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鞋套”
2006-12-29
中国商人 2006年3期
孙的秘书很可怜,被迫因为一瓶水拷问自己的灵魂。如果她是权贵或者富豪的女儿,不需要在老板手下讨生活,她会因为口渴或者不敏感而被骂做“贱”吗?她会被骂了还要深刻自我反省,为自己的过失而难过吗?
——网友张迈
“结果去了之后,她让小保姆下楼来接我。我去过很多官员家里,除了正部级以上的官员,几乎没有不亲自出门来接的。”这才是“鞋套”的真正导火索!
——网友云飘荡
借用孙大午的逻辑,客人到主人家做客,是自己舒适重要还是保持主人家的清洁重要呢?如果只是一味为了自己的舒适,是不是也不是以人为本呢?
所以如果是儒家文化,那么孙大午应该反省自己为什么我不可以牺牲一下暂时的舒适?当然同时李大姐也要反省自己,为什么我不可以牺牲一下家里的清洁?如果只是要求别人儒家,那还是真的儒家文化吗?在这点上,我觉得孙大午最后是仗了身价的底子,所以才会那么气粗。当然,李大姐也占了身价的底子,所以寸步不让。所以与其说是文化之争,不如说是两个不同身价的人较劲罢了。
——网友午夜蔷薇
看来归根结底还是主人接待的规格和方式没让老孙觉着舒坦,跟文化不文化有个屁关系。
——网友猫眼
不访我们来个情景对调。
扮演主人:
A——孙总,不好意思,我家有换鞋习惯,您是换拖鞋还是戴鞋套?
B——孙总,您别脱鞋了,进来就是!
C——孙总,给您拖鞋!
D——孙总,给您鞋套!
扮演客人:
A——我换拖鞋吧!
B——我戴鞋套吧!
C——我直接脱鞋,啥都不用穿了!
D——我可以不脱鞋进来么?
E——对不起,我不进来了!
F——进你家真麻烦,我以后再也不来了!
如果是这样对换一下角色,也许孙大午与李大姐都会有新的感受。
——网友喜鹊
这事真没什么复杂的,核心就一身份与面子问题,首先要搞清的一个基本事实是,孙与李的关系。
这首先是一桩生意关系,孙是大客户,李要拿到这个大客户,所以李对孙殷勤倍加,不乏讨好之嫌。而孙也理所当然认为自己在这种关系上是处在高价位上,应该得到并享受李对他的高度尊重。从孙自我描述中,这点是非常明确的:李三番五次力邀孙,孙拿着架子不肯前去,最后算是勉强给了李大姐面子。
这时的孙,来到李家其自我意识是屈尊,也就理所应当地等待对方给出符合他自我想像与习惯的迎接之态,但他却没得到他认为是应得的礼遇规格,更没想到迎接的见面礼居然是鞋套!
——网友侠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