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文人进内地
2007-04-29陈良榕
陈良榕
近两年,在内地电视频频亮相的台湾明星,除了周杰伦、大小S,还会出现正经八百讲着《易经》的傅佩荣教授。不用搞花边八卦,在北京,赖声川的最新公演一样被记者追逐,天天在媒体曝光……
台湾“西进”第三波
候鸟般穿梭两岸的台湾人,除了穿着皱巴巴的西装,总在机场拖着行李匆匆前行的“台商”,现在多了一些抢眼的新面孔。
例如,一头红发,作风前卫,却总爱称自己“老太婆”的艺评家、实践大学教授陆蓉之。她从2004年开始,在上海当代艺术馆策划多项特展,最新的“入境中国美学”便结合了台湾、内地和香港艺术家的作品。她因此每个月往返于台北、上海,“薪水都花在机票上了”。
晚间7点,上海电视台的频道,台大哲学系教授傅佩荣出现在屏幕上,对着不断插科打诨的主持人,正色讲解《易经》。11月底,他登上中央电视台的热门节目“百家论坛”,对数千万收视户讲儒家哲学。
北京城郊,解放军歌剧院,黄磊等内地硬底子演员正排练表演工作坊的经典名剧《暗恋桃花源》,赖声川、丁乃竺以及女儿一家人在旁专注看着。“第二次(排演)就脱稿了,这是很少见的。”丁乃竺对内地演员的专业大为赞叹。
虽然缺乏量化数据统计,但台湾文化界不少人都明显察觉,文化人西进的趋势已隐然成形,成为继上个世纪90年代的制造业西进,2000年前后的服务业西进,台湾第三波西进的热潮。
以周杰伦为首的台湾流行音乐,多年来一直风靡内地青少年。而这一波西进的文化人,从事的行业更精致、更“小众”,他们是画家、艺术经营者、画廊、杂志总编辑、哲学家……
北京这边独好
即将改头换面的北京,对台湾艺术界人才造就空前吸引力。
赖声川几年前曾在北京经营剧场却匆匆撤出,这回不但鼓足劲将《暗恋桃花源》在北京、上海公演,甚至也提到重回北京输出“台湾经验”的可能。“总和来讲,环境比几年成熟多了。”赖声川说。表演场地的改善便是一例,几年前内地表演场地难求,要排定档期的难度甚高,但现在已大为改善。例如,排演的解放军歌剧院是去年落成的全新场地,品质让赖声川称赞不已。
不让人意外,这也是北京奥运前众多建设的一环。北京市在2006年初敲定,未来的城市发展重点为“文化创意产业”,不但要开发大块文化园区,引进迪斯尼等世界企业,还要在全北京设置100个艺术小区。
北京城郊的中央美术学院校园,2006年初离开台北的当代艺术馆前馆长谢素贞,正带着访客参观一处嘈杂的工地。如同裸露鲸鱼肋骨的巨大屋梁已见雏形,2007年完工后将是造型前卫的美术馆,这是日本建筑大师矶琦新的最新作品。而谢素贞,将成为第一任常务副馆长,担任实际运作的角色。
离中央美院10分钟车程,就是近年声名远播、被看好未来媲美纽约苏活区的798艺术特区。这里曾是片宽阔的兵工厂,现在已遍布工作室、画廊,包括世界知名的比利时尤伦斯艺术基金会。“798”有个野性的成长历程,一开始只是一群前卫艺术家,住进这个冷清的老工业区,艺术家愈聚愈多后,声势便如野火燎原一般。美国《时代》、《新闻周刊》、《Fortune》都拿“798”大做文章,他们不约而同地都强调是“798”让北京变“酷”了。
五间来自台湾的画廊,已经在最近一年内先后进驻“798”。“帝门”率先在2005年租下一个老仓库改装成画廊,因为当时“798”将被拆迁的传闻不绝,让“北京帝门”负责人张志成饱受同业讪笑。但现在同业对他的眼光已改为羡慕,因为“798”不拆了。现在政府的规划小组已进入园区,将由德国专家设计改建成为完整的艺术园区。“北京帝门”开幕时涌进上千宾客,盛况让张志成一直难以忘怀。
扮演中西桥梁
旅居上海的画家郑在东是公认在内地发展最成功的台湾创作者。他是极少数作品能列入今年春天纽约索斯比拍卖会的台湾青壮艺术家,与前辈朱铭并列。
内地画坛何以对这个台湾画家情有独钟?有评论家认为,当今内地年轻一辈的当代艺术画家,多以强烈的个人风格,或政治反讽为主,隐隐以欧美口味马首是瞻,非常缺郑在东这种对中国传统艺术有非常深的领会,然后又对当代国际艺术有品味的画家。这也是中国艺术界少数精英的梦想:他们不希望再跟着西方的眼光走,希望在建筑、绘画等方面,走出自己的路,诞生自己的宗师,像日本的安藤忠雄、三宅一生,能回到传统,却又超出传统。
呼应这种寻根的集体心理,还有在内地风起云涌的“国学热”。擅长以浅白语言诠释哲学的傅佩荣,正是“国学热”的最大受益者。他花费数年时间,饱读百家注释,将中国五大经典《伦语》、《孟子》、《老子》、《庄子》、《易经》全部白话化,这是他毕生学术精华,而书出版不久,便翻成简体字在内地热卖。和郑在东一样,傅佩荣也弥补了内地国学界的一块空白。拥有耶鲁大学哲学博士学位的傅佩荣认为,他与内地学者的不同,在于他以西方的方法论来重新理解中国经典,“这背景让我的研究比较有系统”。
全球瞩目的大舞台
现在的中国内地,政府力推文化建设,民间活力释放,忧国之士汲汲于传统寻根,种种迹象都让台湾文化人很有熟悉感。“就像是我们文建会刚创的时候。”近几年客居北京,致力保存“中国传统文化基因库”的《汉声杂志》发行人黄永松说。
那是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台湾的经济正起飞,“兴于百业之后,衰于百业之前”的文化事业开始受重视,各县市都在兴建文化中心,《汉声》、云门舞集、表演工作坊接连创立,今日的台湾文化人都在当时崭露头角。
但有一点大不同,在今日世界各国都掀起中国热,能在北京、上海的大舞台发光,很容易受到全球瞩目。《汉声》2004年前才开始在内地正式出版,《山西面食》一书刚出,便迅速在西班牙的国际烹饪图书节得到大奖,2006年5月,《汉声》还被选人美国《时代》杂志“亚洲之最”专辑,被誉为“中国艺术文化的圣经”。“这里国际比较看重,有这里的威力啊!”黄永松也不禁感叹。
不少在内地的台湾文化人都有类似感叹,在台湾的多年耕耘,还不如在内地一两年得到的国际曝光,有人因此庆幸找到事业第二春。
“以内地为基地,走向世界”是不少台商的未了心愿,或许在台湾累积多年能量的文化人,能够成功从内地走向世界。
编辑:王克峰
电子信箱:kefeng199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