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善待“学困生”

2006-12-29刘胜文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06年3期

  刚踏入高中校门的学生,无不满怀激情、精心策划着自己今后的高中的学习和生活。而现在的高中学校要求分层次教学,常把学生分为尖子班、重点班和平行班三类。一个年级几百名学生,如果被分到“平行班”,就成为了老师和同学眼中的“学困生”。
  这些孩子需要教师的爱、尊重和理解,需要教师去塑造他们,教师不仅要为他们解决“学困”的问题,还要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一、缩短师生心理距离
  “学困生”大多数对周围发生的事情很敏感,自卑、叛逆心理较重,而且自制力差。
  面对“学困生”,教师一定要转变观念,摆正心态,以平等身份接近学生。通过努力找到突破口,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
  2003年我接手了一个“平行班”,这个平行班不仅是各个班的“学困生”云集,而且有一些学生思想品德存在问题,拉帮结派,不能团结在一起。班级是一摊散沙,如果不能让学生团结起来,就会垮了。我让学生们通过写小纸条,把自己的所思所想、对老师的要求、好的管理班级的建议等写下来,同时我要回复他们。这样就使学生把心中不易表达的、不能公开的话都写出来,比直接对话要轻松。然后,摸底掌握一些学生的心理动态,通过坦诚相对,让学生信任你、拥戴你、支持你。
  
  二、关注学生的进步,多表扬常奖励
  看学生要全面地看,有些学生成绩不好,可在其他方面很优秀,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多激励他们。教师的激励就是他们前进的动力,他们不仅会发展好自己的专长,而且还会在其他方面有所突破。
  因此,教师应该把发现“闪光点”作为转化“学困生”的突破口,适时、适势地对他们进行褒奖,真诚地为他们的每一个微小的进步喝彩,跟他们分享每一次成功的喜悦,消除这些学生的思想障碍,让他们克服自卑、找回自信,激发其荣誉感和进取心。
  三、给学生足够的展示自己的机会
  每个学生都渴望有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长和兴趣,“学困生”也不例外。在学校开展的演讲、歌咏比赛、运动会上,教师应给予他们充分展示自身才华的机会,让他们多体验成功的喜悦。这些活动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锻炼他们的意志,使他们认识到自身的价值,从自卑走向自信。
  成绩长期不良的学生,心理容易受到挫伤,因而对学习失去兴趣,对学校生活感到厌烦。经常处于这种心理状态的学生,很容易在学习上产生困惑。作为教师,我们应从增强自信心、激发学习积极性和动力入手,不断使学生的心理状态得到改善。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大庆市第十中学)
  编辑/于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