演:Steven Soderbergh

演员: George Clooney, Cate Blanchett, Tobey Maguire

由 George Clooney扮演的美军战地记者Jake在纳粹投降后来到柏林采访。巧遇了战前他在柏林的情人Lena。奇怪的是Lena对他冷若冰霜,唯一的请求就是希望他能把她带离战后充满混乱与危险的柏林。冷战即将开始前的柏林是东西方阵营较力的前沿阵地,各种间谍案件和谋杀凶案层出不穷:George Clooney的司机,也和Lena保持着暧昧关系的Tully死于非命,而George Clooney也屡次险遭暗算,各种各样的蛛丝马迹让他逐渐把怀疑的矛头指向了急于逃离柏林的Lena。这个他曾经热恋过的女孩,如今却肩负着已经覆亡的第三帝国一项神秘而重要的使命。

《柏林迷宫》改编自Joseph Kanon的畅销侦探小说。曾屡获电影节殊荣的大导演Steven Soderbergh意图在本片中重新建构起曾经在四五十年代风靡好莱坞的黑色电影风格,为此他特意化名Peter Andrews亲自掌镜,将强烈的黑白反差对比发挥到极致,将那压力紧迫来临而无路可逃的危机感渲染的入木三分。

经典回顾:

《生存还是毁灭》(To Be Or Not To Be) (1942, 美国)

导演:刘别谦(Ernst Lubitsch)

演员:Carole Lombard, Jack Benny, Robert Stack

《生存还是毁灭》恐怕是电影史上最伟大的逃亡喜剧。在好莱坞打拼了二十年,被认为艺术生命已经接近尾声的刘别谦,却在第三帝国横扫世界的1942年,拍出了这样一部极尽嘲笑纳粹之能事的“疯狂喜剧”。影片的名字即莎士比亚的名著《哈姆雷特》中的著名台词,它更是影片中1939年纳粹占领波兰后著名的波兰剧院的演员们无奈上演的剧目,在此之前,演员们各个都是模仿纳粹高官的高手,专门上台出“元首”与“领袖”的洋相。没想到他们的表演才能有了巨大的用武之地:抵抗运动的领袖落入敌手,于是他们突发奇想,让伪装的包括希特勒在内的“第三帝国”大员们悉数空降华沙,不但救出游击队员,抢救出重要文件,而且成功的上演了精彩的“胜利大逃亡”。

《生存还是毁灭》在战时的美国和英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其荒诞而幽默到极致的讽刺给一片失败气氛弥漫的盟国观众打了一针强心剂,而它在喜剧电影史上的经典地位也由此而奠定。

猜你喜欢

特伍德纳粹柏林
低调的爱意更浓
低调的爱意更浓
柏林Wilmina酒店
They Are Not Allowed to Fight
阿特伍德:文字令我自由
阿特伍德小说中的女性主义身体批判
捶醒穿日军制服、行纳粹礼的无知
齐柏林:飘荡的云或飞翔的鸟
《白丝带》:纳粹是怎样炼成的?
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