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旧总是令人感伤
2007-05-30汪伟
汪 伟
高产、有活力,曾经香港电影给人的这一印象,随着产量减少,正在渐渐变淡,乃至要消失了。随之消磨的是港片中曾经令人难忘的香港味道。
这是香港与内地合拍片的时代。
香港电影金像奖上表彰的演员和导演,越来越多是原本在金鸡和百花上露面的内地同行。这种情形本身并非坏事,但是高产、有活力,曾经香港电影给人的这一印象,随着产量减少,正在渐渐变淡,乃至要消失了。随之消磨的是港片中曾经令人难忘的香港味道。
和世界上所有电影奖一样,每到香港金像奖评奖的时候,总是伴随着种种话题。负责协调金像奖各项事宜的董事局就会成为这些话题的中心。从一开始,香港电影金像奖董事局中的董事,都由各种从业人员组成的协会选人充任。导演协会、编剧协会、摄影协会、影评人协会等13家组织,各有一个董事名额。唯独一个名叫陈柏生的人,他的身份与这些协会组织无关,他的名字后面署的单位是一家杂志:《电影双周刊》。
不了解金像奖历史的人,感到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知道历史的人则不以为怪。陈柏生主编的《电影双周刊》是一个小众的电影杂志,创刊28年,从来没有爆出过惊人的猛料,反而一直都是在经济困难中勉力经营。但香港电影金像奖却诞生在这家杂志的编辑室里面。从未参加过电影制作的陈柏生,至今代表双周刊出任金像奖董事,是因为他作为金像奖的创始人,在见证金像奖的历史本身。
杂志关门
6月6日,陈柏生去金像奖开会,末了送来几份和金像奖有关的资料。闷热的天气里,他顶着一头不短的白头发,急急忙忙地跑到宾馆,又急急忙忙地走了。即使是寒暄的时候,脸上也是苦恼的样子,没有什么笑容。
陈柏生的苦恼是有原因的。尽管有争议,金像奖越来越像样了。维多利亚港边的星光大道成了香港旅游的新景点,香港文化中心前金像奖雕像,一个缠绕着胶片的女神手举着明灯站在那里,背景就是海港里的滔滔碧水。然而,28年来头一遭,始创金像奖的《电影双周刊》,在2007年停刊了。
《电影双周刊》杂志社在柴湾一栋工业大厦里面,一楼是停车场和货场,踩着水去乘电梯,一路忍受闷热和噪音,在一间极其狭窄的门面前,有一尊财神的神龛。在杂志社拥挤的办公室里,陈柏生带着一成不变的苦恼神情说,“真的是维持不下去了”。2006年年底,他和新的投资人谈合作,开头进展顺利,他本以为能够谈下来。没想到后来双方在细节上一直有分歧,拖延到今年,杂志在周转上出现了问题,印刷的钱付不出来,加上之前的欠款,越积越多,终于到了没钱就不能开印的地步。
杂志停刊是一件让人感伤的事情。照陈柏生的说法,28年来,这家杂志多数时候都是亏损的,顶多不过打平,盈利只有1990年代初那几年——那也是香港电影辉煌的顶峰,广告不错,使杂志出现了办刊历史上最好的局面。1月11日,《电影双周刊》出了第724期,封面是28周年纪念特辑,收录了从1979年到2006年的全部封面。这是个显然的告别的姿态。
做一期杂志的成本要二三十万,为了使杂志能够支持下去,陈柏生想尽了办法,利用双周刊丰富的资料收藏,他们出过书。张国荣去世后的几本卖得还不错。他们将收藏的海报整理出版,既供人收藏,也供业内用作参考。然而,缺乏广告,副业终究不能支撑,及至读者数量走低,杂志就难以维持了。
读者里面,“老的已经退烧了,新的还没有发烧”,资讯竞争越来越激烈,报纸、网络、大陆的杂志都使得陈柏生面前的空间越来越小。尽管在这个行业里面浸淫了数十年,许多情形的发展,仍然超出了他的想象:香港电影最多的时候每年发行150部,这个数字现在已经降到了50部。就是在这50部里面,很多电影只有几百万预算,根本没有余钱来投广告。那些有能力投广告的电影,也不会选择他们这样订阅数只有1万多份的小众杂志;电影发行商投放广告,首选是《壹周刊》这样大量发行的八卦杂志。
八卦杂志的流行,成了压倒《电影双周刊》的最后一根稻草。从《苹果日报》和《壹周刊》开始走上八卦路线,其他的媒体没有选择,只有跟上,跟不上,就倒闭掉了。以前香港有10多份报纸,因为苹果系发行战略的挤压,已经越来越少。
“读者也是边骂边看,加印还是会卖光。”要么八卦,要么关门:这情形起初让陈柏生哭笑不得,最后就不免体会到其中的残酷。尽管心里有准备,他仍然倍觉沮丧。
“杂志复刊是很有希望的,可不一定是我来办。”陈柏生说,干这一行太多年,太累了,想做点别的事情。
黄金时代
和旁人一样,陈柏生也难免怀旧。一开腔,说的也是往事。他说到许多年前,演员王羽疑心太太与人有染,于是邀集了一帮子记者,前去捉奸。这件十分八卦的事情给他的印象极深。然而他的重点不在于八卦,而是为了说明,当年的明星与记者之间,不像今天这样剑拔弩张,一个处心积虑想挖花边,一个如临大敌防火防盗。在八卦和狗仔流行之前,这种关系是《电影双周刊》这样的电影杂志存在的基石。
这种基石现在已经没有了。皮之不存,毛将焉附。10年来,很多媒体都关张、易手了事。《电影双周刊》不是唯一的一家。小小一本杂志的凋零,在沉浮起落有如过眼云烟的电影圈子里,原本也算不得什么。一个时代过去了,《电影双周刊》不过是过去的港片辉煌时代的陪葬品之一罢了。
1979年,陈柏生还年轻,因为喜爱电影,和同好一起办了《电影》杂志,走的是“严肃路线”。强调做深度访谈,不肯降低身价去写明星八卦。当时没有DVD,香港的报纸也不多,报道一点电影制作的幕后花絮,因为大众对拍电影有神秘感,就可以吸引关注。杂志的目标读者是知识分子和电影行业内部的人,记者可以骄傲一点,不需要去迎合要看明星私生活的读者。
陈柏生心里面的偶像毋庸多说,是法国的《电影手册》。《电影手册》1960年代风靡欧洲的知识圈,是法国电影新浪潮的幕后推手。一群影评家可以改变时代的口味,将电影从一味娱乐的美国文化模式中解放出来,赋予它更加艺术的气质和品位。陈柏生参与杂志的时候,正逢香港电影起飞的时候,一帮子新导演,像徐克、许鞍华等人,和杂志关系都很密切。陈柏生和同伴也亦步亦趋,提出了香港电影新浪潮的说法。
数十年来,在世界各地,模仿法国电影新浪潮的说法不可谓不多,最终有作品可以支撑的却很有限。香港电影经过10年大浪淘沙,最终证明陈柏生这一干小年轻当年没有看走眼,徐克和许鞍华等人不止是站稳了脚跟,现在在一片怀念1980年代的声浪中,眼看都有变成传奇的可能。
和新浪潮的导演们当年一样,年轻就是资本。1981年,杂志编辑部开会,推选当年的十大华语片和十大外语片,陈柏生随口提议,不妨“搞大一点”:搞个颁奖典礼又如何?他看不到金像奖会发展到今天的模样。他只是简单地觉得,香港电影没有自己的奖项罢了——那时候,该有却没有的东西,多了去了。导演、编剧、摄影,都没有自己的组织,掌控香港电影的是几家大公司。1980年代是港片独霸亚洲市场的时候。片子好卖,一切都好说。在最大的市场台湾,发行商听片商讲一个大概的故事,知道是刘德华主演,就敢掏钱预付版税。如果片商有几个关系好的明星,一分钱不用花,用这些预付版税就能拍电影。这种气氛里面,没有什么事情是不可能的。毛头小伙子陈柏生倡议创办金像奖,杂志就召集了50个影评人投票,第二年3月,在一家小戏院里颁发了最佳电影、最佳导演、最佳编剧和最佳男女演员五个奖项。那时候,陈柏生和徐克们都还年轻,谁想得到26年后的情形?
10年来的港片
26届香港电影金像奖的主席文隽有短文回顾10年来香港电影,历数了“八得八失”,“得到内地市场,失去本土阵地”,“得到国际荣誉和认可,失去‘香港这个品牌”,“得到新媒介做平台,失去传统的电影院收入”,“得到政府高度的关爱,失去投资者的信心”,“得到学院生力军,失去行内接班人”,“得到大中华文化的融汇,失去独有的香港特色”,“得到越来越多颁奖礼,失去观众的关注和民心”,“得到免疫力,失去抵抗力”。
他写道,“香港电影的前途,肯定北靠神州,由中国这个母体来决定它的生死存亡。”
长远看,大陆市场一定要取代台湾市场。这一点在香港的电影业里已经没有争议。但这一点并非轻而易举,而要经历磨合的阵痛。陈柏生只是淡淡提到,《伤城》没有港味,徐静蕾的表演太莫名。《伤城》是典型的合拍片,从资金到制作阵营到演员,都体现了香港和内地的双重性。这个以香港为背景的故事究竟还是不是我们一向熟悉的港片,着实可疑。徐静蕾的角色败走香港。“换了香港任何一个演员,都能演得比她好。”所谓的港味是一个很难说清楚的东西。用陈柏生的话说,港味大致是一种生活的模式。《伤城》里面的香港人,互相不用英文名字称呼,那些香港中层人士的生活情调,包括在酒吧里聊天的情形,都统统阙如。更要命的是,陈柏生说,徐静蕾的气质完全和香港不对味;普通话的台词写得很失败,因为香港人不是这样讲话的。
如何适应内地的游戏规则,同时让港味保留下来,这被很多人看来是决定港片未来的大问题,然而在陈柏生看来,这未必是最根本的问题。香港电影业向来腰身柔软,善于适应。当年台湾作为最大的市场,也有诸多禁忌,但港片不仅适应了,而且活得很好。港片长袖善舞的特质发展到后来,同一部电影有许多个版本,能够迎合不同国家和地区观众的口味——适应内地也不过是迟早的事情罢了。在他看来,港片十多年来的衰落,最大的问题是重复和急功近利。
“林青霞拍了《东方不败》,流行找女演员来演男角,立刻让她接着反串《绝代双骄》里面的花无缺。刘德华拍了《赌神》之后,赌霸、赌煞什么的拍了不下十几部,一直看到观众腻了为止。”几乎就在1990到1993年这个黄金时代的顶峰,港片走下坡路的趋势就已经出来了,但要赚快钱的诱惑很难抵挡,市场好,要求不高,卖录像带都能收回成本。那几年,港片产量稳定在每年120到150部,但绝大多数是跟风之作和垃圾。
产量降到50部之后呢?“大多数还是跟风之作和垃圾。”拍续集拍前传更不用说。尽管《无间道》好评无数,陈柏生还是觉得,续集和前传在艺术上都是毫无建树的。
今天,要动员观众花50块钱到戏院看电影,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全世界的观众都一样”,没有好莱坞大片的音响和画面效果,宁肯回家看DVD。因为这个原因,2006年较能吸引人进戏院的只有《满城尽带黄金甲》和《墨攻》。
文艺片和喜剧片的票房
早已经江河日下。近年来陈柏生比较中意的文艺片,2004年的《忘不了》,2006年金像奖的热门《父子》,2007年的《生日快乐》,票房都很有限。还有些港片根本进不了内地市场,杜琪峰的《黑社会2》就是一例。经过《黑社会1》内地版的删改,杜琪峰选择了放弃内地市场,以维持自己的风格完整。
如果内地不实行电影分级制度,杜琪峰那些港味纯正的作品,就很可能一直被排斥在内地市场之外。但是,电影分级制度现在看来还遥遥无期,甚至没有正儿八经地公开讨论过——磨合的阵痛显然还要折磨两地电影人若干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