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的使命:给学生丰富的人生经历

2007-04-24王厥轩

人民教育 2007年5期
关键词:经历家长学校

王厥轩

我国的学生,存在“一个长处、三个不足”:

其长处是: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比较扎实。我参加过许多国际会议,各国不少教育专家都公认,中国的学生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打得很扎实。

其短处是:一是学生的知识面比较狭窄,缺乏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融会贯通,特别是到了初三、高三之后,学生整个是围绕语数外以及与中考、高考相关的学科反复训练。本来,读书、训练的根本目标是“举一反三”,但现在的实际状况却是“举三反一”、“举十反一”。有些学生虽然能做到一看题目,就知道答案是什么。但一旦题目稍有变化,或遇到自己没做过的就做不来了。

二是学生缺乏自己可以支配的时间与空间。到了学校,学生的时间全被老师占满了。通过在学校学习,学生对课本、教师、校长和专家等“权威”普遍产生尊崇之情,却严重欠缺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回到家,学生的时间与空间又给家长占满了。除了完成学校布置的大量的作业外,家长又给孩子布置“一课一练”。这“一课一练”整个地把学校教学秩序和家庭氛围打垮了,把聪明的孩子变傻了。对于一个无法支配自己时间与空间的学生而言,创新只能是一种奢望。

三是我们的学生在“硬”的方面很厉害,即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很扎实,而在“软”的方面却比较薄弱,比如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自信心、积极的情感体验、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等等。我经常与教师商量,什么时候我们的学生在“软”的方面也很厉害了,那么中国的教育质量才是很高的。到那个时候,也可以说是真正实施了素质教育。

其实,“一个长处、三个不足”还可以解释一个问题:中国的学生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很扎实,可为什么拿不到诺贝尔奖?为什么各行各业都紧缺人才,尤其是创新人才?我的分析是:现行教育太注重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往往是用15岁的年龄标准给13岁的孩子打基础,用18岁的年龄标准来给15岁的孩子打基础,用21岁的年龄标准来给18岁的孩子打基础。到了大学毕业真正应该发力的时候,却因为知识面的狭窄、创新能力的缺失以及“软”素质的薄弱,导致学生缺乏后劲。倘若我们把学生人生成长比作一次“马拉松”的话,中国的学生前半程跑得太快,往往用跑400米的速度跑“马拉松”;而到了后半程真正应该发力的时候,我们的学生却跑不动了。

培养学生的发展“后劲”,教育能做些什么?我们提出,要在教育中给学生提供五种学习经历:一是品德形成和人格发展的经历;二是潜能开发和认知发展的经历;三是体育与健身的经历;四是艺术修养和发展的经历;五是社会实践的经历。

这五种经历,涵盖了学生德智体美和社会实践的方方面面。丰富学生的人生经历,尤其是在情感、态度、价值观领域加强对学生的熏陶与感染,对学生的成长非常重要。设想一下,倘若一个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在“盐碱地”生长成的话,怎么能报效祖国?

但在现行教育中,无论学校、社区还是家庭,对于培养学生的经历,仍存在着许多不足与误区,比较多地看重学生的成绩与分数,而较少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较少按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实施素质教育。

一是对学生品行的培养。品行对一个人的影响是长久的,每时每刻都起着作用。一个人一辈子做事,本质上是做人,也就是品行在起着作用。让孩子从小养成诚实、惜时、守信、文明、礼貌等品行,成为一个有正义感、责任心、团队精神,能慎独自律,能知耻自止的人,在任何国家任何时代都是最需要的。

但分析现在的情形,从学校教育来看,现在的学生国家意识淡薄,而一个国家意识淡薄的学生,很难处理好国家、集体、个人三者的关系;处理不好这三者关系,就很难践行“八荣八耻”。从家庭教育来看,现在多数家庭是独生子女,家长把孩子的智力摆在第一位,把孩子能否取得好成绩作为家庭教育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为达到目的,家长对孩子物质上有求必应,而精神上不关痛痒,造成独生子女物质上“营养过剩”,而在心理、品行上“营养不良”。现在学生身上发生的许多事情,大多可以从学生心理和情感方面找到答案。

二是对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培养。好奇心和求知欲是思维领域和情感领域十分宝贵的品质。苏霍姆林斯基曾提出:“学生的心灵深处都存在着使自己成为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愿望。”但現在学校教育的现状是:小学低年级的学生,他们在上课时不停地追问“为什么”,踊跃举手发言;而随着年级的升高,越来越多的学生变得消极,缺乏进取;到了高年级,学生的举手率急剧下降———这种随着年级升高,学生的好奇心却逐渐减弱的群体表现,值得教育工作者深思。

在培养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方面,教师和家长都要改变原先的行为。教师要鼓励学生向自己“开炮”,多问“为什么”,学生回答问题的思路和自己讲课的思路不一样,教师要感到高兴;家长也要培养孩子多问“为什么”,在节假日或双休日,多带孩子到博物馆、展览馆、美术馆去,让他(她)不停地问“为什么”。倘若我们的家长有意识地注意好奇心与求知欲的培养,那么这个孩子的成长,在许多方面都会变得健康和充满阳光,性格也会变得更加开朗。

三是对学习习惯的培养。学校和家庭都要注意从小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比如,从小让孩子学会预复习;当天作业当天完成;在课堂上,敢于提问、敢于质疑;平时经常与自己的伙伴交流学习心得;一周学完了,能够对学过的知识进行梳理,等等。我一直以为,学习习惯比成绩分数重要得多。养成学习习惯,就好像做广播体操一样,音乐一起,就能习惯性地按照节拍做操。一旦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那他今后的工作思路、工作效率都是极高的。而现在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都忽略了这一环节,教师比较多地关心学生作业是否做了,而较少关心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养成;家长也较多地关心孩子的“一课一练”是否做了,而往往不懂得如何养成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是如何培养学生多方面兴趣。兴趣是学习各类知识、培养各方面能力的源泉。几乎所有优秀的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兴趣比知识重要得多。

怎样培养兴趣广泛、志向高远的孩子呢?我在工作实践中体会到了四点:

首先,教师、家长在意识深处,要把培养兴趣看得比知识更重要。无论是教师也好,家长也好,往往认为学生到学校去,目的只是为了学习知识与技能,而忽略了情感领域的许多东西,其中就有学生的学习兴趣。

事实上,兴趣才是刺激学生不断进取的动力源。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学会把更多的精力花在让学生爱上这门学科上。一旦学生爱上这门学科,就会产生锲而不舍地在学科知识海洋中遨游的积极情感。

家长也要在兴趣上培养孩子,特别是对幼儿园或小学低年级的儿童而言,为了培养孩子的兴趣,要多让儿童进行游戏。对游戏这种儿童时代最有价值的活动之一,家长必须在儿童的时间分配上,宁可让他们多游戏,也要少让他们趴在桌子上做功课,更不要自己去找些辅导材料让孩子做。这样做的结果,只会把孩子对学习的美好向往变成“痛恨”、“厌恶”的情感。

其次,教师和家长尽可能使自己的兴趣变得更广泛。我曾经当过几年中学教师,发现这样一个事实:当学生在评论足球时,教师参与其中,学生会表现得十分兴奋,谈兴极浓;当学生下棋时,教师和他们一起下,学生会变得更加津津有味。教师和家长的兴趣广泛,会激发孩子的兴趣广泛。

第三,让孩子在活动中培养兴趣。有一年我参观香港的一所国际学校,发现在中午时,学校的每一个学生都在活动。有一位女孩,长得很一般,演讲却富有激情与魄力,演讲完了,全场五十多位男生起立长时间为这位女生鼓掌。此情此景,令人感动。因此,要多开展一些社团活动、兴趣小组活动,让孩子在活动中感受到学习生活的乐趣。

第四,要让孩子经受得起挫折。任何成功的教育,本质上是经历过各种挫折后才真正实现的,如同每个人的人生一样,必须在经历各种挫折后才能百炼成钢。目前,在独生子女家庭,许多家长“望子成龙,盼女成凤”,对子女的期望值太高,缺失了平常心。独生子女有其优点,如胆子较大,有独立见解,但是比较任性。任性表现在好的方面,是自信心比较强,走向反面就是不讲道理。独生子女的不足是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由于天天“两点一线”,接触社会实际比较少,表现为“批评不得,表扬不起”,稍遇挫折,就把困难放大。

综观目前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在为学生长远人格的塑造上,思考得不够。比如,在上海的小学和初中,几乎已看不到秋千和单双杠,为什么?怕出事,一旦发生事情,校长承担不起,于是最好的办法是“一刀切”,全部取消。可问题的另一方面是,一旦学校变得太安静了,学生要出的事情反而更多了。

家庭教育也是这样,现在的家长几乎百分之百不愿意自己孩子打架。其实,面对一个打了架的孩子,我们大可以换个角度看问题:打架也是一种人生的经历。因此,一旦打架的事情发生了,家长和教师不要一味责备,而是要带领孩子去体会在这个事件中那种打人、伤害别人以及被打、被伤害的感觉,从而让孩子学会控制打架的冲动。

上海近年来在课程改革中,很重视以两个方面为突破口,加强对青少年学生人生经历的培养。

其一是把课改与“两纲教育”结合起来(“两纲教育”即《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指导纲要》和《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

在实施“两纲教育”中,我们注意抓好“一纵二横”。“一纵”,即大中小学纵向衔接;“二横”,即学校课内外、日常思想教育、社团活动、校园文化的横向沟通;学校、社区、家庭教育的横向沟通,强调各个教育环节的统筹规划,强调各方面教育资源的有机整合。尽管这项工作刚刚开展,但学生通过基地考察、红色之旅、社会服务、农村社会实践、军校训练、科技活动等,大大开阔了眼界和视野。一些学校的学生到街道居委会当小干部;在社区参与“八大员”的体验(做小警察、小保安、调解员,等等),学生在参加社会各项实践活动中,更加了解了社會,了解了人们的实际生活,有了更多的体验与感悟,这是非常宝贵的人生经历。

其二是重视青少年学生科学素养的普及和提升。

上海市委和市政府领导清醒地认识到:党和政府提出科教兴国战略,极其重要的是要提高这一代青少年的科学素养。这一代青少年是利用科学技术的主体,只有这一代青少年充分理解科学技术的意义及科学技术与日常生活的关系,他们才能长期有效地发展和利用科学技术。理解科学技术是走向现代化社会的每一个青少年学生不可或缺的基本素养。

基于此,从2004年起,上海市教委和市科委、市科协首先在全市青少年学生中开展国家提出的“2049计划”。(“2049计划”是中国科协于1999年提出的一项为期50年的国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目标是到2049年使18岁以上全体公民达到一定的科学素质标准,使全体公民了解必要的科学知识,并学会用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判断及处理各种事务。编者注)迄今为止,上海市已有80多所中小学、近5万名中小学生参加了这项活动;有300多位科学家编写了30套科学普及丛书,并走进中小学课堂,给中小学生讲解科学技术的启蒙知识;从2006年9月开始,我们又先后在全市11个区县开展了青少年学生参观科普基地的实验,并且把学生参观科普基地的活动列入学校课程表,让学生得到科普知识的熏陶与感染。

怎样使教育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人生经历?我们正在探索之中,也希望教育界同行都能加入进来,对这个现实课题进行大胆的探索与实践。

(作者系上海市教委教研室主任、研究员)

猜你喜欢

经历家长学校
画与理
冰尜8级 经历风雨
家长错了
学校推介
家长请吃药Ⅱ
经历与感悟
犯错误找家长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
一次奇妙的就餐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