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信十则
2007-05-14王丽等
王 丽等
对问责制严重说NO有三:
a、可能由于适应期较长,官员的调动和罢免会非常频繁,政府工作量加大,人事部门有意见。
b、咱们的官儿,局长以上一般身子都比较娇贵,善喝茶讲话做报告。戴上“问责”的紧箍咒以后难免考察调研事必躬亲。累坏了谁咱不心疼?做官这么累,挫伤后备力量的积极性。
c、老百姓把手掌都拍肿了,都没人干活了,严重影响国民GDP。
(读2007年9月[上]《如何消除干部的“麻木不仁”》)
王丽(河南)
我们企业工人像极了任人控制的驴,老总让加班就加,没有节假日,没有加班费,没有人站出来反抗,也没有人辞职,被人奴役一旦成了一种习惯,就再也开创不出自己的新天地了。
(读2007年9月[上]《驴》)
韩相君(山东)
早晨挤公交车,年轻力壮四肢健全的运用十八般武艺摸爬滚打都挤上去了。剩下老弱病残妇女儿童待挤车大战结束后方才偎上车来,没座了,站着吧。座位上的,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没人让座啊,凭什么我让?况且不让座又不违法,便也心安理得地看窗外风景了。这是我们每天早晨都经历的,今天早晨也一样……
(读2007年9月[上]《位子》)
张涛(陕西)
“施恩图报者”有点期望和要求的心态可以理解。但心中总期望得到点什么,以为种一棵树就得收获一片森林,一则累心,二则可能伤心。至于死缠滥打地追着受恩者讨点什么,那就只能是恶心了。爱的确要有颗平常心。
(读2007年10月[上]《爱要有颗平常心》)
郭立民(广东)
在应试教育的今天,太看重学生的学习成绩。殊不知,那只是表面的。真正意义上的内涵还得靠阅读积累。很多同学告诉我,有很多书都是在上大学这几年才看的。很多教授抱怨说我们的阅读面窄,可是,这怪谁呢?
(读2007年10月[上]《要读书,请病假……》)
江小舒(广东)
奇迹可以彰显文化,但奇迹不一定靠选票选出来,以狭隘的民族观念选出的契机,正是文化虚弱的表现。真正的文化更多地体现在那些微不足道的文化痕迹中,而不是那些人造的“奇迹”上。
(读2007年9月[上]《文化存量比参选“奇迹”更紧要》)
何苦(辽宁)
是啊,谁能在胎儿的时候就知道自己未来的命运呢。当今,看病难,上学难,买房难,作为独生子女使得我们从小在孤独中长大,没有背景为人处事举步维艰……如果,如果我可以选择晚些来这个世界,那有多好。
(读2007年10月[上]《一个胎儿写给未来家庭的信》)
曹源(黑龙江)
在一个越是文化虚弱的时代,越是要把一切贴上“文化”的标签,铺天盖地而来的各种“讲堂”便是例证。各种与文化搭界不搭界的行为,也假借“讲堂”明目壮胆。而真正关切人生、社会的讲堂却凤毛麟角。越是这种虚假讲堂的繁荣,越是证明了文化的荒凉。我觉得,在听科学课、民主课之外,还应该加上一个人生课。
(读2007年9月[上]《去讲堂,听什么?》)
刘国燕(江苏)
我们的社会本身还存在一些“心理疾病”,这些“疾病”会投射到个体本来正常的心里,然后因相互作用而放大,几乎各行各业的人都有心病,仅仅培育心理行业只是皮毛,心理医生也会得心理病。
(读2007年9月[上]《心理疾患》)
贾文伟(山西)
蜘蛛感叹过后,发现尚未解决温饱问题,可一掏钱包,竟空空如也,回到学校又听说自己学分太少逃课太多无法毕业,接着父母也哭着来求自己不要这样,女友要求分手。蜘蛛又感叹:成天上网后果不堪设想啊!
(读2007年10月[上]《生存寓言》)
刘忠(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