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面:江对岸那片老洋房
2007-05-14邓小夏
邓小夏
沙面位于广州城西,南朝宽阔的白鹅潭,北、东、西三面各有小桥通往城区,独立而不遗世。数量集中、风格多样的西式建筑群一直保存至今,成为一笔珍贵的财富。
站在高高的立交桥上四下张望,宽大的六二三路成了喧嚣和宁静的分水岭,向左,是高楼林立的广州繁华城区——荔湾区,向右,是绿色浓浓、河涌环抱的幽静小岛——沙面。
一条小石桥将小岛与城区相连。沿小石桥进到岛上,一幅街区地图清晰地展示出沙面的全貌。沙面位于广州城西,南朝珠江水域宽阔的白鹅潭。北、东、西三面各有小桥通往城区,独立而不遗世。
沙面是中国最早的租界之一,其历史可追溯到唐代。古时的广州,南面是滔滔大海,潮涨潮落的海水冲刷出无数浮出水面的小沙洲,沙面是其中之一。早先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拾翠洲,大概因为岛上有很多鸟的缘故。到了唐代末年,这里是北方来访官员泊船的地方,乾隆年间成为在广州接待外商的要地,“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站点。
如今来沙面,看的主要是建筑,老洋房式的建筑。
作为最早的租界之一,自清朝起先后有19个国家相继在此建立领事馆,并兴建了一批洋行、教堂、住宅等。169幢建筑中,被列为文物建筑的有53幢。新巴洛克式、仿哥特式、拱券廊式、新古典式……如此数量集中、风格多样的西式建筑群一直保存至今,成为一笔珍贵的财富。
地图上对被鉴定为“国家A级文物建筑”的老洋房给出了特别的标示。根据地图指示从西向南绕岛环行,面积仅0.3平方公里的小岛,除领事馆、商行、公寓外,教堂、医院、学校以及泳池球场都一应俱全。三条东西走向的主干道,与五条南北走向的街道交错形成井字型的街区结构。沿路的洋房楼层都不高,古树葱郁,洋房与洋房之间有草坪相间。一些老房子被改成了咖啡店,零星坐着看书或者闲聊的人们,那份悠然和闲淡,颇有欧洲小镇的感觉。
沙面建筑的发展随着租界的兴衰有早、中、晚三个时期不同的变化。
从中心大街往两边看,矮矮的建筑隐藏在厚厚的树荫下,斜屋顶上伸出一个烟囱。这些小矮楼都是早期的建筑,风格与东南亚其他殖民地建筑极为类似。
中期建筑多数高大,占地也广,通常超过2000平米,如大街54号的原汇丰银行:粗大的石材砌筑底层,楼高四层,正面看起来整齐而立体,古希腊华美的柱子以及西南面有一穹隆顶的亭子显得极其典雅。59号原来是德国领事馆,建于1906年,是典型的讲求比例均衡、注重形式美的巴洛克式建筑,圆圆的楼顶在白云蓝天的衬托下,十分壮观好看。
随着英法殖民的衰败,晚期建筑则停止了对古典主义的模仿,转向外立面简洁的风格。沙面3街的原美国领事馆,外廊粗大,直通上下,没有了坡屋顶,取而代之的是现代“方盒子”。
在老房的石柱或围墙上,都有一块石碑,刻写着建筑年代和曾经的使用者。读懂了这些信息,它们就不仅仅是养眼的房子,还是不会说话的历史。
这些房龄均在百年以上的老洋房,大部分一直仍在使用。北街那座有着狼牙棒般高高的尖顶、歌特式风格的小教堂,一年到头开着门。教堂的钟声,从一百年前悠扬至今,礼拜日里还有不少信徒在此聆听天国福音。1889年修建的游泳池,至今也在使用。
不过,由于过分强调利用而疏于保护,外表看起来典雅的老房,里面却破旧不堪。除了自然老化外,更主要的威胁来自人为的因素。
在与街坊的闲聊中得知,房龄101岁的59号,一直作为公房分隔成几十间小房出租,楼内景象杂乱得像电影《72家房客》一样,给文物的保护带来很大困难。另一栋巴洛克建筑在以月租五万的价格租给了影楼使用后,被拆掉了堪称文物的“破旧”壁炉。位于沙面南街18号的法国东方汇理银行旧址,是新古典主义风格的杰作,有“沙面第一楼”的美誉。它1889年建成,距今已有近120年的历史,竟差点被租用方擅自改动结构并装修,幸亏被及时制止。
据说政府已决定要分批将老房的租户置换出去,将今天沙面的几十处文物老房子和建筑物,连同早年形成的街巷、河涌、古树一起进行一次整体改造。真希望这些老洋房能永远留住它们的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