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与农民失语
2007-05-14洪巧俊
洪巧俊
叶敬忠终于说出了真心话:“农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和最终受益者,却在这场关乎自己家乡建设和自身利益的新农村建设中集体失语了。”我想,这句话也是农民最想说的。
要说出这句话不容易,要有底气。如果叶敬忠没有半年的深入农村走访,手中掌握了大量的资料,他就没有这样的底气敢说。伟人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叶敬忠还说,如果几个月前有人问他“新农村”是什么,他可能会和很多人一样,马上就能给出答案,而且看起来会非常恰当。可是,现在他不敢了。为什么不敢?因为“农民视角的新农村建设研究”课题组从2006年2月开始,历时八个月,走访了江苏、湖南、河北和甘肃四地,共收回农民的有效问卷四百八十份,这让课题组组长叶敬忠对新农村建设有了和其他学者不同的观点。那些专家关于新农村的描述其实和农民、农村的情况相距甚远。社会主义新农村到底应该是什么样子?农民才最有发言权(2006年11月 22日《中国青年报》)。
有一句话农民说得很经典:“让农民住别墅,牛也住别墅?”建设自己的家乡、建设自己的家,按理农民最有发言权,从理论的角度来说,他们应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但是这个主体却难以发出声音。因为专家学者和政府官员成了他们建设家乡的“代言人”。是这些强势的声音把他们的声音淹没了。“当前的现状是,丧失话语权的农民不可能真正参与新农村建设,没有农民声音的新农村建设也必定是纸上谈兵。”“不管是研究人员还是决策层都有必要知道,农民是如何理解新农村建设的,他们面临着什么困难,在新农村建设中他们的期望和真正需求是什么。”叶敬忠的这个忠告值得深思,这在实践中已经显露出某些端倪。我们总不能老是“好心办坏事”。
住着“豪宅”却愁米下锅,是建设新农村的怪胎。这事说起来似乎是天方夜谭,但这确是发生在我们生活中真真实实的事情。西安北郊麻家什字村二百四十二名农民盖起了“豪宅”,但不少村民却因没有后续产业从此断了生路,有的村民守着“豪宅”开始为米面发愁。姚芳香住上了上下两层新房,由于把钱用在建房和治病上,钱花光了,迫于生计,带着辍学的孩子挖野菜。这是《中国青年报》对福建漳州市西坑村最著名的别墅群落的描写:果树、竹林掩映中的别墅群格外醒目,四十多幢黄白相间的小别墅排列整齐,大理石柱、绿化草地、停车场、升旗台……乍一看,颇像一个旅游度假之地。这样好的环境为什么没有给村民带来幸福的生活?原因是村民们背着沉重的债务,这四十三户老实巴交的农民光欠漳州市平和县阪仔镇农村信用社的钱就达八十多万元(2006年2月14日《中国青年报》),沉重的债务压得他们抬不起头来。广东省英德市高塘新村的四十二户农民就更是“爽死外母哭死女”。为建英德市“第一个别墅式农民新村”,村民负下一百六十万元的建房债(《北京晨报》)。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当乡干部要这些农民还款时,他们并不积极,乡干部说:“我们帮你们建了新房,你们应主动还款。”一老农反问:“当初你们帮我们建新房,问过我们吗?”
“农民视角的新农村建设研究”课题组调查问卷中的两组数字显示,农民认为新农村建设最重要的:生产发展46%、生活宽裕34%、管理民主8%、村容整洁6.3%、乡风文明4.7%;农民最关注的生活问题数据表明依次是:收入增加、教育条件的改善、就医条件的改善,然后才是居住环境的改善。应该说这些数据表明了农民最希望什么样的新农村了。
建设新农村,执政者必须倾听农民的声音,加强农民对公共决策的参与,放大农民兄弟们的声音,绝不能让他们集体失语。
原载2007年第1期《人民文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