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孵友信融资路漫漫

2007-03-26

中国科技财富 2007年3期
关键词:东明中关村支架

希 静

中孵友信拥有世界领先的第三代血管支架技术,但在国内遭到十分尴尬的冷遇,融资路一波三折。

2006年我国冠心病患者人数达到4121万人,最近每年冠心病新发病人数约为200万到600万人,我国心脑血管病的死亡率占人口死亡率的40%, 冠心病在心脏病中约占29%,年死亡人数约260万人。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夺走人们生命的头号杀手。

国际上应用冠状动脉内支架来有效治疗心血管病是在1987年,广泛应用是在90年代。第一代产品是金属裸支架,植入人体内容易引起血管再狭窄的发生。第二代产品是涂层支架,本世纪初投入临床使用,其专利技术一直控制在美国强生和波士顿科学两大公司手中,垄断也给这两家制造厂商带来了丰厚的市场回报。

目前所使用的第二代血管支架是药物涂层支架,虽然短期内降低了第一代血管支架引起的血管再狭窄的问题,但是会引发血栓形成,以及远期血管再狭窄的发生。

据有关报道:目前,中国对外国的技术依存度高达50%以上,许多产业由于核心技术掌握在跨国公司手中,中国制造的产品的高额利润都被外国赚走。

而在第三代血管支架技术上我国不存在这样的问题,我国北京中孵友信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孵友信)就具有相当的技术竞争优势。早在2003年,当全世界的人们都沉浸在第二代药物涂层支架出现的喜悦中时,中孵友信董事长侯东明教授就以敏锐的判断能力意识到了第二代支架存在的潜在危险:血栓形成问题。为此,候东明教授在4年前,就已着手研发第三代血管支架来解决第二代血管支架的缺陷,并取得成功。

侯东明不仅是北京大学博士、德国海德堡大学博士后以及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博士后,还是美国著名的心血管研究中心印第安纳大学心血管系的科学家、血管支架课题组主要负责人。他先后与美国多家血管支架研发公司合作,长期从事血管组织工程及血管支架的实验研究与开发工作。

与其合作的CEO张建军具有在医疗器械方面十分丰富的组织研发与市场推广经验。199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获医学硕士学位。毕业后,从事医药及医疗设备的研发与市场推广工作。曾任北京医科大学科技开发公司任总工程师,负责医疗器械的开发工作,成功开发了前列腺治疗仪。他曾任世界第二大的碎石机生产企业任高级营销经理,积累了宝贵的跨国企业市场管理经验.。

张建军与侯东明相遇在2004年。当时,张建军作为访问学者到美国考察,在那里与侯东明相遇。张建军曾在以色列蒂瑞克斯医疗器械公司任高管。侯东明则在研究领域有着深厚的理论与实践基础。两人一个能文一个能武,他乡遇故知,充分交流了各自对心脑血管研究的心得。

2005年初,侯东明教授同现任CEO张建军共同成立了中孵友信,并申报了细胞涂层支架的发明专利,不仅填补了国内细胞涂层血管支架的空白,也打破了国际垄断。

张建军告诉记者,目前他们拥有的第三代血管支架技术已经经过研制、试验和专家鉴定阶段,目前处于临床前阶段。至今没有将项目产业化的根本原因是因为他们还没有融到能够进行产业化工作的资金。

中孵友信拥有世界领先的技术,为什么还没法解决资金方面的问题?

融资大环境影响

目前,不只是中孵友信存在这样的问题,我国绝大多数中小企业的融资状况都不十分理想。在上市方面,中小民营企业面对国有企业还有一定劣势。尽管我国有关部门即将出台企业债券管理新条例,企业债券的发行主体将有所放宽,原先对项目的限制将有所松动,但对中小企业来说,在一定时期内还将不在众券商备选企业之列。

我国目前的融资体系是为大型企业而设置的,没有充分考虑到广大中小企业的需要,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由于普遍缺乏担保,资信较差,很难从普通的金融机构融资。同时,中小企业在经营中,总是面临着来自市场不确定,新产品开发等方面的风险,而自身实力不足,外部又缺乏信用担保机制,金融机构一般不愿意向担保不足的中小企业融通资金。

张建军告诉记者,他曾向银行申请过30万元的贷款,可却要求他用20万的现金来做担保,这样的贷款方式根本解决不了他们的资金问题。

中国风险投资机构的投资理念与国外也大不一样。张建军告诉记者,国外硅谷模式的VC是"败8成2"的一个比例,就认为很成功了,对所投企业的失败率有一个很大的宽容度。而中国的VC是抱着"败2成8的"希望来投企业的,尤其对创新型企业更是特别地谨慎。

还有,目前中国地产市场和股票市场正红日当天,很大一部分VC资金转向了这两个领域。与其投中小型科技企业,他们更愿意投入房地产市场和股票市场两个领域。

"沟通难"也是VC和中小型科技企业未能成功对接的重要原因。"对中小科技型企业,我们拥有的技术都是世界非常领先的技术,而VC的投资经理很难十分全面的了解这项技术,他们也不能十分清楚地知道拥有这项目技术意味着什么。我每次跟他们谈,他们都表示很有兴趣,但一要谈到具体投资行动时就表示还要看看市场情况。可国外公司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开发占领第三代支架市场的工作,他们动作迅速。难道非要等到国外公司把产品都打进我们的市场时,我们再做?如果是这样,那么结果只能是进口支架再次占领中国的绝大部分市场,国内患者再以昂贵的代价去用国外的东西"。张建军十分难过地对记者说。

目前,中孵友信已经度过了初创期,进入了企业的成长期。"今年上半年,美国强生公司与波士顿公司相互竞争收购Guidant公司,主要原因是后者拥有世界最先进的第三代血管支架技术。最终波士顿科学公司以270亿美元的天价成功收购美国Guidant公司。但如果四年前跨国公司意识到这些,那么也许用100万美元就可以将技术买断,何必用270亿美元这样的天价来获得这个技术呢?科学技术的最早预见性,就是最宝贵的财富。这种技术的预见性弥补了我们研发资金的不足,因为我们早早就做这个项目了,所以我们不用270亿美元,只要给我们270万美元,我们就可以抢在美国前面将项目产业化。"张建军对记者进一步强调。

270万美元对270亿美元:中孵友信与国际跨国企业的博弈,也是中国与美国在同时拥有世界一流的技术时,谁会率先将产品打入市场、占领市场的一次较量。

在这场力量悬殊的角斗中,张建军十分自信地告诉记者,虽然跨国公司内人才济济,但是他们也不是常胜将军。像我国的百度挑战google,中兴挑战英特尔,他们不都是获得胜利的果实了吗?中孵友信也同样会有成功地挑战国际垄断企业的信心。

政府力不从心

中孵友信从成立到现在,一直获得北京市留学人员海淀创业园的大力支持。张建军告诉记者,经海淀创业园推荐,他们首先获得中关村管委会留学人员创业扶持资金8万元,又获得北京市人事局的留学人员择优资助5万元。另外,06年国家创新基金海淀区管委会给了地方配套资金50万元和海淀区科委科技专项资金30万元。

北京市留学人员海淀创业园副主任王士琦说,海淀园现在有210多家海外归国人员创办的高科技公司,现在海外归国人员落户和起步阶段的问题已经基本解决,普遍遇到的问题就是公司进一步发展的资金瓶颈。虽然,中关村管委会推出了一系列扶持措施像"绿色通道" "瞪羚计划"等,但"绿色通道"贷款额度太少,只能应急,而"瞪羚计划"又有销售收入要求必须达到1000万以上的高门槛,限制了像中孵友信这一类的大部分中小企业。

中关村管委会投融资处处长邵顺昌指出,到今年底,中关村的企业将超过1万9千个,目前的瞪羚企业是2千零90家,还有1万1千家是销售收入在1000万以下的企业,这些企业实际上是我们中关村技术创新的主体,小企业创新的活力是最强的,他们的资金需求往往是最急,但是也最难。这些中小企业在初创期需要的资金量小,中关村管委会可以帮解决,但需要更大量资金的时候,管委会已经没有能力了,而且政府的财政也不是作这个事情的。

政协委员施祖麟指出,在中小企业向银行贷款方面,由于中小企业成长的时间不够,没有什么资产抵押,也没有足够的信用,所以银行不贷给他们钱。从银行风险规避的角度,是能理解银行这么做。现在的银行大部分是商业银行,一般不做风险投资,将来若能成立带有风险投资色彩的科技银行,而且是政策性的科技银行,就能更好地能支持创业者的融资。

在2004年,施祖麟所在的北京市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等六个党派、团体进行了长达一年多的调研,形成了一份完整的调研报告,他们发现在中关村,乃至北京的中小型"海归"高科技公司,因为"融资难"而制约了公司发展的占到绝大多数,一些公司难以维系,还有的只能将辛辛苦苦将研发的高新技术转让,一卖了之。

其中,最著名的当属"胡晖事件",2002年,回国创业的胡晖,研发了在全世界处于绝对领先的用于医疗的近远程诊断软件,两年多来,始终没能在国内找到投资人和银行贷款,最后被美国威太而公司以1800万美金并购,而在并购的当年,威太尔公司就回收资金1.8亿美元。

这一事件的影响可谓巨大,即便在今天,中关村管委会副主任夏颖奇仍然记忆犹新。夏颖奇对记者说,当时出现这个现象是我们始料不及的,发生了之后,我们就在反思,是我们没有技术?没有市场?没有价值?究竟什么原因?现在这套技术全部被美国收购,他们当时通过这套技术盈利超过十倍,但我们国内如果再要用这套东西,就要花高价到国外去进口了,这是中关村研发出来的东西,海归企业的成果,所以这件事,不光是对管委会,对整个中关村的融资体系,对整个中国中小创新创业体系冲击都很大。

胡晖事件的阴影尚未散去,如今,侯东明教授和张建军他们也碰到类似的情形。

但现有一个好消息让正处困境中的候东明和张建军二人松一口气,北京市留学人员海淀创业园进一步落实中关村"孵化+创投"计划,正在研究把中孵友信纳入"孵化+创投",同时设计对中孵友信的全面支持计划,这包括实验室、仪器设备、无菌车间、SFDA认证等。但王十琦强调,政府这么做的目的还是起一个主导作用,政府主要的工作还是在产业政策方面做一些规划比如在银行贷款方面,在担保方面,在贴息方面,或者在投融资的合作方面。可真正资金的解决,还不能光靠政府的财政,财政的钱是有限的。加之,也不可能对某单一的企业拿出那么多的钱来支持,中关村还有上百上千家企业,政府是支持不过来的。

那么,众多的国内投资人,为何会舍弃这些拥有前沿科技的企业,放弃有可能带来巨大回报的机会呢?

VC为何无动于衷

某风险投资中国区总经理元志中指出,中国的项目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项目不完整。比如中关村,有很多的创业者是工程师或科学家,他们对其钻研的技术领域特别熟悉,也特别有自信,可以说是那个领域的聪明人。但他们在管理、商务和市场的营销方面,以及对内部的人际交往、人际管理方面,就相对弱一些。而对我们而言,当然尽可能地希望他的项目,在各个角度都相对完整,或者说有素质。如果只是过多地强调某项目技术或某一个方面的话,就像木桶效应,只有一根板子是高的,其他都是矮的,大家可想而知,这个桶装不了多少水。

有创业人员抱怨说,一方面,留学归国人员手捧自主研发的高新技术项目难以转化,而另一方面,投资人却有些只识沙子不识金。

元志中作了这样的回应,的确,中国很多投资经理不识货,但关键是也很难知道它是金子或是沙土。尤其是对高科技企业的投资,没有一个科技情报的服务体系,在这样一个科技爆炸、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任何一个投资机构的投资经理,他都很难去了解清楚,在这个领域的技术,到底今天发展到哪一步了。

除了担心技术风险,还有很让VC担心的政策风险。比如在生物医药方面,医疗产品要经过SFDA(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批认证后方可进入市场销售,这期间可能需要两三年的时间,同时需要一大笔资金。目前,中国的SFDA管理办法正在修订之中,这就使VC投生物医药技术方面的企业有所顾虑。因为相关政策不确定,他们对未来风险的把握就没法估计。对VC决定是否投资像中孵友信这样的生物医药技术型的企业有极大影响。

本刊记者问张建军,如果在近两年内还解决不了融资问题,会不会像当年的胡晖把这项技术卖掉?

张建军十分肯定回答道:"我和侯董事长早就商量过,即便再难也不会考虑像胡晖那样,转让技术、卖掉公司。我们将技术卖给跨国公司,虽然会得到相当大的经济收入,但很对不起我们的老百姓。到时外国企业就会再拿着他们的成品,以高价位卖给中国患者,将中国老百姓辛辛苦苦挣的钱赚走,我们于心不忍。当初我们成立这家公司,就是为了改变跨国公司垄断医疗市场的事实,让中国的老百姓都能看得起病"。

张建军稍作停顿又对记者说:"何况最近,北京市留学人员海淀创业园同意以"孵化+创投"的资金支持我们,可以解燃眉之急。另外,我们还在和香港的一家投资公司积极洽谈。我们希望可以做一个属于中国的自主品牌,即便以后在规模、资金力量上无法和强生等医药巨头抗衡,但最起码可以在生物医药最前沿的技术上一较高下"。

猜你喜欢

东明中关村支架
裘东明
心脏支架有寿命吗
中关村产业孵化链发布
提供教学支架,突破教学难点
中关村
再谈高考物理规范答题问题お
iBed Tablet Stand平板支架
用“四步叩问法”突破共点力平衡中的支架问题
副局长自杀,匿名举报信泰山压顶
中关村的记录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