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拉格记忆
2006-12-29初禾
中国新时代 2006年8期
捷克地处欧洲中部,是一个拥有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的国家。在这片国土上,历代君王们根据各自的设想营造了豪华的宫殿和美丽的城市。来自世界各地的能工巧匠在这里修建了上百个贵族庄园、大小教堂和无数极具民族风情的普通民居,为人类的建筑艺术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捷克首都布拉格被人们赋予了许多的爱称——“城市之母”、“金色布拉格”、“百塔之都”。从这些称呼中你就可以体会出布拉格的历史和美丽,无论是经常往来或偶然旅游到此的人,每天都能找到令他们新奇的东西。中世纪的大厦和宫殿、安静的公园或热闹的步行街,在他们的心灵里都具有同样的价值。
美丽的布拉格
布拉格的美无法用言语表达,我想只有当你身临其境的时候,才会体会出这种心灵的震撼。单是去年,英国王储查尔斯王子就先后5次携妻子卡米拉前往布拉格度假。他们下榻在半山腰的飒佛旅馆(SavoyHotel),我和导游在山上路过此地时慕名而进。这小旅馆的大堂小得可怜,布置得却十分精致。单单为了观赏墙上的艺术绘画,就让我们不禁多喝了几杯咖啡。世界在乱,不少大都会的繁荣在衰退,经济在萎缩,布拉格却一片欣欣向荣,到处是挤得水泄不通的人潮,足可见她不衰的魅力。
布拉格,这个有着“童话之都”美名的城市,兴起于中古世纪,公元1355年起德国皇帝查理四世(Charles,V)在此接受加冕,将布拉格定为神圣罗马帝国德意志王国的首都。从此,布拉格便在历史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个城市虽然历经数次战争的洗礼,但它的遗迹仍然保持得相当完整。从仿罗马、哥特、文艺复兴、巴洛克到新艺术风格与立体派建筑一应俱全。丰富的建筑风格,使布拉格被人们冠以“百塔之城”的封号。
在夕阳的辉映下,沿着布拉格中心的河岸,我向广场方向走去,金色的夕阳让许多建筑物闪烁如金,使布拉格显得金壁辉煌。从高塔上鸟瞰布拉格,河水沿岩石峭壁流过,陡直的斜坡从林地间拔起,宫殿与城堡耸立于高地之上,陡峭的街道如同阶梯,河流沿岸则布满了各式桥梁。
站在山头,俯瞰整个城市的美景,导游告诉我,布拉格主要由四个区域构成,分别是城堡区(Castle District)、雷色城(Lessertown)、旧城(OldTown)及新城(NewTown)。特别是布拉格城堡,是当地人最为骄傲的景点,它不但是历代执政者居住与办公之所在,也是宗教的中心区,14世纪兴建的圣维特尔大教堂即为代表,历史上30年的战争也于此留下记载。紧临城堡的黄金巷,是作家卡夫卡的故居.他曾在此完成以布拉格为背景的文学名著《城堡》。今日这条小巷里的18栋1540年的建筑贩卖着各种与时光有关的纪念品,如邮票、老照片、甚至于昔日共产时代的红军制服与配备。欧洲最大的犹太区亦位于布拉格,第五区的犹太城可见许多犹太人的墓园与教堂,那里记载着犹太人历久经年的辛酸血泪史。
贯穿布拉格南北的维瓦塔河是布拉格最具风情的地方,特别是兴建于14世纪的查理大桥,连接了新旧两城,这座古桥为游客聚集之处,桥上有108位圣者的雕像。此外,桥上还有许多小贩及街头艺术家演奏音乐或为游人画肖像。沿着河流放眼望去,可以清楚地看到许多古老的城堡,让人如同置身于童话世界。
音乐流淌的布拉格
提到布拉格,你会联想到什么?
对哲学和文学感兴趣的人,会联想到卡夫卡、米兰·昆德拉;对政治感兴趣的人,会联想到“布拉格之春”这个让人感到寒冷的名词;但对乐迷而言,“布拉格之春”却意味着一段阳光明媚的时光。首创于1939年,1946年正式举行的”布拉格之春”国际音乐节,现已成为欧洲乃至全世界最负盛名的音乐盛会之一。每年的5月12日,也就是捷克民族音乐之父斯美塔那逝世纪念日,音乐节就在《我的祖国》的旋律中开幕。这一天是全世界的音乐家、乐评人和乐迷十分向往的节日。的确,虽没有维也纳那么有名.布拉格也是一个名副其实的音乐之都。
布拉格和音乐的渊源,不只有“布拉格之春”,也不只是莫扎特著名的第35交响曲“布拉格”,或莫扎特在此写作并首演的歌剧《唐璜》。布拉格还为世界贡献了两位杰出的音乐家——斯美塔那和德沃夏克。这两位生于斯眠于斯的音乐巨人,让布拉格的灵魂洋溢着音乐,让布拉格的人们为音乐而骄傲。
薄暮时分走上大街,我奇怪地发现,这里难得看到唱片店。须臾华灯初上,恍然觉得.自己仿佛漫步在一个音乐的花园中。四处飘扬的音乐告诉我,这里根本就不需要唱片,人们随时都生活在音乐之中。从音响效果最好的艺术家之宫和市民会馆到国家歌剧院、民族剧院,从圣阿内日卡修道院到圣米库拉什教堂,众多的音乐厅、教堂、博物馆乃至饭店、酒吧,到处都是音乐的殿堂。入夜,从不同窗口里飘出的歌声,让人恍惚迷醉在千回百转的音乐迷宫之中。
9月的布拉格演出活动络绎不绝。马友友、巴伦波依姆、海明富士子……甚至还有中国的京剧。触目所见全是音乐会的海报。各大剧院附近身着戏装的年轻人捧着剧照和座位表向游客介绍歌剧演出;旧城广场上,游走着许多举着音乐会海报牌的行人。
这座纯粹的消费城市,满街是玻璃工艺品店,比工艺品店更多的是餐厅和酒吧。里面播放的流行音乐和街头艺人的弹唱交织出布拉格的时尚色调。如果你走累了,又不喜欢酒吧的嘈杂,有一个更安静而愉快的去处可供你小憩,那就是教堂。分布在市区四处的教堂,大都不收门票,可以进去观赏一番有几百年历史的建筑和雕刻,若时间凑巧,还能听到管风琴演奏。午后,我信步走进一座教堂,独自静听管风琴演奏。那回荡在穹顶间的宏伟回声是我的家庭影院所绝对不能再现的。出门时我在功德箱里投入了3枚10克拉硬币,只合一个三明治的价格,但后来我惊异地发现,10克拉竟可以买到半张音乐会的门票!
布拉格的物价普遍高于北京,唯独我喜欢的啤酒和音乐会,正像《旅游手册》说的,十分便宜。普通演出的门票在200到400克郎之间,几个最好的音乐厅略贵些。音乐贯穿了布拉格的历史,联系着布拉格的今天和过去。如果你不是那么急于离开,还可以探访一下布拉格的音乐历史。在细雨中叩开德沃夏克博物馆的大门;在阳光灿烂的午后流连于莫扎特写作《唐璜》的贝尔特伦卡庄园:还应该造访布拉格的发源地——维谢赫拉德城堡,在斯美塔那的墓前,聆听圣约翰和圣保罗教堂每到正点就奏响的钟声,那是我们所有人都熟悉的《沃尔塔瓦河》的主旋律——“天地是飘摇的逆旅,昼夜是逆旅的门户。多少苏丹与荣华,住不多时,又匆匆离去。”
瓦策拉夫大街是布拉格的一条十分著名的购物街,各种名牌专卖店遍布街头,名牌商品琳琅满目,且价格普遍比欧洲其他国家要低许多:捷克的水晶制品世界闻名,在这条大街上有不下30家水晶制品专卖店,高雅的水晶吊灯、高贵的水晶摆设、酒具,茶具和咖啡杯、声音清脆的水晶铃铛、晶莹剔透的水晶项链等,成为各国游客的最爱 闻名遐迩的施华洛世奇水晶在这条大街上开有2家专卖店,价格普遍比国内低大约1/3。近年,为迎合亚洲游客的喜好,这里还有深受信奉佛教的游客喜爱的水晶莲花和净瓶。有些商场的营业时间很长,更有一些甚至是24小时营业,可以充分地满足游客的购物欲望。
布拉格的公共交通十分发达,公共汽车、地铁、的士既方便又便宜,因为到这里来旅游的人越来越多,布拉格的现代化机场也在不断地扩大,从机场到布拉格市中心坐的士只要几分钟的时间,就是乘坐公交车也不会超过半小时。地铁从早上5点一直运行到晚上12点;不过在乘坐地铁之前,最好事先准备好硬币,布拉格的地铁是不设人工售票窗口的。此外,布拉格还有不少电车,全天24小时运行、如果你想自己开车,可以去租车公司,只要出示驾驶执照和护照,支付一定的押金,大约10分钟的时间,你就能如愿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