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主与科学思想下的教育均衡发展

2007-04-23姜学中

人民教育 2007年2期
关键词:盘锦市盘锦教育局

姜学中

1987年建市的辽宁盘锦拥有126万人口,短暂的建市历史没有拖缓教育理念的进步。这里是辽宁省两个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市之一;盘锦市教育局是全国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先进单位;盘锦市教育局长魏书生是连续四届全国党代会的代表,几十年一直在潜心育人、忘我科研,形成了民主、科学的教育思想,并以其鲜活的思想精髓一直指导着盘锦教育均衡发展的步伐。

从建市到现在,盘锦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没向百姓收取过“择校”费。目前,全市所有学校不存在薄弱学校,不存在“择校”现象。在教师的施教中,“均衡”体现为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因材施教;在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中则体现为统筹协调各类教育,平等对待每一所学校,推动教育公平。

探寻盘锦教育均衡发展的缘由,答案简单,但做法真诚。

一、统筹城乡教育,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

盘锦的农村人口占50%,各级各类学校在校生二十余万,其中农村学生近十万人。要使全市教育发展达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均衡状态,必须关注农村教育。对此,盘锦市冷静思考,调整政策,面向农村,开展建设,实施了四大均衡建设工程:

农村标准化学校建设工程。作为辽宁省最先完成“普九”任务的地区,盘锦市率先开始了农村标准化学校建设,并且在全省统一建设标准基础上提高要求,提出“四高”建设标准:教师队伍的高素质,普及程度的高标准,学校管理的高水平,办学条件的高层次。每建设一所农村标准化学校,教育局奖励专项经费15万元。2004年,全市所有农村中学全部建成标准化学校,在全省领先。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教育局用十年时间,建成市、县两级优质教育资源库,有线电视网络与宽带网覆盖全市农村中小学,全市200人以上的村小全部实现“校校通”,农村学校全部实现信息化,计算机、语音室、多媒体、网络教室走进广大农村学校。

九年一贯制学校建设工程。盘锦市共有农村初中38所,历经7年时间,全部建成九年一贯制学校。目前,九年一贯制学校建设的整体优势已经显现,经费、教职工、场地设施等教育资源的共享,大大降低了学校的运行成本。重要的是,每所学校都注重学生良好习惯、学生特长的培养及中小学教学的衔接,教育成效卓著。

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工程。在盘锦市委、市政府的重视支持下,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工作进展顺利。从1998年开始,教育局按照“相对集中、优化资源、改善条件、扩大规模、便于就读、提高质量”的原则,以奖代拨,开始调整农村学校布局。目前,全市已撤并农村中小学145所,学校布局已趋合理。

在促进教育均衡的过程中,盘锦市依托城区教育资源优势,加大对农村教育投入。从1997年到2006年,盘锦市城乡教育投入比例相对均衡,仅2004年至2006年,盘锦市本级财政就从城市教育费附加中拿出3580万元,加大农村学校建设。从1997年至今,盘锦市用于农村中小学基本建设的总投入达1.5亿元,全市38所农村初中全部实现楼房化、花园化。

二、统筹普教与职教,为受教育者提供充分均等的机会。

要确保每一个受教育者享受均等的受教育机会,均等地获得自身发展所需要的优质教育资源,就必须统筹安排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均衡发展。为加速职业教育发展,盘锦市采取了三项措施。

以职教发展为核心,调整高中段教育结构,稳定普教规模,扩大职业学校招生数量。近年来,盘锦市高中阶段入学率逐年快速增长。在此基础上,教育行政部门发挥政策调控作用,把普高控制在“零增长”,把增长空间给了职业教育。其中一个主要做法是层层分解,中职招生指标到班、到人。初中班主任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制订切实可行的升学计划,使之更为科学准确地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和发展机会。

以需求为导向,改革招生制度、办学模式和培养方式。在招生方面,中职学校放开对学生年龄、往届生及身体条件的限制。培养中,以就业为导向,实行灵活的期限、多样的学习方式、实用的学习内容,不拘一格培养人才,市场和社会需要什么人才就设置与之对接的专业,实行“订单培养”。在社会、家长普遍关注普高的形势下,盘锦市所有的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却连续多年大幅度增长。

改革就业机制,拓宽就业渠道,建立专门机构和队伍,形成稳定、有序、灵活的就业网络。市教育局先后在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建立了毕业生就业服务中心,与三十多家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了就业联系,毕业生就业率高达98%,国内多家大型企业集团与我市中职学校签订长期的“订单式”培养合同。

“家庭困难免费升中职,成绩不好照样升中职”,这是教育局的招生政策之一。市教育局向全市人民承诺:确保让80%的农民子女走出农村,成为工人、商人、经营者及管理者。

三、促进城乡教师均衡配置,优化人力资源结构。

人力资源的均衡配置,是教育均衡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在促进城乡教师均衡配置方面,盘锦市实施“学习、树立、管理”六字方针。

学习。教育局每年都要在全市教师中开展“学习、工作、尽责、助人是享受”的大讨论,让广大教师带着热情去学习,去提高;每年举行一次城乡教师继续教育考试,促进教师学习提高,教师继续教育考试及格率连续10年达100%。同时,教育局每年都拿出充足的专项经费用于教师培训提高。

树立。盘锦的教师队伍建设有独特优势,这里有教育专家魏书生的人格榜样,有一批在民主、科学思想滋养下成长起来的教师典型:教师池军华(现为中学校长)曾获全国语文课堂教学大赛第一名,教师吴献新曾获全国“十佳语文教改新星”,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都有教师荣获国家级、省级荣誉,他们为教师的成长树立了榜样。盘锦市每年都对“十佳校长”、“十佳教师”、“十佳师德标兵”、“十佳班主任”等12个十佳系列进行表彰,扩大优秀教师的社会影响力。

管理。盘锦在教师准入、聘任、交流、待岗等方面,都形成了公开、民主的机制,做到公正、透明,令人诚服;以优惠政策向农村学校输送高学历人才,做到至少“一村一名大学生”;实行聘任和末位待岗制,引入竞争机制,以严格规范的标准考核教师,择优上岗;学校分别与每位教师签订《知荣辱树形象责任状》,信守“三不”承诺:不借机敛财,不违规补课,不违规征订教辅材料。

目前,全市高中、初中、小学教师学历达标率达100%,市直高中教师研究生比例为18.9%,部分教师走出国门传送经验,赢得荣誉。

四、制度科学、作风民主,规范办学行为。

制度科学、作风民主是盘锦市在规范办学上的突出特点。2005年12月,市教育局作为全国唯一的教育行政部门和辽宁省唯一代表,在全国公用事业单位办事公开制度电视电话会议上作典型发言,介绍盘锦的规范办学情况。

规范招生,制度科学。盘锦农村中小学已全部建成九年一贯制学校,小学升初中不存在“择校”和选拔性考试,在城区划定招生责任区,在农村实行整体移交,确保了学苗质量的均衡。示范性高中统招公费生指标分解到校,科学制定指标分配公式,综合考虑各初中报考人数、教育评估得分、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等因素,严格执行“三限”政策,并通过《盘锦日报》向社会公示,教育局、高中校长做出严正承诺,接受社会监督。

科学评估,引导均衡。针对以往终结性评价的弊端,教育局对原有评估制度进行了改革:纵向上把评估贯穿于学期全过程,坚持年度评估与日常评估相结合;横向上把评估贯穿于教育教学各方面,坚持领导评估与学校互相评估相结合。依据评估得分,对校长进行升降奖惩,对中考计划指标进行科学分配,引导学校均衡发展。

规范办学,八个“公开”。面对社会、家长的关注焦点,教育局坚持做到:公开中小学收费;公开普通高中招生“三限”政策落实情况;公开新教师录用工作;公开教师职称评定工作;公开基建招投标情况;公开政府采购情况;公开小学、初中公平分班的程序、名单;公开学校教育经费使用明细。

盘锦教育的均衡发展,使全市公共教育资源得到优化配置,教育教学质量得到大幅度提高。农村初中毕业生升学率由2000年的28%提高到2006年的75%,城市初中畢业生升学率已达95%;全市普通高中招生增长率连续两年超额完成省规定指标,万人口普通高中招生连续三年位于全省前三名,中职招生人数连续多年超额完成省定指标,万人口高考报名人数连续两年名列全省第一名,高考成绩显著。

猜你喜欢

盘锦市盘锦教育局
《科教新报》2020年度十佳通讯员、优秀通讯员名单
辽宁省盘锦市注重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空中俯瞰辽宁盘锦血色海滩 多彩画卷美得惊艳
Theshiningblackpearl
打造舰队 共享发展
奚爱国
创业直达京津冀
“盘锦大米”品牌价值荣登全国大米品牌榜首
江苏省第十二届中学生作文大赛(初中组)优秀组织奖名单
尖耳兔小电之志向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