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为何“不怀好意”
2007-05-30钟岷源杨扬
钟岷源 杨 扬
美国前总统经济顾问约翰·拉特里奇(John Rutledge)是1980~1981年里根经济框架的主要缔造者之一。在布什政府时期,他又参与了美国政府关于削减利息税和伊拉克重建等课题。9月初拉特里奇在厦门参加2007创意产业投资与发展论坛期间,本刊记者就中美经济相关问题,对他进行了的访问。
《南风窗》:中国的贸易顺差主要来自中美贸易,因此解决国际收支平衡问题与平衡中美贸易、处理中美关系密不可分。但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中国要如何看待来自美国的政治压力?
拉特里奇:对于中国而言,其实需要了解美国人在这一问题上何以会表现得不怀好意。中国需要更好地理解美国的政治制度和决策体系。美国在利益集团的压力下可能会出台一些“最坏的政策”。要解决矛盾,最好的办法就是沟通。
美国拥有资本,中国拥有劳动力,两个国家之间具有不同的要素回报率。在美国工资是很高的,但是资本的回报率相对就低,在中国刚好是相反的情况,资本回报率很高,可是员工的工资很低。
而资本的流动如同水的流动。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当一个盛满水的容器和一个空的容器连通之后,只要二者存在落差,水就会流向低处。而经济学原理则告诉我们,资本总是流向回报率更高的地问题在当流动速度过快时,必然会引起动荡,引发人们的恐慌情绪。
在这种情况下,当我们打开了贸易,就像刚才说的和热力学定律下的水流运动一样,美国的资本流动到中国来,其实这对中国是好的,对美国的资本家也是好的,因为美国的资本家会得到更多的回报率,因为在中国对资本的回报率更高。可是当把资本移到中国的时候,伤害了美国的工人。
然而,在吸引资本方面,中国吸收的投资一定要是那些安全稳定的投资,比如说来自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另外,现在中国的资本市场正在逐步开放,在跨国企业直接投资之外,中国也将会吸收新的类型的投资。
《南风窗》:你怎样看待中国内部经济中的主要问题?
拉特里奇:我发现,中国目前的缺陷不在GDP,而在于资本市场。在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里,资本市场相对于GDP非常小。中国加入WTO后的主要计划之一,原本就是要让资本市场变得越来越雄厚,这样才能保证GDP的稳定增长。
我这样说的原因是,在中国,大型公司可以在银行获得贷款,许多中小企业却很难解决资金匮乏的问题。
但和中国相反,在美国,排名前500名的大公司都不从银行贷款,他们依靠上市后的股票市场,而银行则把钱借给中小公司,除了银行之外,中小公司还可以从私募基金那里获得资金。
在美国,排名在前500名的大公司并不代表美国经济,相反,在美国过去的30年里,这些大企业却在不断减少部门,削减人员。而在这期间,那些中小公司却创造了5000万个就业机会,解决了严重的就业问题,因此可以说中小公司才是社会发展的引擎。
今天中国中小企业的发展非常需要发展资金。但银行只借钱给大公司,而不是小公司。小公司得不到发展资金来发展和雇佣更多的人。像许多有前景的行业,如服务业里,在美国,服务公司都是小公司。因此在中国,小公司在未来10年中估计将比大公司发展得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