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教学要打破模式化倾向
2006-12-30陈金兰
长期以来,文言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一大难题。 简而言之,存在三大误区:一是上成了枯燥乏味的古汉语知识课;二是上成了空中楼阁式的文学分析课;三是上成了介绍——翻译——分析三部曲。在这些课堂上,学生或哈欠连天,昏昏欲睡;或一节课下来,对课文的理解仍一头雾水,课堂效率极为低下。愚以为,文言文教学最忌千篇一律,而要善于“花样翻新”,在下述几方面作灵活处理。
一、诵读
诵读是把躺着的书面文字,用声音立起来,出口时的声音负载着思想感情,增强了语言文字的可感性,学生通过反复多遍的诵读与课文的语言文字反复接触,才能更深刻地领会作者在字里行间的语言节律,受到更直接、强烈的感染。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指出:“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而入情。”文章不是无情物,富有情感的朗读能加深对作品思想内容的理解。所以笔者认为,教学文言文,诵读这一法宝应贯穿课堂始终。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首先用一些富有激励性的语言鼓励学生,然后指名学生轮流读课文(每人读四五句,以中下水平的学生为主),这样能更好地了解全班的朗读情况,充分地暴露问题,其余学生随时准备正音(这样一来,可使全班同学都参与学习,而且学得紧张),当试读学生出现错误时,不少学生都能随时指出,指出后再由学生重读。教师随时进行指导。这样通过让全体学生自主学习,自行试读,出现问题随时点拨纠正,在不断试读训练中提高朗读水平,在朗读中培养语感,培养对文言文的“感情”。如读《过秦论》、《六国论》,读得大气磅礴,气势逼人;如读《陈情表》、《祭十二郎文》,读得情韵纡曲,回肠荡气:直读得不知是己之文,还是人之文。
二、翻译
文言文因为距离现在年代久远,很多字词艰涩难懂,文字疏通往往需要花费不少时间。但如果不考虑实际,一味进行字字落实、句句疏通,势必造成“教师吃力、学生不满意、听课老师直叹气”的结果。因此,我们只有在翻译的方式方法上多想一些方法,多下放一些主权给学生。文言文的翻译,方法多种多样。诸如保留、替换、删减、增加、调整等等。我认为最基本的方法是弄通大意,规范语言。要求学生看懂课下注释,借助工具书,联系语言环境,用今天的话说出文言文一字一句的意思,还有不懂的地方,由教师答疑点拨。在此基础上,用现代汉语语法要求,引导学生增补、调配,达到疏通课文的目的。所以,文言文翻译大致分三步走,首先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进行直译;其次根据需要,适当调配词序;最后按照现代汉语规范要求,作出增补。至于文言中的人名、地名、国号、年号、官职等等,直接保留就可以了。在方式上,我们可以根据文章难易,让学生选择轮流翻译、讨论翻译、集体翻译或个人自译,遇到有困难的字词,可交由全班讨论,教师则筛选一些重点字词句子对学生的掌握情况作一番检测。给学生多下放一些“自主权”,久而久之,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就会减弱,学生的翻译能力也会增强。例如教学《师说》,文章很长,我就让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通读全文,试着翻译,或个人译、或集体译、或讨论译。大部分学生基本上能了解意思,我巡视全班,对那些较难的字词句作翻译点拨。这样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想象
想象就是让学生在大脑中再现言语揭示的形象。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想象是知识的来源,同时又以知识和经验为基础,以存在于大脑中的信息资料为源泉。我们的第一任务就是引导学生打开这一座座信息宝库的大门,帮助学生积累思维的表象,使想象力的培养具备物质的基础。文言文由于语言表达上的凝练,加上有些文章由于受政治因素的影响、时代背景的限制,作者往往不能将其思想表露无遗,因而产生“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含蓄意味,给学生的思维扩散创设了广阔的天地。而且一篇文言文,从作者到学生,这中间往往需经过如下环节:社会生活——作者大脑——作品——(若干年后)编者(大纲意图——编者理解——选文)——读者。换言之,一篇文言文,从作品反映的生活到读者,这中间经过了无数层的理解过滤,读者的看法难免千差万别。好些地方的理解,读者或许可以挖掘出作者本人也未想到的审美意蕴。因此,教学时,我们不妨鼓励学生反复揣摩、体味、表演、顿悟,并延伸拓展,借助丰富的想象,多角度、多层面地理解课文。如诗经《氓》中的男女主人公的形象,文中写了一系列恋爱相思之苦的动作细节,但到底男主人公怎样的狡黠急切,女主人公怎样的重情有义。在教学中让学生根据诗的语言大胆想象,大胆填空,努力丰富男女主人公的形象性格特征。“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出。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如果学生能在大脑中再现出一幅这样的画面:“群山连绵,山高谷深,水流湍急”,课文就用不着讲解了。而象《邹忌讽齐王纳谏》、《鸿门宴》等都是适合表演的,学生自己报名扮演喜欢的角色。表演是对课文的一种再创造过程,既可以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锻炼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形象思维能力,还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在小组之间有对比,学生都有一种成功欲,因此他们非常喜欢这个活动,他们有的对一些情节进行加工,融进了现代生活的色彩,有的则艺术地再现了当时的情境,所有学生都在比较轻松的氛围中有所收益。
四、旁逸
旁逸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打断原来的思路,中途插进一些有趣的轶闻故事,以激发学生兴趣,拓展学生思维。语文学习应是一个广纳八面来风的开放系统。正如叶老所说:“把精读文章作为出发点,向四面八方展开来……就可以带读许多书,知解与领会的范围将扩张……。”在教学中,我们都会发现这样的现象,有的教师上课似游离课本内容,天南海北如天马行空一般地神侃,实则无处不紧扣课文内容,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深受学生欢迎。而有的教师上课则是循规蹈矩,严格遵循书本,不敢越雷池半步,不节外生枝,但学生学得沉闷厌倦,很让学生厌恶。实际效果,前者为佳。而相对艰涩难懂的文言文教学更应如此。如学习《窦娥冤》时,笔者就延伸到对全曲的研读,再类推到对一系列文学现象的解读,这样师生就会惊喜地发现:窦娥冤魂感天动地,刘兰芝和焦仲卿化鸟,梁山伯与祝英台化蝶,卡夫卡《变形记》中格里高尔变甲虫……现实的痛苦以异化的形式怪诞地显现,在于揭示人物在社会处境中的困惑与荒谬,反映人物对社会现实的憎恨和抗争;学习《促织》时,学生对巫医能“以神卜”是否出于作者的杜撰颇有争议,笔者插入了现实生活中许多算命、测字、看相的故事,揭穿他们把戏的同时,肯定了他们中许多人高超的判断推理能力与娴熟的语言表达功底;学习《群英会蒋干中计》时,学生对周瑜窥看曹军水寨表现出的“大惊”不以为然,认为是作者言过其实,对此笔者不加评论,只插入了正在播放的电视剧《三国演义》中几处写观察的镜头:一是周瑜把刘备拽到东吴宴饮时,诸葛亮对周瑜、关羽、帐下武士之神态的细致入微的观察,二是周瑜打黄盖时诸葛亮对周瑜一闪即逝的面部表情的捕捉。学生听后,恍然大悟的同时,对名著艺术特色的把握也精进了一层。这些旁逸法的运用,既调节了课堂节奏,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五、研究
中学语文课本里许多文言文都很有底蕴,可挖掘之处甚多,我们可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探讨。学习《毛遂自荐》时,学生对文中人物的评价分歧较大,笔者顺势引导学生分四组分别讨论下面人物:1.毛遂;2.平原君;3.楚王;4.十九人。学生们发言踊跃,不少学生旁征博引,纵横捭阖,说古论今,从课文人物联系到当今的人才选拔、安全工作、礼法礼仪、为人处世等,学生所得到的知识和思想收益远非一般的循规蹈矩的课堂可比。学习《孔雀东南飞》时,笔者着重让学生研究一个问题:焦母出于何种心理让仲卿休妻?他们在短短的课堂中竟然讨论出了十三种理由:1.无子说;2.更年期说;3.恋子说(焦母与仲卿相依为命,兰芝的到来,使焦氏母子的感情大不如前);4.妒忌说(兰芝太优秀了,做婆婆的与之相比,大为逊色);5.讨厌说(兰芝是焦父在世时作主娶进门的,焦母一直不喜欢);6.煎熬说(有道是“堂上交椅轮流坐,十年媳妇熬成婆”,但兰芝却不服焦母“管教”);7.隔阂说(焦母在家很孤单,而兰芝不理解,只知劳作,婆媳间缺少沟通);8.无才说,(在焦母眼里,女子无才便是德);9.第三者说(县令与太守公子均看上了兰芝,故对焦母施加压力);10.另娶说(焦母喜欢东家贤女罗敷,并与之达成某种默契,故需休掉兰芝);11.能干说(焦母担心儿子过于软弱,家里的大权会落实到能干的兰芝手里);12.门第说(焦母为仲卿前程计,想休掉无背景的兰芝,娶门第高的小姐);13.美色说(焦母担心儿子沉溺于兰芝的美貌,胸无大志,耽误了仕途)。这些理由大都能从课文或资料中找到根据,而且能自圆其说,学生思维之开阔令我们教师也为之咋舌。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要想让学生在课堂上保持持续注意力,提高课堂效率,我们教师必须时时给予新异的刺激。鲁迅先生也曾说过,四季皆春,一年到头让你看桃花,你想该多么乏味?即使那桃花有车轮般大,也只能在初看上去的时候吃惊,决不会每天做一首“桃之夭夭”。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的文言文教学打破模式化倾向,势在必行。
(陈金兰 浙江省临海市琳山农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