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襄樊高新区“创新集群”牵引城市经济
2007-01-30徐立京魏劲松
徐立京 魏劲松
初冬的襄樊依然绿意盎然。如果想寻找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最具活力和现代感的部分,这里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当是首选。采访数日,襄樊高新区缤纷夺目的创新成果令记者为之一振:
——由东风襄樊旅行车公司自主研发的“东风中置客车”近日被认定为2006年国家火炬计划项目,成为国内少数入选的客车之一。这是我国9米以下第一款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二级中置客车,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十五”以来,像这样的科技创新成果在襄樊高新区共有1700多项,其中被列入国家火炬计划的有54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项目120项。
——2006年10月31日,“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在此揭牌,襄樊高新区成为湖北省第2家、全国第13家“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截至2005年底,全区共申请专利1680件,注册商标1446件。未来3年内,区内80%以上的高新技术企业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
——2006年10月25日,中航精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000辆份汽车座椅调角器出口到中东市场。该公司研发的80余项产品全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其轿车座椅调角器占据国内半壁江山。据统计,2006年1至9月,襄樊高新区企业实现出口创汇5132万美元,同比增长70%。
如果不是实地调研,记者很难相信在襄樊这样一个中部地区的农业大市,会出现自主创新成果如此之多的国家级高新区。面对建立创新型国家的新一轮机遇,埋头苦干、稳健前行的襄樊高新区在各地一浪高过一浪的创新热潮中,站在了令人瞩目的高点。
从集聚走向集群
优化产业布局,逐步实现由项目聚集向产业集群的转变,是襄樊高新区“二次创业”的开篇
“襄樊高新区在‘二次创业中开始加速发展的节点,是去年的‘两区合并。”高新区管委会主任刘金元回顾园区发展的历史时说。
创办于1992年11月9日的襄樊高新区走过了一段不平坦的路程。2003年,高新区实现工业总产值126亿元,综合排位在全国53家国家级高新区中列倒数第4,曾一度面临被摘去“国家级高新区”这一金字招牌的尴尬局面。
发展之路在哪里?襄樊全市上下都在思考这个问题。
2005年2月20日,是襄樊高新区发展史上一个浓墨重彩的日子。这一天,经湖北省委、省政府批准,襄樊市委、市政府正式宣布,将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与原汽车产业经济技术开发区合并,组建新的襄樊高新区。
“将两个开发区合二为一的目的,是为了充分发挥优势,整合资源,提升竞争力,使高新区成为推动襄樊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的重要增长极。”襄樊市委书记田承忠告诉记者,“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效益优先、科技创新、集约发展,是加快襄樊高新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这是一次襄樊高新区发展思路的重大转变。以此为起点,襄樊高新区开始大做“减法”:
管理机构精简了。从成立当日起,新的高新区党工委以构建新型管理体制为目标,采取“竞争入围、双向选择、全员聘用、动态管理”的办法,积极稳妥地推进机构改革。高新区25个区直部门中,13个非服务性的部门被取消;大部分工作人员被转至服务性部门专门从事为企业服务的工作,收入与服务质量挂钩。
产业布局缩减了。他们在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原则上不再摆放其他工业项目;在原汽车产业开发区发展各类工业项目,重点是汽车整车及其配套零部件项目;以连接两大园区的邓城大道为轴线,大力发展商贸物流等第三产业。一区两园格局的形成,使内部功能分区趋向合理,优化了产业发展空间。
招商范围减少了。项目和产业的选择不再“四面开花”、平均用力,而是抓住特色,突出重点,由“招商”向“择商”转变。开发区新的投资指南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形成“三大基地”,即以东风汽车公司襄樊基地为龙头的汽车整车、动力、研发及零部件产业基地,以湖北新华光信息材料股份公司为龙头的全国最大的特种光学玻璃研发、生产基地,以航宇救生设备有限公司为主体的全国最大的航空救生装备研究、设计、实验和制造基地;要进一步形成以机电一体化、新材料、节能与环保、电子与信息四大高新技术领域为重点的产业发展格局。为此,他们成立项目评审委员会,建立项目准入机制,着重引进掌握关键技术的先进科技成果、有利于产业链形成和延伸的项目、能够使园区产业规模迅速扩大的核心企业。
“优势是发展的支点,创新的前提是科学的定位。襄樊高新区位于中部地区的非省会城市,无论是资金还是人才等发展要素,比起东部沿海地区的园区都不具备优势。在这种情况下,高新区的发展更要突出特色产业,在特色产业引导下才能带动整体产业的发展。”高新区管委会副书记、副主任李耀春说,“做这些‘减法的实质,就是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搭建集约发展的平台,从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做“减法”的结果是快速实现了规模效益的提升,增强了高新区的聚集效应和辐射功能。通过精心引导项目聚集,大力促进产业聚集,全力推动区域聚集,合理引导产业关联度强、企业聚集度高、基础条件好、技术领域相近的企业向区域化、集群化发展,逐步实现了由项目聚集向产业集群的转变。比如,以大力公司、追日电气公司为龙头,已聚集了天工、中新、世祥等与软起动相关的民营科技企业30多家,形成国内最大的软起动产业集群,不仅占据了全国80%的市场份额,还引领着国内软起动产品更新换代的方向。
目前,像这样在国内列“全国同行业之首”的产业集群,在襄樊高新区还有5个,分别是全国最大的汽车动力生产基地、汽车座椅调角器科研、生产基地、航空救生装备生产基地、车用粘胶剂生产基地和特种光学玻璃生产基地。
从产业集群走向创新集群
创新集群不同于产业集群,形成创新集群,才能增强产业集群的核心竞争力,这是襄樊高新区的经验
科技部副部长马颂德指出,创新集群和产业集群是不同的概念。这也是襄樊高新区极为关注的问题。通过近几年的积累,襄樊高新区的产业集群已经建立起来,当前的问题在于如何形成创新集群,也就是要增强产业集群的核心竞争力。
为此,襄樊高新区确立了“创新立区、项目兴区、工业强区、开放活区”的总体战略,坚持把自主创新作为立区之基、强区之本,逐步形成了推进科技创新的四大优势:
一是人才优势。高新区把大力实施人才战略作为自主创新的关键环节来抓。目前,全区共有科技人才10550人,占全部企业职工总数的26.37%,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1029人,享受国家政府津贴的专家81人。
二是科技优势。高新区紧紧围绕重点产业,引进国家级、省级重点实验室、大企业研究机构、国内外研发创新机构入驻高新区,建立高质量的创新创业平台。区内建有专门研发机构的企业达115家,其中,国家级研究所2家,国家级研发和检测中心5个,省级研发中心8个。同时,积极引导和支持企业走产学研合作之路。像新华光公司与国内外大专院校、研究所、同行业先进企业扩展技术合作,成功研制出特种光学玻璃并填补了国家高科技领域6项空白,特种光学玻璃系列等被法国科技质量监督评价委员会推荐为高质量科技产品,获准自由进入欧盟市场。
三是环境优势。在高新区,有一座标志性建筑————国家级创业中心。这座建筑是高新区为优化服务功能、帮助中小型科技企业克服发展初期创业难而投资建成的。截至2005年底,创业中心已累计吸纳中小型科技企业195家,在孵企业达122家,孵化项目320多个,企业入驻率达95%以上,科技成果转化率同比增长20%。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金保樊告诉记者,目前正在建一个服务设施更加完善的孵化器,预计总投资5000万元,总建筑面积3.4万平方米,建成后将是鄂西北地区规模最大的中小型科技企业创业孵化基地。
四是政策优势。高新区在产业政策、技术政策、土地政策等各种政策措施的制订和实施上,都充分向科技创新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倾斜。比如,对一些潜力大、市场前景好的研发项目,高新区采取“滚动扶持”的办法,从“萌芽”状态就开始连年给予资金支持,使其成为一棵大树。大力公司在1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高新区对它的资金扶持始终贯穿其中。对此,大力公司老总张军红说:“这些钱对企业从事创新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表明了政府对高新技术企业支持的态度。我们非常感谢。”对一些需要投入大量研发资金的项目,高新区采取“捆绑扶持”的办法,在积极争取上级科技资金的同时,区级财政也提供专项资金,共同扶持企业创新。
高新区管委会主任刘金元强调说,创新集群的培育过程需要良好的外部环境。政府部门的主要职能就是要给企业提供一个透明、公开、公正的竞争环境,让企业像马儿一样跑起来,这样企业是不是千里马就能够很快显现出来,政府部门支持的方向则会更加明确。
科技创新使襄樊高新区渐渐成为名副其实的高科技聚集区。区内现已聚合了163家高科技企业,并吸引了包括4家世界500强企业在内的美、日、法、德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前来投资。2005年全区实现工业总产值307亿元,同比增长79.6%;其中高新技术企业产值225亿元,同比增长40%;在全国53个国家级高新区综合排名中,襄樊高新区由上年的43位上升至35位。
刘金元对记者说:“通过认真审视自己10多年的探索,我们看到了自身的优势,同时也找到了出路。近两年,我们已开始步入了快车道,争取再用5年左右的时间,将襄樊高新区建设成为国内具有较大影响、较强实力、特色鲜明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力争处于全国53家国家级高新区中上游水平。”
创新集群提升发展质量
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这是襄樊高新区经济发展的工作重心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不断听到“核心襄樊”这样的说法。什么意思呢?就是说高新区是襄樊经济发展的核心,是牵引襄樊城市经济的龙头。在襄樊市《2010年城市发展总体规划》中,高新区处于该市中心,其重要位置由此可见一斑。
从目前的发展态势来看,襄樊高新区作为城市经济龙头的作用已经逐步显现出来。2005年,襄樊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加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和增加值分别为40%和31%,这说明襄樊市工业经济四成来源于高新技术产业。在工业经济增长要素中,高新技术产业占有三分之一,远远高于其它产业。2006年1至9月,高新区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292.2亿元,同比增长21.9%,其中高新技术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14.2亿元,同比增长21.9%。
正因如此,襄樊市委书记田承忠对高新区的发展寄予厚望,“目前襄樊市80%以上的工业增加值由高新区创造,高新区为襄樊市经济发展搭建了一个优势资源高度集中、产业发展和土地利用高度集约化的重要平台。襄樊是湖北省政府确定的省域副中心城市,也是一座新型的汽车城。汽车城的建设主体就在高新区。”
目前,东风襄樊基地已经形成了年产15万辆轻型商用车、10万台中高档轿车和40万台发动机的生产能力。今后5年内,东风公司将对襄樊基地至少再投资36亿元,用于新车型研发、技术改造、产品升级、产能提升等。到2010年,东风襄樊基地的汽车产销量将达到35.5万辆。
但是,田承忠转而冷静地指出,“十一五”期间要进一步提升襄樊城市经济发展质量,还必须加快推进由产业集群向创新集群的转变。在培育创新集群的过程中,不能简单地套用培育产业集群的方法。尤其是在经济指标的考量方面,创新集群需要一套更精细、更前瞻、更持久的考核指标。“关键是要通过科技的贡献率来考核产业对未来发展的贡献,使土地的投入产出比得以不断提高。”
用这个标准来衡量,高新区清醒地认识到了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紧迫性。“高新区作为全市科技创新的聚集区和示范区,‘十五期间研发的新产品有1042项,其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只有345项。特别是核心技术部分,真正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仅占10%。”市科技局的负责同志说。
就拿高新区最亮丽的“名片”汽车产业来说,产品结构趋同的现象仍然存在,部分企业技术装备老化,开发平台层次不高,核心部件的开发能力薄弱,特别是汽车电子产品不多,导致市场核心竞争力减弱。怎样提高这一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呢?襄樊市汽车办主任陈洪基告诉记者,一条现实途径便是依托东风,抓住合资公司汽车零部件逐步“本土化”生产的市场趋势,利用高新技术重点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关键汽车零部件产品,培育一批“专、精、特、新”的零部件企业,建立专业化分工、分层次的零部件产业体系。
先行一步的湖北中航精机已经成为这方面的范例。该公司的主导产品轿车座椅调节机构,在原国家机械部《中国汽车零部件发展战略》中,被列为关键零部件。同时也属精冲行业,为先进制造技术。公司在最开始进入这个行业时,也曾想到与国际大公司合作,引进其成熟的技术,但被回绝。在这种情况下,中航精机发愤图强,刻苦钻研,终于在1994年研制出我国第一个手轮式轿车座椅调角器,并在此基础上研发了捷达轿车座椅调角器,开创了我国轿车座椅调角器国产化的先河。
目前,该公司已形成年产轿车座椅调角器100万辆份、滑轨30万辆份、精冲件1000万件的生产规模,成为国内最大的汽车座椅调角器科研、生产基地,产品占据国内市场50%以上的份额,几乎涵盖全国95%以上的中高档轿车车型,并逐渐进入了几大跨国汽车零部件公司的采购体系。中航精机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实现了我国轿车座椅调角器从依赖国外进口到批量出口的历史性转变,靠的就是自主创新,靠的就是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
刘金元告诉记者,高新区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就是要进一步优化环境、营造氛围,让像中航精机这样的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如繁星涌现。“当自主创新企业成网成片成长起来之时,就是高新区形成创新集群之日,也就是高新区发展实现重大突破之日。”他充满期待地说。
(2006年11月9日,《经济日报》,作者系该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