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绝对”拾趣

2007-05-14耿仁亮

知识窗 2007年5期
关键词:纱窗钱塘江工整

耿仁亮

所谓“绝对”,即自上联拟出后,至今仍未有续出工整、贴切下联的“半边对”。

相传,清代对联大师纪晓岚曾夸下海口说:“天下未有不可对之对。”其妻听他这样说,就在一个月夜指着纱窗出了一个上联为难他:“月照纱窗,个个孔明诸葛(格)亮。”

此联描绘了月光穿透纱窗呈现的图景,每个孔洞都是明亮的。才思敏捷的纪晓岚当时居然被难倒了,使这出联成为“绝对”。不过,近代有人对了出来:

“风送幽香,郁郁畹华梅兰芳。”

梅兰芳,字畹华。此联借他的艺名和字,同样翻出新意,反映了梅花怒放,到处香气扑鼻的情景,与出句成对,可谓珠联璧合。遗憾的是,历代确有一些奇句未能“成双配对”,只能以“单身”传于后世。

辛亥革命后,袁世凯、冯国璋等北洋军阀、政客相继统治中国,政治腐败,内战频仍,广大人民十分不满。当时有这样一条针对现实的半副对联:

“由山而城,由城而陂,由陂而河,由河而海,每况愈下。”

这上联乍看像是说流水,其实联中指的不仅是地势由高而低,而且有着深刻的社会内容:“山”指孙中山,广东中山人;“城”指袁世凯,河南项城人;“陂”指黎元洪,湖北黄陂人;“河”指冯国璋,河北河间人;“海”指徐世昌,江苏东海人。意思是自孙中山后的几个总统,一个不如一个。

据说,当时有不少人试对下联,但均不能像上联那样文字浅显而寓意深刻,只好作罢。

20世纪30年代建造钱塘江大桥的总工程师罗英曾经出一条上联征对,此联是:

“钱塘江桥,五行缺火。”

这一联前四个字的偏旁分别是金土水木,就是缺火。造桥始终,一直没有人对出下联。

1951年3月的一天,毛主席在中南海勤政殿与文友聚会。当时新中国成立不久,一代领袖正值盛年,精神饱满,文采洋溢。当毛主席看到新闻署署长胡乔木与出版署署长胡愈之在谈笑时,便雅兴顿生,遂作上联,请众人续对,联曰:

“新闻胡,出版胡,‘二胡拉拉唱唱。”

在座的专家、学者们无不为毛主席的精巧构思所折服,纷纷冥思苦想,却无人能续对,一时传为佳话。后虽经当时上海《大公报》披露,但时至今日,一直未有对仗工整、文思贴切的下联出现。亲爱的读者朋友,如果你有兴趣的话,不妨试一试,把所缺的下联对上。

(短信代码:070521)

猜你喜欢

纱窗钱塘江工整
拼写小明星
我在钱塘江边长大
悯农二首
浙江海宁:钱塘江再现“交叉潮”
迎额头崩出的字
为什么因纽特人要住冰屋
钱塘江
去除纱窗污渍小妙招
大扫除小窍门
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