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行笔记

2007-03-10杨树培

丝绸之路 2007年2期
关键词:莫高窟壁画

杨树培

甘肃天水的麦积山石窟素有“东方雕塑陈列馆”之誉,和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大同云岗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

麦积山现存有194窟,其中造像7200多身,壁画900多平方米。因为麦积山山体为沙砾岩,多不宜雕刻,所以造像多为泥塑彩绘或石胎泥塑,也有少量石雕碑刻。由于沙砾岩石质疏松,而天水一带气候较湿润,1000多年的风化雨蚀,这些洞窟的前沿多已崩塌,壁画损毁严重。

从现存的壁画来看,无论内容、形式和描绘技艺都非常丰富和鲜活,不少的壁画作品采用了泥塑浅浮雕上再行绘制的技艺(即“薄肉塑”),更增强了画面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而更有意味的是。这些造像把神权的庄严与世俗的情感和谐而巧妙地相融,神权逐渐被人性化了。从这些准确生动的造像上,我们看到了古代艺匠高超的造型技巧和其审美理念中渗透的人文思想。其中最典型、最令人难忘的是133窟中那个小沙弥,他那稚气未脱的脸庞上流露出专注地聆听佛祖讲经时发自心灵的千年微笑,直到今天依然深深拨动着人们的心弦。再如比丘尼与菩萨的组合,似在交流佛学,却更似两个村始在窃窃私语。很多的造像都好像在生活中见过,人世情感的艺术表现似乎超越了宗教神权的肃穆,让人驻足流连。这正是麦积山石窟造像的审美魅力之所在。

从嘉峪关驱车前往敦煌约五个小时的行程,除经过玉门镇和安西市时有一小段绿洲从眼前掠过外,所见的都是戈壁。已是9月,刺目的骄阳仍烤灼得人燥热难耐,带的饮料很快就喝完了,嘴唇开始起皮。晴空中忽有一道电光从天而降,一闪,便又在戈壁滩上无痕无踪了,我惊诧还真有“晴天霹雳”呀!偶然间又见远处似有村落和树影,司机说那是“蜃楼”,道路稍一偏转那虚幻的景象便消失了。

我迷茫地望着车窗外,稀疏的骆驼刺草星星点点地洒落在石滩上,延伸到天际便成了一片灰色。一只金雕在空中悠悠地盘旋,懒洋洋地落在石滩上,耸起金黄色的翅肩。热浪不时卷起旋风,夹裹着沙石像白日的幽灵在石滩里游弋。远方的祁连山延绵百里,却见不到一棵树,只有雪线以上的峰巅泛着微微的银光。这就是戈壁,不身临其境是无法真切地体验荒漠的苍凉的。

眼前突然出现一片奇异的地貌。平坦的石滩中凸起无数奇形怪状的小山丘,路边立了一块标牌,上面赫然写着“雅丹地貌自然保护区”。我曾听说新疆东部有这种地貌.它是远古时期洪水过后积淀的胶泥经长期的风吹雨淋、水流冲刷后形成的奇异景观,没有想到在去敦煌的路途中也遇上了。司机停了车,我们纷纷跳下车跑过去拍照。继续上路后,又遇到了一座汉长城遗存的烽火台,烽火台还连着断断续续的城墙,都是沙土砌成的,2000多年了,它还威风凛凛地守在荒漠里,只是已满目疮痍。车又停下来,我们又跑过去拍照。人们兴奋得就像变成了孩子,忘却了干渴和疲劳,相互呼唤着,在灼烫的沙石上跑来跑去,各自寻找角度摄下珍贵的留影。

终于,我们看见了前方有一片绿洲。汽车开进了胡杨树林掩映下的一座石牌坊,那牌坊上有一匾,匾上有三个大字——莫高窟。我的心跳开始加快,朝思暮想的圣地到了。一进牌坊,眼前的景象与刚刚在荒漠中的所见相比。反差太大、太突然,只见偌大的水泥停车场上停满各式轿车,足有上百辆,熙来攘往的各种肤色、各种语言的游人密密麻麻.就像是从地底下冒出来的似的。我急着想见到莫高窟。但浓密的钻天杨树和连片的旅游商店遮住了视线。这时,大家都感到饥肠辘辘,我们赶紧找到一家饭店匆匆填了下肚子,然后在“莫高山庄”放下行装。此时太阳已偏西,窟区已经进不去了。我们只好在窟区外围浏览。

莫高窟区的美丽和豪华大大超出我的想象。

我原以为,那大漠之中的石窟群经历多年沧桑该是凋敝而枯寂的。隔着几近干涸的宕泉河床遥望西北沙脊下的几排石窟,也确实如我所想,那是还在发掘整理尚未开放的北侧窟区,据说是古代僧人们的生活区。我们走过河床上的一座大桥,立刻被浓阴所覆盖,高大的胡杨林遮天蔽日,林间花团锦簇,整洁的水泥路两边浇花的喷头纵情地喷洒着甘露般的水雾,置身其间,已全然不察身外的天旱地荒。在林阴道中走了约半里路,我们看到了石窟的外壁,沙山下,横亘千米的峭壁被整个儿用混凝土构筑的厚实框架如巨网一样牢牢罩住,每一个“网眼”里都有一扇或几扇铝合金做成的百页门,门楣上都有编号。我知道莫高窟现有492扇这样的门,每一扇门里都是精美绝伦的艺术宝窟。这些窟门的两侧都用混凝土浇铸了宽厚的护墙。粗砂墙面看起来像花岗岩壁一般坚实。有些窟门的上方还存留着各个朝代建筑的风格不同的窟檐。有些窟檐下还残留着外壁上的彩绘,这些窟檐和彩绘都被精心地加固了。隔着栅栏由北向南观赏窟群的外景,觉得既保护了古朴厚重的本色,又透析出文物保护的现代理念与智慧,在庄严的氛围中衍生出清新的韵味,整个窟区气派堂皇而又气势雄阔。我走近唐代建筑的九重塔楼。这是莫高窟的标志性建筑。肃立在楼前的广场上,仰望层层飞檐,一种膜拜顶礼的崇敬之情强烈地撞击着心扉。

第二天一早我们进窟参观。为我们打开的第一个窟是南头的105窟(盛唐)。我们揿亮手电。在门后东壁上一眼就认出了熟悉的《维摩诘经变》。壁画中的维摩诘是一位居士,精研佛学,他病后,文殊菩萨来看望他。两人谈论佛学,引发激烈的辩论。维摩诘精彩的雄辩令众神折服;天女听得入神,手捧的香花从空中散落也未察觉(天花乱坠)。文殊则从容对答,众罗汉流露出惊愕的表情,人间的帝王也在专注地听讲,群臣恭顺地拥立在他的身边。画面上的维摩诘坐在高脚胡床上,身体微向前倾,表情激动而沉着。作者用流畅刚健的线条描在白壁上,一气勾成,再施以淡彩,造型准确生动。可谓形神兼备。这是唐代壁画中描绘维摩诘形象的一幅杰作。

我们一共走进了30多个窟,有北朝到隋、唐、西夏、元各朝的洞窟。其中以唐代的洞窟最多,内容也最丰富。我们认真阅读每一幅壁画的内容,仔细揣摩不同的绘制技巧所表现出的不同风格。围聚在一组组精美的彩塑前,热烈却低声地讨论,啧啧赞叹那些惟妙惟肖的塑造技艺。我们感受着石窟艺术整体的灿烂恢弘。同时又用心捕捉并体味精微之处的奥妙。整整一天下来,我们一个个从颈脖到脚根都痛得不能自持,但大家依然兴致勃勃。

窟区北侧一个硕大的洞窟(现编为第16窟)甬道的北墙内,暗藏有一“影窟”。1900年6月.当时看守下寺的王道士在清理该窟的积沙时无意间发现了

它。从这个窟中出土了公元4~11世纪的佛教经卷、社会文书、刺绣、绢画、法器等文物5万余件.这批惊世的文献被誉为“中古时代的百科全书”、“古代学术的海洋”。洞内还供奉着晚唐时期的高僧洪巩的泥塑写真像。造型极为传神,虽历经1100多年。仍保存完好,栩栩如生。塑像背后绘有壁画,其右侧是一侍女像,画风简洁写实,形象丰润可人。近代大师张大千曾临摹此画多处被发表,我们很熟悉,现在看到原作,倍感亲切。

在敦煌研究所的陈列馆,我们观摩了由研究人员集体复制的一批特级窟的复制品,这些复制品完全是按照原窟原物的大小、形态、造型、设色以及塑绘的程序“克隆”出来的,甚至连残缺和剥落的斑痕也精微到乱真的地步。据介绍,复制一个窟需要十几位专家日复一日地连续工作一年才能完成,可见工作量之大和辛劳的程度。这样做既满足了让更多的人参观研究特级窟的需求,又最大限度地保护了最珍贵的文物。莫高窟的文物保护工作极为严格,仅我们参观过的洞窟中。就有多处用金属栏杆或玻璃屏障把实物和游人隔离开来。257窟(北魏)中著名的《九色鹿本生》壁画在窟中心塔柱的后面,游人被栏杆阻隔无法近前,但在柱前放置了常书鸿先生的临摹品,这和复制特级窟起到了同样的作用。

甘南藏族自治州的夏河县是著名的拉卜楞寺群所在地。初涉藏区,既好奇又神秘。我们在一家藏民开的名为“雪域餐厅”的饭馆里喝酥油茶和青稞酒,吃糌粑饼和藏饺。店里挤满了来观光的老外,饭店老板和跑堂的姐妹都是藏族人,他们操着流利的英语招待着远方来客。

下了一夜雨,早晨雨停了,云缝里露出深蓝的天。红白相间的喇嘛寺群整齐地排列在莽原的青山脚下,拉卜楞寺群的大金顶在召唤着我们。我们匆匆赶到寺前的广场上,只见身披红色袈裟的僧侣们,三五成群,有悠然闲踱者,有疾步穿行者,有低眉沉思者,有窃窃私语者,正等待着每日早课的开始一两位僧人在寺庙平顶上呜呜吹响了牛角号,广场上的僧侣们头戴金黄色的绒冠拾阶步入诵经堂。不一会儿便从经堂里传出了浑厚的诵经声,问有清脆的铃声,十分悦耳。

诵经结束后,我们被准许进寺参观。拉卜楞大小寺庙有好几十座.形制大同小异。对藏传佛教我知之甚少,觉得与内地佛教大致相仿。我感兴趣的是藏传佛教建筑与汉族佛教寺庙的样式区别,白色或土红色的高墙,墙体往往并不垂直而微微内斜略呈梯形,使建筑整体显得稳重如山。绘有黑色边框的梯形窗在四面墙体上分层排列,窗楣罩以黑白相间的布幔。小寺多为平顶,平顶四边饰以黑底白纹的二方连续图案。大寺庙则在平顶上加盖琉璃飞檐,平顶上有序地排列着贴金的塔形标志。有的庙宇为塔寺,塔身或纯白,或白底上彩绘精致的图案,或是整个塔身贴金,庄严富丽,非常好看。拉卜楞寺群的四周整整一圈是转经长廊,估计加起来约有5公里长。来自四面八方的僧俗大众,沿着长廊转经。有的一路“五体投地”,情景壮观:拉卜楞寺群建有全国最大的佛学院。在佛学院里学习的也有内地来的汉族僧人,只可惜佛学院不允许参观?

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玛曲县,我们开始有高原反应,一个个如感冒状,主要是头痛,可能因脑部供氧不足所致,但是大家一接触到开朗纯朴的藏民,就统统忘记了身体的不适:晶莹的雪山,广袤的牧场,成群的牦牛,威猛的藏獒,黄河第一湾那清澈明净的河水,蓝天白云下点点斑斑的帐篷,骑马奔驰在草原上的剽悍老牧民,驾着摩托车风驰电掣的憨厚藏族小伙子,弯腰缺牙、满脸慈祥的藏族大妈,鲜艳夺目、含羞爱笑的藏族小姑娘……那一切都把我们深深地迷住了,那是美丽纯净的“香巴拉”。

猜你喜欢

莫高窟壁画
敦煌壁画中的消暑妙招
敦煌壁画中的消暑妙招
壁画上的数学
我在敦煌修壁画
莫高窟西魏第288窟男窟主装束及身份再探
莫高窟,走过千年
莫高窟第245窟主尊定名考
莫高窟第445窟的造像组合与功能
帮壁画“治病”
游敦煌莫高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