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健康快乐的名义

2007-04-29

心理与健康 2007年2期
关键词:快节奏生活工作

肖 东

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显示,全球每年有190万人因劳累猝死,每百人中就有40人患上“时间疾病”。快节奏的生活成为生存必须适应的模式,在人们的心里,对脚步不再匆忙、生活舒缓安逸的渴望已如“山花般灿烂”。所以,“慢生活”的概念一出现,便迅速传遍全球。

“慢生活”——健康的需要

在日本,公司员工在工作吃饭睡觉之外,参加运动的人仅占员工人数的53%,也就是说有47%的人从来不运动。因工作压力过大而死亡的人数占世界第一。

在中国,每天像被鞭子赶着一样来去匆匆的人更不在少数,这些人身忙,心更忙,健康就在这样的“忙”中被剥夺了。

雅虎中国网站曾在北京、上海、重庆等重点城市进行了一个参与者达30万人的上班人生活状况调查。结果显示,目前上班族最期望的休闲方式是和家人相处、和朋友聚会、读书看报、看演出展览和健身。调查同时显示,84%的白领意识到了健康的重要,但只有24%的人能够有时间定期锻炼。

“慢生活”最早是在1986年由讲究慢吃的意大利人发起的,开始只是为了抵制席卷而来的美式快餐,保护当地食品,后来发展成一种“慢生活”:“放下速度,重新发现新的可能 ”。近来香港也有团体开始提倡“慢餐”文化,让忙碌的人们开始反思自己的生活。现在,这种“慢文化”已经让45个国家“受染”,成为一股越来越强大的国际风尚。

“慢生活”的概念如今正在不断延伸,去年深圳曾出现以“慢城市”概念招徕大型楼盘。据说,人口只有1.5万的意大利小城布拉成为慢城市运动的先锋。在那里,有更多的空间供人们散步,有更多的绿地供人们休闲娱乐,拆除不美观的广告牌和霓虹灯,人们以时速20公里的速度驾驶汽车。为了保住“慢城市”的称号,它们还必须定期接受监督员的检查。

除了“慢城市”外,还有“放慢时间协会”。他们的口号是:“为每个人创造时间,每个人都有时间。”据说,目前该组织已经在全世界拥有700多个加盟伙伴。

应运而生的还有“慢学校”,这些学校提倡没有竞争的教学方式,给学生更多的自由时间,反对填鸭式教学,提倡建立一个新的教学体系,授课时间灵活,并根据学生的需要设置课程。

“慢生活”,给匆匆过往的生命刹刹车

有这样一则寓言:一只小老鼠在路上拼命奔跑。乌鸦问它:“你为啥跑得那么急?歇歇吧。”

“我不能停,我要看看这条道的尽头是个啥模样。”小老鼠回答,继续奔跑着。一会儿,乌龟问:“你为啥跑得这么急?晒晒太阳吧。”小老鼠依旧回答,“不行,我急着去路的尽头,看看那里是啥模样。”

一路上,问答反复。小老鼠从来没有停歇过,一心想达到终点。直到有一天,它猛然撞到了路尽头的一棵大树桩,停了下来。

“原来路的尽头就是这棵树桩啊!”小老鼠叹道。令它懊丧的是,它发现此时的自己已经老得跑不动了:“早知这样,该好好欣赏沿途的风景,多美啊……”

沉浸在快节奏中的都市上班族,他们正像小老鼠一样:为了不迟到,他们步履匆匆;为了赶时间,他们狼吞虎咽;为了不错过客户和老板的召唤,他们让手机24小时开着;为了提升自己,进速成班充电;为了工作,他们把儿女情怀抛在一边……他们每天都在跟时间赛跑,脑子里只有一个声音“快一点儿,再快一点儿”。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约翰·列侬说:“当我们正在为生活疲于奔命的时候,生活已经离我们而去。”无休无止的快节奏生活给予我们物质回报的同时,也带来了心灵的焦灼、精神的疲惫、职业的枯竭以及健康的每况愈下,这些“和时间赛跑的人”终于发现,眼前的“快”已使自己迷失了生活方向,使自己离健康的生活和生命的本质越来越远,于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开始在他们中间流行——这就是“弃快从慢”。

有的人开始静下心来读书;有的人开始恢复曾被“快节奏”赶走的午茶或午休时间;开始推掉一些可有可无的应酬;开始把周末留给自己与家人……其实,“慢”是一种态度,一种生活方式,一种能力——慢慢运动、慢慢吃、慢慢读、慢慢思考……所有这些“慢生活”与个人资产的多少并没有太大关系,只需要有平静与从容的心态。当盲目的大多数被不断加码的“快”催眠的时候,少数清醒者保持着快乐人生的能力,这是一种明确的方向感、超然的定力、聪明且游刃有余的能力。

德国著名的时间研究专家塞维特在评价“慢生活”时说,与其说这是一场运动,不如说是人们对现代生活的反思。快节奏的生活就像鞭子一样抽打着人们不断向前,因此,“慢生活”有点儿“物极必反”的道理,其本质是对健康、对生活的珍视。

根据欧洲健康协会的调查,忧郁症已经成为继癌症和心血管病之后的第三大疾病,并且发病年龄在不断下降。长期生活在紧张之中、没有人可以倾诉、生活不规律且节奏太快均可能导致抑郁。人一旦慢下来,才能有更多的时间品味生活,释放压力。

心理学家瓦格纳·林克指出,压力会导致人体产生大两的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它们通过动脉传遍全身,使感觉系统、神经系统、免疫系统、肌肉等出现紧张反应。时间一长,就会出现失眠、健忘、噩梦、焦虑、失误等现象。医学专家指出,慢下来,带来的是压力的降低、神经和内分泌系统的恢复,同时还能避免体能的过分消耗。

坚持慢,能让身体的运转更正常。很多平常忙碌的人在度假的时候病倒;有些人工作时没事,退休之后反而突发心肌梗死。林克指出,如果一个人长期处于紧张中,身体就会习惯于这种状态。一旦紧张因素消失,对身体来说就是一种反常现象,肾上腺素大量减少,使器官失控,导致各种疾病。“慢一族”倡导在生活中有机会就慢下来,正是一种循序渐进地改善生活、促进健康的好办法。

慢,从这里开始

慢,从吃饭开始。“慢生活”支持者们反对快餐,认为应该在轻松的环境下吃精心烹制的食品,不接听手机,不查看掌上电脑的信息。意大利的“慢一族”喜欢每天花两个小时来吃午餐;法国的“慢人”们更是每天三顿饭都精雕细镂,法式大餐该有的程序一个都不能少;有些美国人还在自家院子里种菜,从头到尾享受食物带来的乐趣。专家在分析日本冲绳居民长寿的原因时,也将这种饮食方式看成是主要原因之一。

专家认为,用餐时间若没有超过20分钟,脑部不会发出饱足信号,很容易吃过量,导致肥胖。反之,慢餐则具有预防口腔疾病、增加营养吸收、增加食欲、利于减肥、面部美容、预防癌症等作用。人们应争取每一口咀嚼30次以上,因为咀嚼时间越久,饭后的能量消耗就越高。

慢,从工作开始。慢并不是指在工作上的懒惰和效率降低,而是提倡

不要将工作带到家中,尽量不加班,杜绝周末查看电子信箱、打工作电话。

慢,从运动开始。健康专家说:慢式运动提高生活品质。那种形式上的慢速度、慢动作所带来的是内心加速度的放缓。如今,无论是在忙碌的美国还是浪漫的澳洲,一种“每天一万步”的健身方法相当流行。医学研究表明,每天步行一小时以上的男子,心脏局部缺血症的发病率比很少参加运动的人低四倍。每天坚持“健步走”,可以增强人体的心肺功能、增加骨头和肌肉的力昂、解除紧张、控制体重等等。

慢,从读书开始。“一目十行”是大忌,美国的“慢一族”提倡放慢阅读速度。他们认为,“细嚼慢咽”地读书可以完全沉浸在书籍的氛围中,给予细节更多的关注,这样做不仅阅读效果好,也能够带来更多心灵上的愉悦。

人们的不同感受

慢读书孟女士高校在读博士生

身处高校,最能感觉到信息社会里知识爆炸的惊人速度,新知识、新发明和新技能的出现几乎就是一个转身的工夫,很多知识还没来得及学就过时了。置身其中,自己也曾非常羡慕那些一目十行、能把大段大段的知识往肚子里吞的高手。但是在追赶知识脚步的过程中。我渐渐发现慢读书不一定就读得少,对经典看得仔细,领悟得深刻,胜于草草读10本平庸的著作。特别是在繁忙的生活中偷出一点点闲暇,细细读上一两段文字,慢慢咀嚼,感觉又多了一分平静和美丽。现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有晕头转向的感觉,我们可能无力放慢我们的步伐,但是却可以给我们的心灵一个散步的空间。如果在读书时还匆匆而过,那我们去哪里寻找自由的空间呢?

慢餐饮晓静私营业主

以前看过一部片子,在外企做设计师的女主角每天总是不厌其烦地早早起床,精心准备中午的便当,在午间开车到视野开阔的绿茵机场外吃午饭。她有一句话让我记忆犹新:“食物是人生的一部分,怎么能对此毫无要求?”我对食物的热情,不比对顾客少。尽管自己的生意很忙,但是不管回去多晚,都会精心熬好一锅粤式靓汤,好好滋补一下自己劳累了一天的身体。对于女性来说,能熬一手地道的粤式老汤可是滋补容颜的高招!在很多北方人看来,我们两广人有点精雕细琢的味道,但是对食物和菜式的追求,是我们享受生活的方式之一啊!

慢休闲小睿企业文秘

今年刚踏过26岁,忽然就觉得自己不像二十出头时那么又蹦又跳,又呼又叫了!只想好好整理工作和生活,让自己过得更从容更淡然些。有假期的时候总喜欢约上几个闺中密友到一些有情调的茶艺馆或咖啡馆谈谈心事,或敷上面膜躺在椅子上看看小时候和爸爸妈妈在一起的照片和录像,这些对我来说都是一个不错的放松方式。上个礼拜和老爸一起到近郊钓鱼,呆呆坐了一下午也没有鱼儿上钩,回去时还是在超市买了一条鱼当做战利品给妈妈下厨,感觉好像又回到了调皮温馨的儿时。小时候去钓鱼,爸爸总是对我这个黄毛丫头说:“小孩子要学会耐心!”现在想想,不仅钓鱼如此,生活也如此。别太急,耐心地,慢慢地,也许会看到不少被忽略的亮丽风景啊!

慢运动燕欣外贸公司职员

说真的,我挺向往那些强度比较大的运动,比如说短跑、马拉松什么的。感觉特别酷,特有年轻人的动感。不过由于自己工作实在太忙,一天下来报表、汇率搞得头晕脑胀、腰酸背痛,再进行这些高强度的运动实在是吃不消。在朋友的建议下,我选择了瑜伽这种“慢运动”,它舒缓的节奏、流畅的动作不仅能消除身体上的疲劳,还能舒缓心理上的压力,感觉真的很不错。人总是要有一个舒缓神经的时刻,不然就会积劳成疾。我觉得,只有在运动的时候,人才会完全投入其中。专家们也说,坚持适度舒缓的运动,比断断续续的猛烈运动对人体更有益。对于业务繁忙的上班一族来说,我坚决向他们推荐“慢运动”!

慢工作玉巍在家办公者

半年前我把办公室从公司搬到了家里,正式加入了SOHO一族!以前身边就有一些朋友是自由职业者,像自由撰稿人、平面设计师、艺术家等,心里虽然羡慕他们的自由自在,但总是觉得收入不够稳定,心里有些犹豫。近两年来通讯技术越来越发达,电脑、传真机、打印机等办公设备在家里也能装得起,我觉得大部分业务在家里就能完成,而且还能节省来回奔波的时间和精力,做起事来充满效率。在和老板协商后试行了两个月,效果不错,所以就一直这样做下来了。在我看来,这代表了一种更为自由、开放、弹性的工作方式。摆脱了公司里折腾人的打卡制度、繁忙无序的电话声、上司不耐烦的催促和同事们紧张的面孔,目前尽管还要为工作和业务拼搏,但是发觉努力工作也是一件很愉快的事。很多看来很苦的事情慢下来欣赏,感觉也是挺美的。

你会选择“慢生活”吗?

【赞成派】

享受生活,未必要等你挣够了几百万。放慢节奏,也许损失了金钱,但却丰富了生命,为什么不呢?太过实际的人,永远只会被生活所累,却看不见生活中最精彩、动人的部分。慢下来,细品人生滋味,咀嚼生活点滴,何其简约和透彻!

——公务员珠珠

慢一点,人生会少很多遗憾

在追逐利益、实现价值的过程中,很多人的生活的确是慢不下来,往往为此错过了许多更为宝贵的东西。比如对父母的尽孝,对子女、爱人的陪伴与关照……我们经常看到一些成功人士谈到这些时,黯然神伤或默然落泪,其为亲情、家庭而背负的内疚感往往成为永远的痛。是不是成功就一定要把自己弄得那么紧张呢?其实不然,每个人的生活都可以适当地慢一点,多留一些私人时间去享受生活的乐趣,人生才会少很多遗憾。

——教师李女士

【反对派】

慢下来就有危机感

“慢生活”在我看来,就是在快节奏的城市享受乡村般的生活方式。这看似不难,但真要做起来又不太容易。就拿我自己来说,每天的工作是如此忙碌,下班后有些可有可无的应酬当然可以推掉,但为了自己的工作前途着想,又得拾起书本来“充电”。慢下来马上就会有一种危机感,有种很快要被社会淘汰的感觉。所以,“慢生活”虽然令人向往,但要实现起来真的不容易。

——公司职员小吴

除非赚了足够的钱,不然谁敢这么洒脱

我每天都被没完没了的业务、应酬忙得焦头烂额,有时真想放下工作美美地睡上几天,但这却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偶尔因为忙其他的事没去上班,手机就会响个不停,第二天办公桌上更是积压着厚厚的文件,一天忙得缓不过气来。如果真能过上悠闲的“慢生活”,那真是太好了,可以充分地爱我所爱、乐我所乐。可是,在生活的重压下,面临职场上激烈的竞争,谁又能洒脱地放下工作去享受休

闲的生活呢?除非已经赚到了足够多的钱,能保证下半辈子不为生计发愁,可以早点儿退休。

——营销经理方先生

【中立派】

关键在内心调节

生活节奏的快慢与个人的幸福感受不能简单挂钩,关键是个人的心理调节和生活追求。有人在快节奏和忙碌中享受到生活的乐趣,也有人虽然日子慢运转,但内心世界充满焦虑和不安。休闲,不取决于生活节奏的快慢,更多是个人的感受和内心的调整。

——公司职员林小姐

“慢生活”需要有物质基础

“慢生活”也得有足够的资本才行啊,“家底”要足够厚,起码生活无虞。如果居无房、行无车,看人家都在忙着挣钱,自己哪有心思四平八稳“慢悠悠”地生活啊。“快”和“慢”都是一种生活方式,说到底还要看自己适合不适合。

——平面设计员小方

【专家说法】

中国目前还不具备普遍实现“慢生活”的经济和社会条件,富兰克林的“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金钱”对绝大部分中国人来说还是至理名言。但是,“慢生活”的价值理念可以贯彻到人们的理念中去。你不能实现“慢生活”,但却可以实现慢节奏、慢速度、慢心态。在这“三慢”中,最重要的是“慢心态”在。

——心理学教授吴刚

为“慢”支招

人在职场,身不由己,也许你无法完全享受到理想的“慢生活”,但至少可以通过一些小招数变快为慢,缓解一下因为快节奏生活给你带来的压力与焦虑——

1.对那些习惯于手机一响就忙不迭地接听的人,建议你克制自己对手机的过度依赖,尝试让手机铃声响至少3声或10秒钟之后,再接听。这样可以令接听手机前不自觉的紧张感稍稍放缓。

2.能爬楼,就不要坐电梯;能走路,就别乘车,这样不但有利于你的身体健康,也可以让你避免由于空间的狭小所造成的窒息感和压迫感。

3.一早醒来的你,有没有通过立刻抽烟或者猛喝咖啡等刺激的方法来让自己尽快清醒?马上停止这种做法吧,否则人为造成的亢奋状态会令神经更加紧张,还是尽量让自己自然清醒过来为好。

4.睡前聆听慢节奏音乐——睡个不慌不忙的觉。

5.渐渐减少食用速食食品的频率,因为它们会让你不自觉地加快用餐速度,不加喘息地重新投入工作。

6.快节奏的生活会影响到人的睡眠质量,所以睡前就不要再让工作打扰你了,应该尽可能地让自己放松,做一些与工作无关的事情。

7.废寝忘食的网虫和整天坐在电脑前的白领,显示屏的刺激和大量的信息是不是已经把你脑子塞满了,把你的神经绷紧了?建议你赶快改变自己和电脑的亲密接触,尽量减少上网的频率和时间,在电脑前连续工作娱乐的时间最好不要超出两小时。

8.永远都乱糟糟的工作台是容易焦虑征兆之一,有几个人能够在这样无序的环境里理清自己的思绪呢?所以,快快将自己的办公桌整理干净吧,你会发现,整洁的环境能帮助你克服焦虑,事半功倍。

9.工作太紧张,日程安排太满,急着加班赶进度吗?其实,这样的快节奏并不一定对完成烦琐的任务有利,过于拥挤的安排会使你高度紧张,继而产生焦虑烦躁情绪。试着把长时间的工作分割成段,每隔两个小时就休息10分钟,松弛一下紧张的神经。

猜你喜欢

快节奏生活工作
走街串巷
跟我一起……
松弛
不工作,爽飞了?
漫生活?阅快乐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选工作
眼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