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暖,人类知易行难?
2007-05-30和静钧
和静钧
2007年4月6日,联合国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四份评估报告第二工作小组在欧洲布鲁塞尔发布了全球变暖对地球及人类影响的权威报告。与2月份公布的2000多名科学家参与的全球变暖科学论证报告不同,这份由来自全球400多名顶尖气候学家集体研究出来的报告侧重于全球变暖的后果预测上,措辞相对谨慎,且对于世界各地未来受灾情况的描述具体而微,显示“性恶主义”下的人类给地球的棉被大气层制造了相当多的麻烦,让地球很生气,后果很严重,因而人类必须立即行动起来缓解全球变暖。
表面上看,人类对全球变暖问题的认知前进到这一步是自然而然的,所欠缺的只是果敢的行动和壮士断腕的勇气,但历史和现实远比当代科学家们所能掌握和推理的情形要复杂。关于“全球气候改变”研究的前后矛盾,对全球变暖后果的最权威评估的姗姗来迟,对于人类活动在其中影响的看法不一,以及人类达成新行动协议前所必然经历的分摊损失和置换利益的长期过程,都给各国利益集团以坐观天变的借口或上下其手的空间。这意味着对抗全球变暖的事业有可能被当作如同能源危机一样的“狼来了”游戏而继续遭到人类的热讽和漠视,而“知之非艰,行之惟艰”的古训有可能妨碍人类认知的继续深入。
气候变化认知迟缓100年
“温室效应”现象早在1827年就被法国科学家所认识,但“全球气候改变”这个议题是在上世纪初才密集出现。令人遗憾的是,科学家们对“全球气候改变”指的是全球变暖还是变冷抑或暴冷暴热,却莫衷一是。的确,系统的、连续性的大气层尤其是大气对流层温度的数据记载,是在上世纪60年代气象气球探测及微波遥感技术后才出现,距今也不过50年的时间。在这么短的时间跨度内让科学家们准确一致地计算出地球是在“发冷或是发热”,是件让科学家们为难的事,更何况科学的精神历来就崇尚怀疑主义。
怀疑主义催生各种学派。上世纪70年代,全球“变冷说”成为主流,并统治了气象科学话语权20年。科学家对北极的格陵兰冰核氧同位素谱分析后发现,地球气候有10万年周期变化,其中9万年冷期,1万年为暖期,而目前正处于暖期末期。日本气候学家朝仓正预言地球正要进入“第四小冰期”,美国环境科学家布莱森更是大胆放言地球正缓慢地进入另一个大冰河期。
令人吃惊的是,主张“变冷说”的科学家居然找到一堆气象数据证明了在过去的100年中地球表面温度下降了0.7度,真有点类似于中国式的迫害法则“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与“变冷说”相呼应的是“地球变暗说”,两种说法的结论都一致,所不同的是,“变冷说”不承认人类的活动是气候变化的原因,而“地球变暗说”则认为地球变冷是因为人类制造了太多的空气污染致使地表缺乏足够日照而变冷。
到了上世纪末,由于有些地区频繁遭受极端异常气候的袭击,“阴谋说”不胫而走。“阴谋说”认为,某些强权国家利用其先进技术,通过设在地球极地和太空上的基地,向某些敌对国发动“气象战争”。当怀疑主义背离科学精神而与迷信或政治相牵手之时,所得出的结论往往匪夷所思,这与中国遭受非典之时有人鼓噪是某个超级大国为阻遏中国的崛起而发动的秘密生化战争一样,都是出自同一思维逻辑。
甚至怀疑主义不但没有立足于实证主义,更没有立足于正常人的直觉判断,而是沉溺于所谓的理性主义纯学术推理之时,结论往往让人笑掉大牙。有的科学家居然得出“重大学术成果”,认为解决全球变冷的办法就是在极地圈的冰层上倾倒数万吨融雪剂,而解决“地球变暗”则是派出战斗机在大气对流层之上的平层处喷洒清洁剂。有时候,某些科学家所表现出来的智商,与当年中国首富牟其中要凿开喜马拉雅山让南亚次大陆的季风输入中原的建议所表现出来的“智慧”不分伯仲,他们的不成熟结论或草率建议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和笑柄,阻碍了人们对事物本质的认识。顺便提一下,针对目前的全球变暖说,真的有些科学家建议用核弹炸掉火山。
“全球变暖说”只是在最近10年才逐渐成为主流学说。不过,“全球变暖说”一开始就分裂为两派,一派主张全球变暖乃人类活动所致,另一派则认为全球变暖与人类活动没有关联。两派的观点尖锐地矛盾着,互不相让,从目前来看,两派的争执已经超越了学术争论的范畴,而渗透到政治领域。不过,从总体上来看,主张人类活动导致全球变暖的这一派显然已经占尽上风。
早在1908年,瑞典科学家斯凡特·阿兰纽斯就发现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与地球表面平均温度之间存在正比关系,纬度越高,比例系数也越大。30年之后,英國科学家卡兰达提出严厉警告,人类排放的微量气体足以改变全球气候。可惜他们的主张都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严格意义上说,他们应算是“全球变暖说”人类活动致气候改变这一派的奠基人。
而最顽固地反对人类活动导致全球变暖这一学说的科学家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著名教授理查德·利德兹。另外,一个60名气候科学家组成的群体最近也集体表达了全球变暖的主因不是人类活动的观点,并向加拿大政府写信,要求加拿大重新考虑对《京都议定书》的立场。《京都议定书》是联合国主导的旨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国际性协议。
不过,由2500名全球顶级气象学家参与的IPCC第四份评估报告中的第一工作组报告,详细列举了各种数据,科学地论证了全球变暖实为人类活动引起的观点,并把这一相关性的级别抬高到90%的水平,与前三份中60%可能性的水平相比,几乎是最为明确的结论。IPCC委员会指出,在过去的100年(1906~2005年)中,全球平均地表气温升高0.74℃;过去50年的全球平均气温在过去的500年和1300年以来可能是最高的,20世纪的北半球可能是过去1000年中最热的世纪,而90年代又是最温暖的10年,其中1998年和2005年是有记录以来最暖的。另据世界气象组织(WMO)的报告,刚刚过去的2006年全球平均气温较1961~1990年均值高0.42℃,为有记录以来的第六暖年。IPCC委员会认为,全球气温在这一时期的异常和快速升高与人类进入温室气体排放密集期正好相吻合,人类活动就是全球变暖的主因。
后果认知迟缓20年
人类无节制排放温室气体导致全球变暖,它对人类生活各方面的“惩罚”其实早已开始,只是人类没有意识到而已。
上世纪80年代,罕有的干旱袭击了北非,造成数十万人死亡。也在同一时期,厄尔尼诺异常气候现象频频出现,火山喷发也进入高潮。飓风、热浪、暖冬等极端气候现象持续出现。
事实上,科学家已发现自1860年代以来,北半球的积雪范围减少了10%,北半球的湖/河冰覆盖期也相应减少,北极海冰覆盖自1850年代以来减少了10%~15%,海冰的厚度也明显下降;20世纪期间全球海平面上升10~20厘米,全球海洋热容量从1850年代有精确测量以来有所上升;同时,自1850年代以来极端低温事件的频率也有所下降。曾经冰封水面的泰晤士河已经见不到结冰。这些都是全球变暖的产物。
然而,在预测和评估全球变暖有可能对人类生活造成危害程度上,一些报告书由于自身存在的逻辑缺陷而饱受批评,客观上对促进人类危机意识的目标起了反作用。
由英国工党政府2005年启动并于2006年11月公布的一份欧洲与全球变暖的后果评估中,评估委员会主席尼古拉斯·斯特恩爵士显然没有注意到英国维多利亚时代工业革命期间的生存环境比现在的英国更糟的事实,也没有解释欧洲中世纪时的气温比现在的欧洲高的原因。这些疏漏成了“全球变暖人祸说”反对者们抨击的理由。麻省理工学院的利德兹教授在英国“第四频道”中以“伟大的全球变暖骗局”为题发表演说,贬损了斯特恩爵士报告的可靠性。
同样,美国前副总统戈尔的奥斯卡获奖记录片《难以忽视的真相》也因夸大了全球变暖有可能导致的后果而备受奚落。记录片预测未来数年全球海平面上升到20英尺,淹没了迈阿密、旧金山、纽约、加尔各答、北京等城市及低地国家。然而,科学家目前为止最权威的估计是直到本世纪末,海平面可能升高7到22英寸(而非英尺),更何况已经过去的100年海平面也才上升了10到20厘米。
戈尔的疏忽不只这些。据媒体披露,戈尔2006年为其有20间办公室的大楼花掉了价值3万美元的22万度电,是全国平均用电量的20多倍。这一点与环保主义形象的戈尔极度不符,降低了他所宣传的全球变暖后果的公众可信度。
现在,最权威的IPCC后果评估报告已经来了,虽然有点姗姗来迟。由于会影响到各国气候政策的制定,出于谨慎和周全,在这份报告出台前的一周,IPCC委员会召集了包括美国、俄罗斯和中国在内的各国相关官员会聚布鲁塞尔,对这份科学家的后果预测报告作了严格审核。
面对面的审核和协商必然会遇到意见分歧。报告差一点没有如期达成共识。
据报道,沙特和中国对报告书中区域影响确定指数上的存疑,一度招致两名美国学者和一名智利冰川专家的正式抗议。中国和沙特为世界上最大的产煤国和产油国。报告初稿中称,人类温室气体排放引起地球区域气候变化的确信度为80%。
談判结束前最后一分钟终于达成妥协,IPCC委员会最后同意删除有关百分比的具体表述,也同意撤掉报告中所配备的警示全球每升高1.8摄氏度将会引起何种后果的一些毛骨悚然的图片。
最终公布的报告,除了确信度的百分比之外与早前媒体广为报道的预测结果大体相同。报告预测,全球变暖将使地球大部分地区遭受干旱,这将威胁到全球高达30%的动植物的生存;由于地球陆地近1/6地区冰雪覆盖的减少,近10亿人将受到缺水的影响。全球变暖给全球所有区域都带来负面气候变化,而非洲是地球家族中最容易受到危害的大陆;北美将遭到更频繁更持久的热浪、虫灾和森森火灾,而南美60%的亚马逊森林将退化为草原。
报告具体地谈到某些特定区域的全球变暖的后果。非洲的乞力马扎罗山、亚洲的喜马拉雅山和欧洲的阿尔卑斯山的积雪和冰川将遭到严重破坏,而孟加拉国和某些岛国将受到海平面上升的严峻考验。全球变暖也将使澳大利亚大堡礁在内的许多珊瑚礁蒙受灾难,由此将引发海洋生态一连串恶性反应。
报告书也不尽是令人沮丧的预测。全球变暖将使一些远离赤道的低温国家因气温的上升和可耕地的提高而增加粮食产量,如加拿大、俄罗斯、新西兰和斯堪的纳维亚国家。不过,报告严厉警告,随着全球变暖的持续增长,这种暂时的利益将不复存在。
象征主义不足以全面抗暖
面对席卷全球的“全球变暖”政治话语环境,世界各地都泛起了一股象征主义式的抗暖运动:悉尼全城熄灯一小时警示全球变暖问题,并把这一小时命名为“地球时间”。法国首都巴黎等多个城市也拉闸关灯数分钟,埃菲尔铁塔的2万盏灯全部熄灭。欧洲其他各国呼应巴黎的善举,也关灯了5分钟。
环保活动家们呼吁每个家庭都更换白炽灯,呼吁每次飞机旅行后都种一株树来补偿因自己的行动所造成的温室气体排放。
事实上,这些立足于选举政治或宗教信条的象征主义不足以全面抗暖。全面抗暖需要全球协同行动和各国的切实和长效政策。
从目前来看,全球抗暖已经有了两条思路,分属于世界两大相互不妥协的阵营。持第一思路的国家相信人类活动是全球变暖的主因并主张通过大幅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减排)或限制温室气体排放(限排)来遏制全球变暖的趋势。这一派由《京都议定书》批准国,尤其是欧洲国家代表。《京都议定书》为发达国家减排温室气体提供了三种灵活机制:1、联合实施;2、清洁发展机制;3、国际排污权交易。其中清洁发展机制(CDM)使发展中国家受益不少,发展中国家通过与发达国家合作,不仅保证了可持续发展,也可以达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效果。
持另一种思路的国家则不相信人类活动是全球变暖的主因(虽然他们也赞成全球变暖说),他们主张通过本国科技创新来减少能耗和发展替代能源,并主张用高科技来应对地球自身不可避免的全球变暖问题。持这一种思路的国家以美国为代表。
最近,美国联邦最高法院作出了一个具有里程碑式的判决,裁定二氧化碳为美国清洁法意义内的污染物。这一判决虽然不能立刻让布什政府改变思路,但为美国即将到来的选举政治营造了良好氛围,有利于让美国回到他们最初倡导最后又被布什政府抛弃的《京都议定书》立场,也将对美国政党轮替起到促进作用。民主党竞选策略一直打环保牌。民主党前副总统戈尔的《难以忽视的真相》将收获更多的选民认同。
4月6日IPCC委员会在布鲁塞尔发布第二工作小组报告之后,布什依然主张通过科技进步来应对全球变暖问题。2001年3月,布什政府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将会影响美国经济发展”和“发展中国家也应该承担减排和限制温室气体的义务”为由,宣布拒绝批准《京都议定书》。布什政府为其所奉行的政策寻找的托词明显冲着中国、印度等新能源消耗大国而来。
要让工业革命明显迟于发达国家的发展中国家承担与发达国家同步或同等份额的减排和限排义务,这是不公平的,但是,任何国家均没有权利永久逃避此类义务。全球变暖是对全球迫在眉睫的威胁,任何国家都不能置身事外。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高能耗国,并且有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温室气体排放国的趋势。中国应该继续坚守《京都议定书》的原则和制度框架,并且应该为后京都议定书时代的到来作好准备。《京都议定书》的所有制度安排将很快于2012年结束,新一轮全球政治博弈已经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