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 者
2007-05-30高山等
高 山等
有效的水资源管理是关键
不单北方缺水,今年夏天南粤也出现了太早,旱情已蔓延至11个市,因旱饮水困难人数高达61.9万人,此外,重庆、陕西等地也正深受洪灾的折磨。年年如期而至的水问题—直是困扰中国走向繁荣的最大隐忧。
结合当前中国的实际形势,“南水北调”作为一个理想化的模型,悲观点来讲实现有很大难度。缺水就调水似乎成为了解决水危机的难一法宝,一直以来的中小调水工程有过不少,但水危机却没有得到解决反而越来越严重,直到江枯河污,最后剩下的会是什么呢?
中国许多严重的缺水现象很大程度上是人为因素所造成的。例如城市用水的浪费以及对污染水处理率不高,处理技术低等。据资料统计,全国城市水管和器具有近25%是渗漏的,仅此一项漏失的水量就达4亿多立方米。另外,大建水库、不恰当的调水工程也是使许多湖泊干涸、河流断流的原因,像天津及华北地区的缺水,与不恰当的海河治理工程中开挖多条人工河道让河海支流直接入海,造成水资源的分配失调有很大关系。这些现象凸显了中国水资源管理的缺失和不到位。
众所周知,以色列是一个半干旱的国家。人口的增多以及经济的增长给这个水资源稀缺的国家构成了巨大压力,但以色列政府却相当成功地解决这个问题。他把非传统水资源开发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如废水复用、人工降雨、海水淡化等。面对匮乏的水资源,中国如果没有一个有效可行的水资源管理系统,减少对茸然的取水量,提高污水的循环再用率,合理地利用水资源,单靠“南水北调”来解决北方的用水问题是不可行的。而以色列在水资源管理领域的很多具体细节上,都做到了世界最好,这为中国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高山(2007年8月上《“南水北调”实地调查》)
政府危机公关应有专业精神
危机公关作为一种危机处理机制,是公共关系最重要的工作之一。重建信誉,取信于民,改善国际形象,甚至转“危”为“机”,要达到这一系列目标,一个重要的基点就是,政府危机公关也要有一种专业精神。
这一次全球范围内的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给了我们一个深刻的教训,危机处理远不只是一个新闻发布会,不仅仅是上下“统一口径”那么简单。在危机处理过程中,准确、迅速地作出判断,迅速地控制事态发展和是非分明、勇于承担责任的诚恳态度,才是危机公关中的核心内容。要做到这一切,保证危机处理工作的有效展开,就应该有一个专门化的危机处理机构和人员。
所谓“安而不忘危,有而不忘亡,治而不忘甜”,居安思危,利用公关监测环境、收集信息,建立各种危机的预警系统和应急处置机制,这是危机公关专业精神的第一步。其次,根据美国公关大师格鲁尼提出的公关的双向对称模形,对话、注重坦诚、完整、平等的双向交流,是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的前提,这也是政府公关实践的发展方向。第三,食品安全危机本质是一种信任危机,因此,诚信才是最好的解药。
从2006年以来,围绕食品安全和卫生问题,发生了太多的是是非非,一个小事件,可能使整个经济产业面临危机。有研究指出,一国发展到人均GDP1000美元到3000美元时,往往对应着人口、资源、环境、效率与公平等社会矛盾较为严重的瓶颈时期,比较容易造成经济失调、心理失衡等问题。既然各类危机的上升趋势是我们社会无法回避的社会现实,那么,唯有正视危机,敢于、善于并以专业的精神处理危机,才能转危为安、转“危”为“机”。
彭兴庭(2007年8月上《食品安全的危机套关》)
妓女的现实
在当代中国作家的笔下,卖淫女似乎总是要与国企下岗女工的身份相连,以凸显这个时代的不公与丑恶,以及他们的作品深度观照现实的烙印。深圳大学教授曹征路的短篇小说《霓虹》也不例外,国有绢纺厂的下岗女工倪红梅,在贫病交困下,沦为暗娼。
这样的场景,在无数个中国大陆作家的小说中读到过,在无数大陆拍摄的电影电视中看到过。不知道,这就是中国大陆的现实,还是作家们的选择问题。
曹征路说,任何文学都是一种意识形态,那些宣称非意识形态的文学都是骗人的。所以,书写妓女这样一个在他看来充满血泪的职业,自然更要写成意识形态。
挖苦中国的当代文学,似乎成了一种潮流,讽刺文学家们失去了对现实的感觉。可问题是,把任何一部小说写成意识形态,才算是观照现实?事实上,观照中国的作家群体,又有哪个人不在号称并且努力地跟现实站在一起,跟底层人站在一起?但为什么那么多号称跟底层站在一起的作家,写出来的东西丝毫不能给我们这个时代的读者以现实感?
一个大学教授眼里的妓女生活的现实,跟一个真正的妓女眼里的现实肯定是不一样的。我不相信一个大学教授,能真正理解什么是妓女的生活。就像我知道,深圳那样一座城市里,那些数量众多的性工作者们绝大多数并不是什么国企下岗女工出身。她们的凄苦与快乐,梦想与希望,需要的是基于人性的书写和关怀,而不是意识形态化的解读。
香港电影里对于妓女生活的描述同样多如牛毛。记得有一部叫《金鸡》的片子,片中的妓女阿金,虽然也有悲欢离合,但她不嫌弃自己的妓女职业,她一心考虑的,是如何让客人满意;在受到偶像刘德华感召之后,阿金投人“鸡叫床”声中,勤奋地赚钱,20年香港的变迁和生活的艰辛贯穿在平日里的机械和麻木中,那种凄苦更加真实,创作者的心态也让人更觉真诚。
肖沺(2007年8月上《从月牙儿到霓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