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镇远的回忆

2007-03-10

丝绸之路 2007年2期
关键词:舞阳青龙

朱 兵

镇远,黔东南的明珠,一脚踏着云贵高原的高天厚土,一脚涉入长江水系的福泽之地。地理位置的重要为镇远带来了2000多年的辉煌与荣耀:这里曾是中国古代南方水上丝绸之路的中心驿站,连接中原与西南边陲的军事重镇。2000多年的发展史留下了代表中国十几个省民居风格的八大会馆及数十栋形形色色、风格各异的民居,被誉为“中国最大的民居博物馆”。

对于镇远来说,舞阳河就是它的灵魂,这条历经千年的美丽的舞阳河以“S”形穿过城中,将镇远一分为二,而镇远府城和卫城则成为了阴阳两点,造就了镇远“中国最大的太极城”美誉,也为镇远带来了如诗如画的山水风光……

镇远的风情

初到镇远的时候真的没有什么感觉,可是等你逛了一圈才发现镇远的历史随处可见。比如建筑,那是怎样的精致、聪明与朴素。屋随地势,房由水托。几百年的积淀,成就如今的奇观:料峭的檐角,独特的材料,艳丽的色彩,毫不规则的空间,比萨斜塔般的屋身,令人惊叹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那书写当年金戈铁马的古城墙城堡,那诉说旧日边陲重镇辉煌豪迈的古街市和古府衙,那熔铸儒、佛、道教中华独此一家的千年古寺所在一一青龙洞建筑群。历史的风尘能远去时光,但不能远去的是人民的智慧。登高望去,险岩下、碧水旁,小城苍茫的屋顶曲曲折折结成一片,流成一条乌黑的河——那是风雨飘摇的岁月痕迹,那是天翻地覆的无言见证,那是日升日落的默默祝福。

舞阳河畔,是一排排用木柱支撑在水中的吊脚楼,远远望去,楼阁倒影中,一泓秋水,半江渔火。镇远的古巷颇有特色,并不是平直地延伸而去,而是转弯抹角,爬坡上坎,有时以为已经走到尽头了,一转身,另一条巷子又铺展开来,颇有“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而每一个巷子,都依着河水的走势而行,无论从何处看,都是青山相拥,碧水环绕,巷子与巷子间环环相连,玲珑有致,幽静而又灵动,秀美而又具有山野意趣。更为称奇的是,每一户的大门都绝不会与小巷平行或垂直,正所谓是“歪门斜道”,这种建筑风格有风水的讲究,是富贵之相,还能“财不露白”。

这是一个散发着古老文化气息的地方。你甚至不需走动,随便坐在一个角落,就可以感受到。斑驳的墙面只有抹去了表面现代的轻浮,才能体会历史尘埃的积累。沿着曲折悠然的小径找到许多意外的感悟,这时镇远的古老平实终于显现出来。古朴的民居背后是大山,残缺不全的城墙隐隐约约地挂在穹庐的末端。

永远的水陆都会

城市的灵气来自水,什么样的水会决定什么气质的城市。舞阳河碧幽深邃,缓缓流淌,就像是在轻柔地散步,不温不火,只是悄悄地来,轻轻地走。

镇远古城地处湘黔驿道与沅江水路的交汇处,自古是水陆交通的要冲,因而在历史上被称为“水陆都会”,曾有过20多个码头,小城里每个古巷都对应着一个古码头,半边水半边街,抵上威尼斯了。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站在小城的任何一个角度,欣赏任何一座山,看任何一湾水,你都会有无限的热情和感慨。在水流经过的地方,时时会有“天门中断楚江开”的感觉。镇远人对山水的热爱源于一种质朴的情感,更是天性的使然。在流经小城的深深浅浅的溪流中,你不但可以看到如鱼儿般嬉戏的小孩,更可以看到在此消暑的一家家欢乐的人们。他们一般在早饭后,全家老小用箩筐挑着吃食和轻巧的桌椅,带上麻将、扑克等娱乐工具,到小城外的河流中或者沙滩上的阴凉处,悠悠闲闲地过上一天。玩累了牌就躺在小溪里,聊尽了天,就欢欢乐乐地打水战——无论大人小孩。只有跳跃在绿山绿水间的各色泳衣,恍如一首现代的歌唱在古老的季节里。清澈见底的小溪酥酥舔着,轻柔甜美的山风送来阵阵清凉,人们在这里乐不思蜀,往往到华灯初上才意犹未尽地离去。“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他们生活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不求精彩华丽,但惟与世无争。这也许是秀山丽水养大的镇远的独到之处吧。

另类江南

进入镇远城内,一种古朴的氛围萦绕四周,飞檐翘角的屋顶,淡灰色的墙体,一幢幢排列有序地依在清幽的舞阳河畔。水波荡漾,楼影颤动,漂浮不定,如同来到了古典的江南小镇。

我们沿着大街拐进了一条巷子,这些古式的民居布局和形制都是典型的江南民居建筑。明清时期的四合院随处可见,古式庭院,尽显江南建筑的典雅别致。我们轻手敲开路边的一户人家,庭院里四处可见精雕细琢的各种花纹图案,花鸟鱼虫刻画得栩栩如生,但是由于院子依山而建,又与一般的江南庭院有所不同,院中回廊,依山势而上,回廊上雕梁画栋,小巧别致,庭院里的房屋,全都是木石结合而成,既牢固又美观,设计也巧妙逼真。

告别热情好客的主人,我们沿着青石铺就的石板路继续前行。镇远的石板路依山铺就,随着山势层层向上。我们拾级而上,漫步在古朴的镇远城里,脚下的石板路,蜿蜒起伏,似乎没有尽头。路面平整而洁净,被居民挑水打湿的石板路,更具江南水乡的味道,这些石板路都直通临河的大街,有的还与码头相接,可以直接到达舞阳河的河边,可见镇远人与舞阳河的亲切了,难怪有人这样说:舞阳河是古城的灵魂,古城的历史从舞阳河开始……

千年古寺青龙洞

青龙洞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建造在镇远城东中和山上的悬崖地带,南与卫城相接,西与府城隔河相望,距县城中心仅0.5公里,是我国古建筑洞窟群落中距离城市最近、同时又保持了山水园林本色的一处古建筑群,与甘肃麦积山、山西悬空寺并称中国古代三大“空中古建筑”。

青龙洞不是一个孤立的建筑群,整座中和山及环山流动的舞阳河都是青龙洞存在的环境空间,岩石、洞穴、远山、近水、炊烟、行船及河对面一座座灰色民宅都是青龙洞的借景。如果说镇远是一个文化旋涡的话,青龙洞就是这个旋涡的中心,多种文化凝结在青龙洞上,成为镇远文化的缩影。从它儒、佛、道三教合一,从它的集多地域、多民族的建筑特征,从它的众仙云集……我们不难品味出镇远古城文化的多元性。

进入青龙洞古建筑群,更不由得不为古人的卓绝智慧所倾倒。青龙洞古建筑群由藏经楼、大雄宝殿、望星楼、紫阳书院、万寿宫、玉皇阁、六角亭、文公祠等组成,依山势洞穴错落立足,曲径通幽,回廊琼阁各显奇妙,挑檐吊脚悬空生根,古树虬枝疏藤间杂,晚钟鸟语清音留声。

镇远的灵魂——舞阳河

来镇远当然少不了去舞阳河,如果说镇远是一幅古朴苍劲的山水画,舞阳河就是一首清新淡雅的抒情诗。到了舞阳河,才能真正感受到镇远的灵气。

去舞阳河的时候,正下着雨,游人并不多。雨水落在游船顶篷上,丁冬作响,好一番“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的意境。烟雨朦胧中,两岸的青山在云遮雾罩中若隐若现,给人以空灵神秘之感。游船缓缓地行驶在舞阳河上,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极目望去,但见翠树流碧,苍松翠柏,重重叠叠,密密层层,连绵不绝。青山绿影如画,倒映在水中,被轻波扰动,舒缓地晃开来,复又还原。白居易有诗云:“春来江水绿如蓝”,而舞阳河的水,四季如一的绿色,绿出了千种风情,万般神韵。每一处景致都有一个传说,而传说总是离不开爱情。“鸳鸯湾”温馨恬淡,据说每年春天都有很多鸳鸯聚集于此,缠缠绵绵,凡尘俗事皆在红尘之外,难怪人们常叹“只羡鸳鸯不羡仙”。和鸳鸯湾相比,“破镜重圆”则令人感慨万千,悬挂在岩上的半个岩洞与水中的倒影合成了一个完整的圆,当有游船驶过时,镜面被划开,游船过后,圆满如初。山与水的爱情竟是如此简单,却又如此坚贞,任千次万次的破碎分离,终能不问缘由,不谈过往,不离不弃地合二为一,完整而又完美。而舞阳河最有名的“孔雀开屏”更是让人产生许多联想。陡崖如削的石壁上,孔雀栩栩如生,却并未开屏,是在等待远方的情人,还是守候一段属于自己的梦想?

相关链接:

交通

镇远的交通比较方便,湘黔铁路穿境而过,广州、上海、北京、昆明、成都方向都有火车经过镇远站或玉屏站。镇远城内的士起步价2元/2.5公里;开往舞阳河景区的旅游专线车,半小时一班,5元/人。

景点

舞阳河景区距镇远县城17公里,打的单程是30元,票价为55元/人(含门票20元/人、船票35元/人);青龙洞古建筑群在城东,步行即可到达,票价为30元/人;四方井古街在县委附近,不需要门票;铁溪景区距县城4公里,目前还未售门票,如去游览可打的或在老大桥头乘坐三轮车前往(平常三轮车1元/人、出租车10元/趟,节假日略有上涨,可议价)。

住宿

除星级宾馆外,还可住客栈,标准问25~80元。

饮食

镇远的饮食是典型的贵州风味,突出辣、麻、酸,具有代表性的佳肴有糟辣脆皮鱼、宫保鳝鱼、独山盐酸鳝片、八宝汽锅脚鱼、天麻鸳鸯鸽、宫保鸡等。镇远的羊肉火锅和鱼火锅很过瘾。小吃有肠旺面、雷家豆腐圆子、恋爱豆腐果、糕粑、片鸡粉、荷叶糍粑、米豆腐等。

特产

安顺地戏面具、蜡染制品、刺梨、平面辣椒、都匀毛尖、遵义毛峰、贵阳羊毛峰、赵司茶、贵州茅台酒、董酒等。

猜你喜欢

舞阳青龙
宁夏青龙管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宁夏青龙管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月光下的舞阳河
河南舞阳铁矿田铁山庙组矿层下盘地质体成因
代表助力脱贫攻坚的舞阳“四重”
少林功夫拳(三)
中盐舞阳:打造区域最具竞争力的现代制盐标杆企业
小青龙说“角”
如何做好新时期征地拆迁工作——以恩施市舞阳坝街道办事处为例
青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