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看空”泛城市化
2007-05-30卓勇良
卓勇良
长三角地区的这种泛城市化格局,不仅具有客观的内在合理性,更具有相当积极的空间优化和社会发展意义。
对于长三角地区的城市化有一些比较普遍的指责。一些人说是"城不像城、村不像村",还有人用打油诗来揶揄,"走了一村又一村,村村像城镇;走了一城又一城,城城像农村"。其实这些说法都表明了长三角地区的城市化有其很大的特殊性,即存在着一种泛城市化趋势。
长三角相当一部分被称为农村的地方,人口和其他各种生产要素高度密集,且在进一步集聚之中;相当一部分地区已以非农产业为主,且产业结构正在快速优化提升之中;相当一部分地区已具有城市那样便利的生产生活条件,且这种生产生活条件正在不断提升之中。仅就上述几点而言,长三角地区的城乡差异正在快速缩小,甚至某些方面已不再有本质差异。
十分明显,对于长三角地区这种城乡生产生活条件和生产生活方式的趋同,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是一种泛城市化过程。按《高级汉语大词典》解释,"泛"字具有广泛、普遍的意思。因此,"泛城市化"可以理解为在一个区域内,广泛而普遍推进的一种城市化过程。
导致这种泛城市化现象的基本原因是人口高度稠密。在浙江的环杭州湾地区,平均人口密度已经高达每平方公里900多人,超过了美国大洛杉矶地区的人口密度。而在局部地区,如萧山市的围垦地区、绍兴县的滨江地区、湖州市的织里等,则早在改革开放初期,人口密度已超过每平方公里1000人。
人口稠密形成了一种空间均质化效应。同时由于企业生产以区际和国际贸易为主,以及物流效率的提高,短途运输在企业销售收入中的比重越来越低,这就在长三角地区形成了一种"距离消失"或"距离倾向于零"效应,进一步均质化了各地投资环境。
正是在这样一些空间背景下,长三角多数地方形成了"就地闹革命"的发展形式。农民的迁移成本高于迁移收益,再加上原先计划经济对于生产要素的束缚,促使农民就地发展非农产业,就地提高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且由于浙江率先发展、经济发展水平大大高于中国其他省份所形成的人口集聚,进一步强化了本地人利用本地资源,在本地发展经济的所谓"三本"格局。而这种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又不断促进大量人口"填入"长三角地区。所有这一切不仅导致了泛城市化格局的形成,而且进一步加快了泛城市化趋势。
对于这种泛城市化格局,目前存在着相当的争议,似乎以消极评价居多。而我则认为,长三角地区的这种泛城市化格局,不仅具有客观的内在合理性,更具有相当积极的空间优化和社会发展意义。
首先是加速城市化进程。在泛城市化格局下,在空间上形成一大批城市生长点;在发展形式上形成扩张、填充、功能强化、新生城镇快速生长、农居点集聚等多种城市化途径;所有这些都在时间上大大加快了城市化进程。
其次是加速城乡一体化。泛城市化打破了城乡生产生活的重大差异,导致城乡生产生活条件及其方式一样化。农民在其祖祖辈辈居住的地方,也能较好地享受到城市的物质和精神文明。
第三是实现城市与其外围地区的要素均衡化配置。这既是泛城市化的原因,也是泛城市化的结果。那些在传统概念上被称之为农村地区的城市外围区域,现在成了长三角制造业的主要集聚地。
第四是形成网络状空间结构。在网络状空间结构中,从一定意义而言,每一个点都是其他点的中心,从而弱化了中心--外围结构的影响,形成一种泛中心格局,大大降低了交易成本,强化了收益递增效应,增强了区域竞争力。
第五是形成新的空间分工格局。城市主要是服务型的,城市外围与农村地区主要是生产型的。城市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头脑",城市外围区域以及广大农村地区则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身体"。
当然,长三角这种泛城市化格局也有若干负面影响。其中最主要的是空间无序,导致一系列生态环境和土地资源浪费问题。但也应看到,这是认识局限和客观空间变迁规律使然,是泛城市化进程中较难避免的一种阶段性现象。随着科学发展与和谐发展逐渐深入人心和普遍实施,泛城市化的负面影响也将被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