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俄空军大比拼之:F-22VS苏-35

2007-05-14程良根

知识窗 2007年10期
关键词:空空导弹相控阵反舰导弹

程良根

在国际军火市场上美俄两国的军事产品一直是抢手货。因此,无论是空中、地面,还是水下两国之间一直都处于激烈的竞争之中,F-22“猛禽”与苏-35“超侧卫”的竞争尤为突出。

F-22又称“猛禽”,是美国空军委托洛克希德、波音以及通用动力公司合作研制的新一代战斗机,继F-117和B-2后的第三代隐身飞机,也是美国空军本世纪初的主战机种,主要用于替换现役的F-15战斗机。

苏-35则是俄罗斯“苏霍伊实验设计局”开放型联合股份公司在苏-27基础上发展的全天候单座双发重型制空战斗机,是苏-27战斗机的直接后继机,也是在苏-27飞机基础上改动较大的多用途战斗机。俄罗斯人称它为苏-27M,西方人则称它为“超侧卫”。

基础性能方面,苏-35占有优势。F-22翼展13.56米,机身18.92米,机高5米,空重13636公斤,最高飞行速度1950千米/小时,实际最大飞行高度18000米。而苏-35翼展14.70米,机身22.20米,机高6.40米,空重184000公斤,最大时速约2815千米/小时,实用最大飞行速度18500米。

苏-35的设计先进,采用翼身融合气动布局和放宽静稳定度技术,有一对小的全动鸭式前翼,是一种现代化三翼布局(正常布局加上前翼)的飞机。飞机前翼采用全电传操纵系统,偏转范围-15度到+10度。前翼除能改善飞机在大迎角条件下的安定性和操纵性外,还能降低机身和机翼根部所承受的空气动力载荷,有助于使稳定过载达到10G。

但苏-35不具备F-22的先进隐身性。F-22采用正常双垂尾双发单座布局,垂尾向外倾斜27度,恰好处于一般隐身设计的边缘;机体上广泛使用含热塑和热作用的聚合复合材料,用于吸收无线电波;两侧进气口装在边条翼下方,与喷口一样,都作了抑制红外辐射的隐身设计,主翼和平尾采用一致的后掠角和后缘前掠角,都是小展弦比的梯形平面形,水泡型座舱盖凸出于前机身上部,全部投放武器都隐蔽地挂在3个内部弹舱之中。

作为最新一代的战斗机,F-22与苏-35的航空电子系统都非常先进,尤其是雷达,几乎处于同一水平。F-22采用的是AN/APG-77雷达,它是用于探测目标的有源相控阵系统。通过集中式数据处理系统与其他传感器和航空电子设备一起工作。处理器控制天线发射和接收波束的图形,以及处理接收的雷达数据。AN/APG-77雷达的技术基础是超可靠雷达(URR)计划和空军的有源相控阵雷达试验。超可靠雷达的独特的特点是得克萨斯仪表公司的固态相控阵(SSPA)天线。每个辐射元件的独立发射和接收是这种系统设计中的创新之处,并确保提高了灵活性、小的雷达反射截面积和宽频带。

苏-35采用的是“雪豹”E相控阵雷达,该雷达无可比拟的远距离探测能力最让俄罗斯人引以为豪。该雷达发现、跟踪和摧毁空中目标的距离最远可以达到400千米。在空战中的边扫描跟踪模式下,能够同时探测和跟踪30个空中目标,并能够同时引导2枚半主动雷达制导空空导弹进行攻击,或者同时引导8枚主动雷达制导空空导弹进行攻击,攻击过程中允许其中4个目标的距离超过300千米。并且,还能够发现和捕捉到以5500千米/小时甚至更高速度飞行的空中目标。另外,该雷达还有突出的“超隐身目标”探测能力,可以在90千米的距离内发现雷达反射面积只有0.01平方米的空中目标,比如隐身飞机、巡航导弹等。

F-22的固定武器仍是1门6管M61A2“火神”机炮,并有三个内部武器舱。其中,两个武器舱沿进气道安排,每个舱可容纳1枚安装在伸缩自如自动安全装置上的AIM-9M火箭;另一个武器舱在机身的下部,可容纳4枚火箭AIM-120A、AMR-AAM或安装在自动控制装置上的6枚AIM-120C(中部舱的另一配备方案,可以按454公斤重量配备2枚AIM-120C导弹和2枚JDAM-1000)导弹。如放弃隐身,该机还可在翼下增设4个悬挂装置吊架,可以安排4枚AIM-120A导弹、8枚AIM-120C导弹和6000加仑副油箱。

苏-35可携带8枚R-27ER1导弹,外加4枚R-27ET1或者是4枚R-27EP1;另一种挂弹模式就是挂载12枚RVV-AE先进中距空空导弹;或者在挂载6枚R-73E格斗导弹的同时,挂载5枚远程空空导弹。而执行对面攻击任务时,可挂载6枚Kh-29TE或者Kh-29L战斗导弹;也可以是6枚Kh-31A反舰导弹或者5枚Kh-31P反辐射导弹;还有一种模式就是挂载5枚Kh-59ML远程反舰导弹或者5枚Kh-58UShE超视距反辐射导弹;攻击大型水面舰艇时,可挂载3枚空射型“俱乐部”远程反舰导弹或者3枚“雅红”重型远程反舰导弹。除了上述武器外,在执行轰炸任务时,还可挂载KAB-500等高精度航空炸弹。

从以上的对比,可以看出F-22与苏-35各有千秋,因此,从整体的性能而言,两者难分伯仲,恐怕只有实战才能作出最终的结论。

猜你喜欢

空空导弹相控阵反舰导弹
超声波相控阵技术在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一种相控阵天线波束指向角计算方法
拦截空空导弹成新趋势
水面舰艇齐射反舰导弹
美国将为F—35战机增加内部武器挂载量
能分身的雷达
海军反舰导弹方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