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历史咒语的终结
2007-05-30钱亦楠
钱亦楠
强者更强,弱者更加边缘化,这仿佛变成了法国政治的逻辑。看来,未来的法国国民议会里注定是要少些颜色。
2007年注定是法兰西共和国历史上不平凡的一页。紧接着5月6日总统决选之后的国民议会选举将在6月10日开锣。这是法国7年前修宪将总统任期缩短为5年以来,法国第二次举行的总统和议会“同步选举”。由于选民的意向短期内不会遽变,在总统大选中失利的党要在议会选举中扳回一城,可谓难上加难。
1946~1958年的第四共和国时期,法国的政体是议会制。由于议会多数派联盟的不稳定,法国在12年间共更换了20届内阁!后来戴高乐建立了第五共和国,把任命总理和批准政府组成的大权转交给总统,政局才大体稳定下来。然而在实践中,议会通过弹劾政府的方式仍可以干预内阁的组成;法国这种半总制的政体奠定了议会选举的重要意义,新一届议会和总统能在多大程度上合拍将决定一届政府的行动力。长期以来,左右两股力量相互牵制,使法国未能如英国、德国那样适时启动改革,这样的历史咒语如今总算走到了尽头。
总统党一路凯歌
众多迹象表明,现任总统萨科奇领导的人民运动联盟,将为未来法国国民议会刷上蓝色的基调。纵观法兰西第五共和国的历史,曾经出现过的三次“左右共治”皆与总统和议会选举的时间差有关(议会选举5年一次,而在2002年之前总统任期一直是7年);而凡是紧跟大选的议会选举都无一例外地证明了总统大选的“晴雨表”效应:密特朗在1981年和1988年当选总统后解散右派议会重新组织选举,结果社会党大胜;2002年希拉克连任后,保卫共和联盟也立刻成了多数党。
而从现实角度分析,萨科奇在总统大选第二轮中取得53%这一历史性的好成绩,其背后隐藏着一个重要的信息:法国终于“困极思变”了。在希拉克执政的12年里,高考制度改革、退休金制度改革、首次雇佣合同制等一系列议案统统在游行示威中被扼杀。如今,在德国改革已初见成效的情况下,对于“改革”二字条件反射性抗拒的法国人终于开始按捺不住。5月6日的大选中,一位自由主义改革先驱者被选民以前所未有的热情推上总统宝座,某种意义上指明了“民心所向”。
自5月菲永组阁以来,法国便沐浴在一股改革的春风中。废除35小时工作制、授予大学自主管理权、降低房产税、废除按区域入学制、降低个人所得税最高税率等改革方案都在IFOP的民意调查中得到了广泛的认同。与此同时,萨科奇的支持率也一路飙升:一份最新的民调显示,65%的法国人对萨科奇表示满意,使其成为第五共和国历史上仅次于戴高乐的最受欢迎的总统。按这种情势分析,萨科奇极有可能将大选的压倒性优势带到本届议会选举中;而从法国民众目前的心态来看,交给萨科奇一个绝对多数,令其在将来得以顺利推行改革,也完全在情理之中。
此外,萨科奇采用“开放”策略,将原中偏右政党UDF的Jean-Louis Borloo和BernaM Kouchner等原社会党人士吸纳到菲永的新政府里,对中左派起到了离心作用。任凭中左阵营怎样抨击萨科奇为议会选举布下这场“政治骗局”,仍有中左人士一个接一个地投向总统党的怀抱。目前,在国民议会全部577个席位中,人民运动联盟占据了360个,而在下届议会中,这个数字极有可能大幅提升到420到460之间,占总-席位数的七到八成。果真如此,总统党将成为议会选举唯一赢家。
社会党能走多远?
与右派的高昂士气相比,左派阵营里一片低迷,而作为左派第一大党的社会党更是内讧不断。5月,议会选举竞选活动正式开始,而社会党的第一场动员大会就令支持者们大失所望。和人民运动联盟一方“总统+总理+议会代表候选人”全军上阵的架势形成鲜明对比,社会党这边冷冷清清:罗亚尔迟迟不出;Strauss-Kahn和LaurentFabius也都以事先未被告知为由没有参加;只有社会党总书记奥朗德一人奔走辗转于波尔多和里昂之间,声嘶力竭地呼吁选民积极投票,使议会里尚存一支能抵制右派“多数人暴政”的左派军。
其实早在总统大选竞选活动期间,推崇布莱尔模式的罗亚尔就因突破了社会党的种种传统底线而引起党内左翼的不满。在大选遭逢历史性的惨败后,追究败选责任便成了党内分歧的放大镜。先是社会党元老Strauss-Kahn提出要在社会党内部进行一场“意识形态的改革”,将矛头直指左翼,同时又指责罗亚尔在竞选期间提出的“参与性民主”实是回避现实问题的伎俩。接着,因大选失败承受了党内巨大压力的奥朗德又向媒体表示,将在议会选举后离任社会党总书记一职。一时间,谁将接任奥朗德统率社会党成了媒体议论纷纷的话题。社会党各头面人物于是竞相摆出未来领导人的姿态,更使社会党内的气氛日益紧张。
内院起火,又大战将至,这对2002年在总统和立法选举中接连败北后,已经爆发过一场内订的社会党来说,实在不是一个好兆头。目前,社会党在国民议会里占有149席。本来,因为2002年勒庞代表的极右势力崛起抢走了部分人民运动联盟的选票,社会党尚能在议会向人民运动联盟叫板,令自身政治影响力有所回升。而今极右势力大不如前,社会党再也没有那么好的运气了。民调表明,如果社会党独立参与议会选举的话,只能得到80到120个席位。如果这样的话,一些目前选情告急的社会党议员,可能会被赶出国民议会,奥朗德之前提出的在议会里实现一支足以制衡右派的左派力量的目标也变得遥不可及。
中小党派严重边缘化
法国的议会选举制度向来对中小党派非常不利。按照现行的选举方法,每个党派在每个选区各推出一名候选人,而最终选民只能选择其中的一名作为该选区的议会代表。这种制度的问题在于:国民议会里的席位不是按各党在选举中的普遍得票比例分配的,而是在小选区多者全得,赢家通吃,所以越小的政党赢起席位来越难。而从选民—方来看,把自己的政治诉求投放在一个在国民议会里被边缘化的议会代表身上,显然是不太聪明的选择。这一切,令中小党派们陷入一场无可奈何的恶性循环。
当萨科奇在第一轮总统选举中取得31.8%的历史性好成绩后,一些党派便知不妙,而他们的议会代表们也一个个担心起自己能否坐稳在国民议会里的位子了。于是,政坛上充满戏剧性的事情发生了:就在总统大选两轮投票间,法兰西民主联盟(UDF)在国民议会27个代表中的22个投靠了萨科奇,加入了右派阵营。一时间前UDF主席贝鲁成了孤胆英雄,只得带着仅剩的5名议会代表另立新党:民主运动党。随着国民议会选举的临近,原UDF中有足够的声望赢得选举的代表大多已改投他营,无奈之下,民主运动党只能依靠那些原先坐冷板凳的“老兵残将”和临时招兵买马打选战。
为了能在议会中有一席之地,民主运动党可谓全面出击:535个候选人!创下自1978年UDF创建以来的最高纪录。但最新民调显示,这样一个严重缺乏重量级候选人的新党,只能在议会选举中取得0到4个席位。按照规定,议会里超过20人的政党才可算为一组,对议案拥有话语权。如果这样的话,那么贝鲁这个前议会第三大党党魁将失去在议会大厅里发表意见的资格,而所谓的中间派则沦为民主的点缀。
同样难逃劫难的还有共产党、绿党和勒庞领导的国民阵线等小党派。民调上那些可怜的数字不仅预示着其在议会的席次将大大缩减,还意味着与选举成绩挂钩的国家经费拨给将缩水。对这些小党派而言,现在是背水一战的时候了。
强者更强,弱者更加边缘化,这仿佛变成了法国政治的逻辑。看来,未来的法国国民议会里注定是要少些颜色。左右对峙的传统曾让强调“民主”与“平等”的法国人寻找到一种安全感,但也令这个游走在两极之间的国家在“建设”与“反建设”的荒诞交替中停滞不前。2007年,人民运动联盟(UMP)的蓝色浪潮势不可挡,历史的咒语一一终结,庆幸的是改革者将行者无疆,悲哀的是民主将名不副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