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题研究实践中的教师专业发展

2006-12-29梁文鑫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06年5期

  教育课题研究的主体是教师,教师在课题研究实践中的专业发展是课题研究成功的保证,也是课题能够可持续发展根本。课题研究作为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能够有效促进先进教育技术与理念在教学中的渗透,帮助实验教师在课题研究中提升自己的职业能力,因此,在“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创新实验”开展的几年中,课题组始终高度重视“教师”这一研究主体的专业发展问题,把帮助教师掌握新的教学理念、技术与方法,促进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作为核心工作来推进。
  教育课题研究的主体是教师,教师在课题研究实践小的专业发展是课题研究成功的保证, 也是课题能够可持续发展根本。课题研究作为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能够有效促进先进教育技术与理念在教学小的渗透,帮助实验教师在课题研究小提升自己的职业能力,因此,在“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创新实验”开展的几年中,课题组始终高度重视“教师”这一研究主体的专业发展问题,把帮助教师掌握新的教学理念,技术与方法,促进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作为核心工作来推进。
  面对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具有不同学科背景和教学经验的实验教师,如何才能让他们理解并接受新的教学理念与操作模式,成为自主的行动研究者,将课题研究扎扎实实地落实到常规教学中?如何将理论与技术培训的内容行之有效地结合到教学实践小,从而提升实验教师的学科能力与信息技术素养?下而笔者结合跨越式课题组的具体工作来阐述在课题研究实践小如何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一、引进新理念、新技术和新方法
  
  跨越式实验以何克抗教授的“语觉沦”、“儿童思维发展新论”、“创造性思维理论”为基础,旨在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进行深层次整合。在这样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实验从教学模式到具体的教学活动设计都与传统教学有很大的差别。开展课题之初,我们结合教师的教学实践安排系列讲座,包括:基础教台跨越式发展创新探索实验目标及理论基础、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语文教育小的创造性思维、网络环境下小学英语教学创新探索,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误区分析等。通过系列讲座,使各培训对象对跨越式课题形成宏观的认识,便于在学校范围内形成良好的课题研究氛围。
  跨越式实验力图通过信息化手段促进学科教学的高效化,其实施环境是网络化与多媒体化的,这就要求实验教师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素养,对教师进行技术培训也是推进课题实施以及推进教师专业化的重要工作之一。课题组对实验教师进行的新技术培训并不是孤立地就技术操作本身进行,这会使实验教师丧失学习兴趣。对于实验教师而言,进行跨越式课堂教学最直接的技术运用就是制作优质教学资源和使用网络教学平台,然而在开展实验研究之初,绝大多数实验教师都感到困难。这正是我们技术培训的切入点,使技术培训变得生动、具体、时效性强。如制作教学资源, 要根据教学设计将素材资源(文本,图片、Flash等)组合成网页形式,我们就以此为任务,培训实验教师掌握网页制作技术。多数实验教师经历厂几轮这样的培训,自己制作的资源能够保障常规教学使用。此外,在技术培训过程中,课题组鼓励实验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师有针对性地开展校本培训,将学科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培训真正落到实处。
  跨越式实验的教学模式与方法都有很多创新之处,为了使实验教师对新的模式与方法建立初步的认识,全方位多层次的教师培训会逐步安排到课题指导的不同阶段。为了能够保证培训效果,课题组将现场培训与网络培训结合起来。现场培训如前面我们所提到的讲座。网上培训主要通过课题组专门开发的跨越式门户网站以及学科卞题资源网群。具体培训内容包括项口介绍、理论基础、案例观摩、优秀教学设计力—案展示、教师反思以及常见的信息技术工具的使用等。实验教师可以通过这些模块对现场培训的内容进行再次问顾,也可以观摩并学习不同实验区的优秀案例、优秀教学设计方案,还可以在交流区中针对内己在课题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与课题组或其他实验教师进行讨沦交流。网上培训对现场培训进行了有效缓冲与有益补亢,达到了对实验教师全面培训的效果。
  
  二、进行教学实践指导,建立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联系
  
  在课题实施过程小,课题组通过参与教学实践的指导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使理论可以有针对性地指导实践,实践也可以对理论做出补充、完善和创新。课题组每个月都定期到实验学校进行常规指导,与实验教师进行面对面、一对一的交流。为了使实验教师能将跨越式的创新教育理念融人到教学过程中,对具体的教学模式有更儿体清晰的认识,能更好地把握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课题组针对实验教师的具体课程内容设计了“备课一教学设计方案修改一听课与交流一反思一优秀的教学方案展示”的完整流程。备课时,教师按照自己对课题理念的埋解分析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教学资源,确定要落实的重点、堆点以及基本的教学活动。课题组以邮件或面对面的方式对教师的设计方案进行讨论,结合理沦给出具有操作性的建议、不仅让实验教师明确“怎样做更好”,更重要的是理解“为什么这么做”。课题组指导人员每个月都会到实验学校听课,并针对听课过程巾发现的问题结合课题理念、模式与方法进行分析,在互相探讨中解决教师所遇到的问题。听课的过程中收集一些很好地融合了课题教学理念,模式清晰的优秀教学设汁方案,集中上载到跨越式的门广网站上,便于其他教师浏览学习。实验教师在这个过程小也会形成自己对课题实施的一些思考。正是在不断的思考中,教师的学科能力不断提高,课题研究电逐步被推向深入。
  
  三、网络互动,相互学习
  
  由于实验教师日常教学、资源建设、教研交流等任务比较繁重,为保障他们在课题实施中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真正促进实验教师在课题实践中的专业发展,课题组研究团队始终坚持以下原则:(1)从实验教师的角度出发,尊重理解他们的卒苦工作,不是以“专家”的姿态去评价实验教师的行为,而是以朋友的身份与实验教师进行女流,从而相互启发,都有收扶。(2)一直保持对实验教师持续而有效的关注,保证教师专业发展的持续性。一是每个.门定期到实验学校的常规指导,在与实验教师进行面对面、一对一的交流时,肯定教师所取得的进步,增强他们开展课题研究的内驱力。二是通过各种技术交流工具如邮件,MSN、QQ群、课题组门户网站、Blog、新课程学科资源网群等,加强远程的指导和交流,与实验教师建立起友好的互动关系,及时收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帮助他们在专业发展中迈出扎实的每一步。
  
  四、交流研讨,示范引领
  
  在课题实施过程小,实验教师个人的摸索固然重要,但更重要也是效率更高的方式就是交流研讨,示范引领。课题组提供机会让那些在课题研究中走在前面的实验学校做示范,使实验教师可以在教研活动小向优秀的实验教师学习,人家集思广益、相互启发,在教研活动中获得灵感、拓宽思路。如实验学校教师组成校内教研小组,由校课题负责人定期组织针对课题实施进行研讨;人实验区(如广州市越秀区的17所实验学校)形成一个区教研组,课题组每个月围绕—上一阶段实验教师普遍存在的问题,困惑或下一个阶段教师们要重点关注的工二作进行研讨,帮助实验教师理清思路,明确操作;组织实验教师到不同的实验区去观摩学习,促进不问实验区间的女流;课题组每午组织一次年会,给来自所有实验区的每位教师提供交流的空间与分享经验的舞台,很多实验教师反映,在每次年会上都能够扶得一些不错的想法,作为自己廾展课题实践研究的参考。课题组通过交流研讨和示范引领帮助实验教师创造一个相对广阔的专业(发展空间。在这个人的环境巾,教师可以在与他人学习讨论中来加强自己对专业发展的思考。
  跨越式课题廾展的儿年时间坐,一人批十分优秀的学科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成氏起来。这更坚定了我们的信心,在课题实施中允分重视教师这一行动主体,并完成对教师从理论、模式、方法、技术的全套培训以及保持对教师持续的关注与交流,帮助教师将教台信化落实到常规教学当中,推进教育信息化在学校的发展,真正发挥教师这一关键因素在教育信息化中的核心作用,实现信息化背景下真止意义的教师专业发展。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