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边界:带电的玻璃墙
2007-03-16
跟企业的其他边界不同,法定边界是企业最为清晰的边界,它时刻提醒着企业要遵守自己的本分。
但企业是追逐利润的组织,在利润的诱惑面前,谨慎一点的,会小心翼翼地去触动看似透明玻璃般的法定边界,试图寻找一些弹性生存的空间;胆大一点的,则会去钻法律的空子,甚至强行打破法定边界。
如果说前者是“试错”的话,后者则是拿着企业的生命在赌博那堵玻璃墙是否真的带有高压电。
比如牟其中、杨斌、周正毅,曾经都是风光无限,在“系族企业”、“中国首富”等光环之下,忘记了作为企业公民的基本守则,行贿、虚报资本、伪造金融票证、非法占用耕地、合同诈骗……他们也许以为可以用钱解决一切问题,但最终却把自己送上了不归路。
这些摆在企业发展道路上的血淋淋的例子,原因无一不是试图超越法定边界的结果,因此我们有必要对企业的法定边界进行重新梳理,以减少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踩线”风险。
但是,我们也必须承认,法律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保护既得利益者权益的倾向,比如我们国家对民营经济的不公正待遇,外资企业的超国民待遇等,这就迫使企业要学会在企业法定边界的边缘灵活生存。因此,春秋航空的“一元机票”诞生了,并不得不开辟“第二基地”以“曲线”方式抢夺热门航线……在生死存亡和打破垄断面前,更多的是展示了企业寻求弹性生存的无奈。
同时,我们也应该理解,如果仅仅把企业的法定边界理解为法律法规对于企业的限制,那是不对的,它只是法定边界中的一个方面。也正因为处于法定边界的保护之下,企业之间的交易才显得安全,商品和劳务交换关系才会发达,市场交易者之间的合同和各项其他合约实施才更加容易。
2005年底,世界银行出版了一部《国家财富到底在哪里?》的专题研究报告,通过综合分析全球120个国家的财富构成基础,发现在所有导致各国无形资产累积的因素中,以教育及法治最为重要。这充分证明了司法制度越是有效、企业的法定边界越是明确,整体财富价值也就越高。
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说,企业面对的法定边界既是成本也是收益,需要辩证灵活地看待。而随着现代社会交易和企业经营行为日趋繁琐,与之相关的法律法规也越来越复杂,企业和企业家面临的法定风险也随之增大,因此要认识自身行为的法定边界并不容易。这就提醒我们的企业和企业家,一方面要树立起法律风险意识,正确认识法定边界;另一方面要关心世界大事,随时更新企业的发展理念,这样才能在实际操作中做到“游刃有余”。
企业应该正视法定边界的重要性和强制性,适当触摸其边缘进行弹性扩张,但切记不要试图冲破法定边界的限制。刚开始时,偷尝禁果的滋味也许是满怀欣欣然,但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最后往往是“大地一片白茫茫真干净”,企业的远大抱负不得不草草收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