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西南地区市场一体化进程正式“起航”
2007-03-22李倩朱薇黄勇
李 倩 朱 薇 黄 勇
西南六省区市在产业、资源、市场结构等方面具有很强的互补性,成为六方致力于共筑大西南经济圈的巨大动力。在日前召开的西南六省区市经济协调会第21次会议上,六方构筑大西南经济圈迈出坚实的一步——推动西南地区市场一体化进程。
具备“多圈层区域协同推进”优势
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经济圈、长三角经济圈和环渤海经济圈发展快速,西南六省区市之间的区域合作虽不能与之相比,但其“多圈层区域协同推进”的优势已越来越明显。
西南六省区市总面积257万平方公里,人口近2.5亿,是我国重要的资源富集地和工业能源基地。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西南六省区市经济正处于腾飞阶段:2005年,广西的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063.30亿元,同比增长12.7%;四川的GDP总量达到7385.11亿元,同比增长12.6%;云南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金额达到1552.66亿元,同比增长42.7%;贵州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8147.13元,同比增长11.3%;重庆的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256.81亿元,同比增长29%;西藏的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不含基金)为185.45亿元,同比增长38.6%。
云南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徐光远认为,这些数据表明,经过多年的经济发展,西南六省区市已经具备深入合作的条件,当务之急是按照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原则,实施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合作,把简单的物资交流提升为资源配置的协作。
以专项合作为突破口
在六省区市政府的构想中,要培育统一的商品和要素市场,必须真正打破地方保护和地区封锁,才能形成强大合力,实现各方互利共赢,而开展务实的专项合作是重要的突破口。
各政府部门首先从政策条件上创造良好的合作环境,加强农业和农村经济合作。多年来,区域性的合作大多通过举办会展进行相互推介,但在农产品市场的开拓和出口方面还是各自为政。而在此次经济协调会上,西南六省区市正式签署协议,在本区域内共同建立统一畅通的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彼此免收运输车辆通行费。
据悉,高效率的“绿色通道”此前仅限于各省范围内,经过其它省区时还得交纳过路费,也不能从专用车道通过。现在,这个问题已经达成共识并很快解决,六省区市的运输经营户将能得到更多方便,很大程度上保障了市场流通速度。
给予农户和企业的实惠远不只这些。六方高层一致承诺,那些参与本区域农业开发园区投资、从事农业生产加工贸易的异地企业,均可同等享受当地农业开发园区的优惠政策,同等条件下优先被确定为重点龙头企业并享受有关优惠政策。
各方农业、林业、畜牧等行政主管部门也将加强动植物检疫检查网络建设,严把动植物及其产品防疫、检疫关,共同协商制订动植物及其产品进入市场的通用办法。在检疫、消毒、诊断证明、公路运输、产品入市免检等方面按照国家法定标准给予便利。
打破潜在区域壁垒
重庆市社科院区域经济所所长李勇认为,无论区域经济合作的前景多么广阔,总要经历利益不断冲突和调整的过程,固有的差距和制度性障碍还是会导致恶性竞争、追逐自我利益和一定意义上的垄断。因此,西南六省区市的合作应跳出行政区划的条条框框,打破潜在的区域壁垒,从整合区域经济资源的角度出发,尽力提高区域的整体竞争力,真正融为一体。
西南各省区市应发挥产业优势,完善市场体系。以市场为导向,以城市为重点,以“谁有优势谁牵头”为原则,发展生产要素综合或专业性市场,扶持发展专利转让、技术服务、技术咨询、技术研发等各类技术市场,完善统一开放的西南大市场体系。重庆市市长王鸿举提出,共建统一、分层次的区域性汽车摩托车、机电电子产品及产权交易等综合性、专业性市场。
区域各方应依托中心城市,完善资本市场体系。培养壮大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票据市场,稳步发展保险市场和期货市场,鼓励机构投资者发展企业债券市场,规范发展产权交易市场,进一步壮大股票市场。
整合人力资源,完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例如先把省内的劳动力市场、人才市场、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等人力资源市场进行整合,形成城乡统一、门类齐全、开放相通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后,再把农村劳动力转移纳入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加强全程管理和全方位服务。
依托交通物流枢纽,大力发展中心城市的现代物流业。各省区市应支持那些有条件的综合交通枢纽、出口加工贸易区、物流中心,加强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新型业态合作,加强物流资源的整合和建设。
当然,市场经营主体的培育和市场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也非常重要。各省区市之间不仅应大力培育各类市场主体,发展专业化中介服务组织,提高市场组织化、专业化、规模化、信息化程度,还应该坚持自由贸易、公平竞争、市场准入等原则,取消一切妨碍商品和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体制性、政策性限制,消除地方封锁、市场分割和行政垄断等行为。
此外,有专家也提醒,在推进大西南市场一体化的过程中,一些区域合作共性的障碍也要尽力克服。例如,不合理的重复建设、引资上优惠政策的比拼、外贸出口上相互竞价、各种地方保护、说得多做得少等等。
(1月19日《经济参考报》,作者系该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