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楚:我会慢慢变成另外一个人
2007-05-14曹红蓓
曹红蓓
旧的张楚已被时代消解,十年后再出发的,是一个全新人物
2004年,“魔岩三杰”的何勇在接受采访时曾说:“我疯了,张楚死了,窦唯成仙了。”话虽然极端,但那个时候听起来不无道理。然而现在情况不一样了,至少,张楚又要发新唱片了,而且是一张彻底的、不囿于民谣摇滚风格的新唱片。
距上一张《造飞机的工厂》,整整十年。
现在外界能听到的,只有一首《向日葵》。虽不是传说中的电子风格,但可以明显嗅出它与以往张楚作品的巨大不同。
过去张楚的音乐大部分不规律、不流畅,处处阻滞而又能以非常个人化的方式去克服,因而显出鲜明的个性。歌词则或险峻或广阔或晦涩,有永远抹不去的诗人本色。《向日葵》绝对出人意外。它旋律对称规整,流动没有任何阻滞,歌词也是。水墨画一样的轻描淡写,代替了1994年专辑《孤独的人是可耻的》中的深刻博大,也绝无1997年《造飞机的工厂》中的自言自语、不知所云。仅剩的阻滞在他的嗓音里,那种孩童的无辜和成人的复杂在一起较劲的感觉,这也是仅剩的记忆中的张楚。
“我曾找到过喜欢的文化”
“这是1994年的春天,空气中有一种富裕的气氛。每个人似乎都站在一场洪流之中,等待着来自欲望的冲击。”张培仁为《孤独的人是可耻的》写下的文案令人唏嘘。1994年,张楚在魔岩唱片旗下发表的这张专辑,一出世即成为中国摇滚乐历史上的经典。音乐中悲天悯人的情怀和回味无穷的诗意为张楚赢得了广泛的尊敬。即使今天来听,这张唱片仍旧是中国流行音乐中最具人文精神的一组作品,十多年来无人能出其右。
中国新闻周刊:那时候,那么多的同情(的情绪)从何而来?
张楚:21岁时,我开始接触“垮掉一代”的思想,这对我的影响是根源性的。因为敏感,对现代生活有很多的不满,又有表达的热情,就体现在创作里了。
我知道当时表达同情有一定的意义,有朋友唱了,他能感到愉快。
中国新闻周刊:你19岁刚到北京时,最大的愿望是什么?
张楚:寻找我自己喜欢的文化,去学习去追随。
中国新闻周刊:找到了吗?
张楚:我找到过。但后来随着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又变了。
中国新闻周刊:是什么样的文化?
张楚:是对生命比较关心的、认真的、真实的文化。张扬曾说1995年以前是北京文化最可爱的时候,这一点我非常认同。那时候经常跟何勇、中戏的施润玖等朋友一块去后海玩儿,坐在水边,评判大家都接触的文化,说的话特别单纯。
中国新闻周刊:1994年专辑里的作品都是那时候写出来的?
张楚:对。那张碟的版税有5万美金,公司预付了我10万元人民币。那时候生活是一直向前看的,创作特别自然。
中国新闻周刊:现在你自己怎么评价1994年那张经典唱片?
张楚:挺满意的,制作很精良,歌词容量很大,旋律有朴素的,也有一些技巧的,比较丰富。
中国新闻周刊:唱片成功对你的影响是什么?
张楚:生活上突然变得很无措。做完唱片第一次有记者打电话要采访我时,我挺紧张地说你干吗要采访我,就挂了。后来的很多采访要求都是这样给拒绝了。那时候做艺术的人跟媒体没有现在这样的关系,只有艺术跟结果的关系。一直到1997年,歌迷要照相签名我还都全部拒绝。那时候的价值观很单纯,如果不那么单纯我可能已经变成另外一个歌手了。
“我要不要去挣那100万?”
从1994到1997,挣扎了三年后张楚才推出了下一张唱片《造飞机的工厂》。1997年,“空气中富裕的味道”更加浓重,曾经从张楚身上散放出来的人文精神,能够照耀周遭的同情的光芒塌陷成一个黑洞。取而代之的是梦游般的喃喃自语。如李皖所说:“这是一个力量丧失的时代。人群走散了,艺术的社会作用力陡失,艺术家都退缩到内心里去了。”
时代消解的,不仅仅是一个张楚。
中国新闻周刊:现在看《造飞机的工厂》销售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张楚:自我。
中国新闻周刊::从同情收缩到自我,以你的敏感,是否那时已意识到人文精神出了问题?
张楚:对。人文精神,当它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社会里,是有效的。而当科技和经济发生很大变化时,支撑这个社会的不再是人文精神,而是人对物质的自觉理解。
中国新闻周刊:要不要继续同情,内心是否矛盾?
张楚:很大的矛盾。同情必须造成实际的效果,没有效果的东西就是不优秀的。我想我歌里的力量是被高估了,对那些普通的花钱买我音乐的人们,我帮不了他们什么。我尽量克服同情,放弃这个东西,但还是经常被它所困。
中国新闻周刊:那时候你在歌里唱“我要不要去挣那100万?”是否表示你当时确实在做一些非常实际的选择?
张楚:对。100万只是个象征,我考虑的是,你到底要不要让你的才华变成一些特别实际的利益。后来发现我周围的人都不长于此道,而这条路对我也不存在。那几年整天不知道该干什么,几个朋友还是到后海边去坐,但交谈的内容已经变成互诉烦恼。
中国新闻周刊:这种无所适从的矛盾什么时候最严重?又是什么时候结束的?
张楚:它在最严重的时候结束了。具体就是到魔岩三杰后面的一个浪潮(地下摇滚)兴起的时候。我不理解后面一个浪潮它的精神实质是什么,他们有行动,但是没有逻辑。我发现自己跟他们的隔膜,但我也肯定不会加入到商业歌曲的行列里。
中国新闻周刊:所以你选择了离开?
张楚:是的。到2000年时候,北京的文化变态,90年代主流的艺术家都找不到根源,内耗严重,我反复衡量了几个月,最后彻底失望了,觉得它什么也不能给我了。我是2000年12月31日离开的,我不能忍受在这度过新年。走时只带了我做音乐的电脑设备,书和大部分的碟都没带。
我最初接触电脑音乐是因为对后边浪潮的失望,电脑音乐可以不求人,有想法就能实现。决心离开的时候,也基于对电脑的一点点信心。
“我不会改变这个环境,改变的是我自己”
蛰伏在西安的4年,除了不时去美院的操场上踢踢球,张楚只是在听,了解国外的音乐,没有做任何新的东西。2004年,他也没有出来纪念红磡。就在“张楚死了”的声音甚嚣尘上的时候,2005年,他悄悄离开西安前往青岛,在那开始了新生。2006年,张楚返回北京舞台,在台上他仍然不知道该把手放在什么地方,像一尊烟火侵蚀的人间尤物。
中国新闻周刊:2004年,你透过媒体说希望大家把你忘了,是不是那时候已经不打算做音乐了?
张楚:是的。因为那时候对国外的音乐了解得更多,以至于绝望了。所有的东西人家六七十年代已经有很深的基础,而我们只是幼稚的学生。慑于这种强大的文化,在西安我一直不敢自己做东西。
中国新闻周刊:为什么后来又开始做了?
张楚:我的缺点跟优点,都是来自于敏感。当我发现一个环境有问题,就会选择一个好的姿势去游离,找到一个不一样的文化类型来帮助我。所以2005年我去了青岛。海边不是封闭的文化,早晨起来,玫瑰色的天空就能使我振作。在青岛我开始做一些纯电子的、实验性的东西。
中国新闻周刊:一次次的离开,是基于你反叛的本性么?
张楚:反叛也不是什么本性,是一点点积累出来的。对我的心灵来说,经历了那些,现在反而放松下来,觉得反叛的过程差不多结束了。年轻时候认为这个社会有很多错误和不好,但实际上自己还没有真正进入社会,现在是身在社会的里面,知道这个社会有很多不好、落后的东西,也有很多好的东西,但是我必须要选择好的不能选择坏的。
中国新闻周刊:怎么会有勇气重回北京?你觉得现在北京的文化好些了吗?
张楚:文化环境依然很差。可以说是一片空白,没有什么主流文化了。然而这正是一个文化重新塑造的状态,意味着又有选择的机会了。不像前几年,大家选择了同一种东西,你如果做不来,就不要做了。
我不会改变这个环境的,我改变的是我自己。
中国新闻周刊:你不再因为对国外文化的了解而高山仰止了?
张楚:过去对自己喜欢的现代文化认识不够好,理解得比较极端。虽然它对我的影响还是很严重,但现在快有另外一个东西出现了,我还不清楚它是什么,但肯定跟中国文化有关。我现在早上8点多钟起床、养花,跟大伙儿一样,生活很规律。
中国新闻周刊:所以你的音乐也变得规律了。
张楚:以前没做过主流作品,新的唱片就是想在主流市场,把中国的很朴素自在的精神和摇滚乐比较自我的东西结合一下。这两个东西如果能很好地在一起,一定很有魅力。
中国新闻周刊:你觉得朴素自在的生活在哪里?像《向日葵》里唱的,在山水之间吗?
张楚:不一定,呆在房间里就可以自在。每当我把房间打扫干净,坐下来喝茶、看书,想一些简单的,自己能回答的问题,就觉得自在。
中国新闻周刊:你放弃做人文精神方面的努力了吗?
张楚:放弃了。我觉得在舞台上鼓吹人文精神,跟大骗子一样,很可怕。2006年广州新年音乐节,我唱了一些旧歌,观众的反应太夸张了,让我觉得一定是自己错了。幸亏那天天气很冷,紧张得忘了想。
中国新闻周刊:你还追求力量的表达吗?
张楚:我追求,但力量已经变了。我要的是那种贴近平常心,又比生活高一点的中
国文化的力量。这种力量不像年轻时那么冲,但它持之以恒。就像一个年轻人长大以后变成了另外一个人。我会慢慢变成另外一个人的。现在,我就知道我已经变了,而且变得不一定要别人知道我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