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研究课题的信息化支持环境
2006-12-29谢非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06年5期
“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创新探索实验”是一个探索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研究课题,信息技术各种形式的支持是必不可缺的。在研究过程中,总课题组研制开发了一系列平台和软件,为课题开展、教师发展、课堂教学、评价测量、教学资源管理等构建了系统技术环境,成为科研的必不可少的信息平台。这些形式多样的网站和软件共同构成了跨越式项目的系统技术环境,已在140多所学校广泛使用,有力地支持了教师们的实验研究和日常教学工作,大大提升了教师教学、科研的效率,也大大提高了课题开展的效率。多种技术形式融人到学校的教学、科研和管理中,推动着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往更深层次的方面发展。
1.跨越式实验项目门户网站
跨越式实验项目门户网站提供活动公告、课题介绍、学习资料、活动掠影,优秀论文、优秀课例、教学资源、常见问题和在线培训等内容,主要完成以下功能:(1)课题组各项活动公告、活动总结等通知以电子公告的形式下发;(2)提供所有课题学习材料的下载,为新老教师提供随时可以获得的学习资源;(3)展示和共享教师的优秀教学设计方案、优秀教学资源及教学反思,展示各区实验学校和实验教师的风采;(4)展示项目的部分成果;(5)开辟论坛与广大实验教师进行互动,对常见的技术问题、教研问题进行解答等。
跨越式实验项口门广网站积累着跨越式项目的各项过程性成果,展现着发展历程,是总课题组和实验教师信息互动的窗口,也是简单的教师培训网站。
2.VCLass网络互动教学平台
VClass网络互动教学平台主要支持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该平台的设计考虑了课堂教学的特点,照顾到多学科中的常见活动,并利用不同的技术形式来支持这些活动,使师生在网络环境下进行课堂教学寸可以充分利用不同技术形式的优势来促进学与教,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该平台为教师提供虚拟的课程空间, 教师可以在乎台上授课,上载资源、布置作业、出试卷和就某些问题进行调查,学生可以做作业、通过时沦组进行网络作文、记笔记、考试,师生可以进行讨论、交流等;平台提供资源在不同教师和课程之间的共享,计算机自动对客观题目进行判卷,并分析学生成绩,让教师第一时间得到全班的知识掌握情况。
VClas日网络教学平台不仅可以支持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也可以支持很多课外学习活动如作业、答疑、讨论等等, 是支持混合式课堂教学的有力工具。
该平台可以通过学校管理员进行制定,对中小学显示不同的界面,特别在供网络写作使用的讨论组模块,如果是小学, 则显示出更加简单的功能和更加卡通化的界面。
3.研究性学习平台
研究性学习干台专门为研究性学习提供网络环境的支持。该平台的设计以研究卞题为切入点,充分体现研究性学习打破传统学科的界限,打破传统班级为学习团体的界限,强调过程性、基于丰富的非良构材料、以协作学习为主要形式,强调交流等特点,是中小学廾展多层面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强有力的支持平台。
该平台提供从区域研究学习系统中心到各个学校再到各个年级、班级、课题、小组、个人研究者的七层架构的集小式管理环境,能够有效地支持基于跨学校(区域性)研究课题,跨年级(校级)研究课题、跨班级(年级)研究课题以及基于班级的多种层次的研究性学习课题。
对教师来说,该平台从研究课题的设计、开展、追踪和评价都进行厂支持。进入一个研究课题,教师新建课题,对学生分组进行管理;当学生开始研究活动之后,教师可以通过查看学生的过程报告、上传的资源、参与学生的在线讨论等形式督促研究过程,廾给予学生适当的帮助和辅导。平台提供厂比较完善的过程评价方案制定功能,教师可指定学生的开题报告、研究方案、过程评价,研究结果在评价方案中占据的比重,当教师分别考查了这些文件或过程的分数之后,平台会自动得出最后评价的数据,简化了过程评价的数据计算。
对学生来说,利用该平台可以进行讨论交流、共享资源、撰巧报告、提交小组作品等活动宋完成研究性学习任务,最后还可以撰写自我研究心得,对研究过程进行反思,以获得更大的提高。学生廾展小组成员间的互评、小组成果共同评价以及自评相结合的入—式,对整个研究过程、研究结果、个人的参与度、个人的提高进行评价。
4.发展性评估平台
发展性评估系统是结合新一轮中小学课程改革推出的专门性评价丁具包。结合口前我国中小学评价方式的混合现状,它主要包括测试、问卷以及档案袋三种测试工具。操作简单。界面简洁,却能够对各种评价信息进行统计分析, 定期生成评估报告。
发展性评占系统支持多主体参与的评价,评价卞体除了教师,还有学生和家长。教师可以出试卷组织考试,通过手工录入、利用题库自动组卷多种方式组卷;可以为学生创建档案袋,收录学生的作品集、获奖己录,对学生进行跟踪考查;还可以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搜集学生的反馈,掌握学生情况。最后借助该平台的辅助,汇总档案袋,观察学生的成绩变化,对学生的成长轨迹进行追踪。相心地,学生可以参加考试、将自己学习过程中的各种材料收录进档案袋,参与调查等,扦可以看到自己的各项评价信息,以及看到自己的成绩变化、成长轨迹,自己进行评价和反思。
发展性评估涉及学生学业成绩、综合能力素质、行为层而的考查,可以为全而评价学习者的知识、能力等方面提供支持,将发展性评价中涉及到的人量数据和繁复的工作电干化、自动化,人人提高厂评价工作的效率。
5.新课程学科主题资源网站群
新课程学科主题资源网站群足Web版的资源库,是一个方便、实用的学科资源:互动园地。它可以完成土二传、存储、下载资源的功能,每个学科一个资源空间,达到跨区域的资源共建共享的目的。同时,教师平时制作的点点滴滴的资源通过该网站群积累起来,形成宝贵的资源库,减少资源建设的重复劳动,并将教师资源建设的工作成果最人化。
一方面,教师可以将自己制作的十题资源上载到相应的目录下,这样,就通过技术手段将各区实验教师的资源自动收集起来。另一方面,课题组在平台工具的帮助下对这些资源进行一定的管理,使它们可以按照主题和教材版本册数编排,就得到适台综合查询和适合按照教材目录检索的两种目录结构,教师们可以根据自己的使用习惯检索到想;要的资源。该网站群还提供高级搜索的功能,可以完成多种条件的复合查询,使教师能够准确定位到最符合自己需要的那个资源,在获得丰富资源的同时、又不至于迷失在资源的海洋里。每个学科开设交互社区,课题组人员。各区的该学科老师都可以参与,互相交流资源设计与制作方面的经验和问题。
6.《教育技术通讯》在线杂志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通讯》电子杂志
《教育技术通讯》是一个基于因特网的免费在线杂志。《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通讯》是以光盘形式免费发行的内部电子杂志。它们发布和展示跨越式实验以及另一个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项目——全国学科“四结合”教改实验研究项口的成果,包括文摘型的一些理论:文章、优秀教学设汁方案,优秀多媒体资源、包含视频的优秀课例,技术技巧,实验学校风采等。《教育技术通讯》还重点介绍教育技术领域内最新发展动向、重人事件,最新教育产品信息等,其中不乏丰富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各种材料和最新进展,具有学术性、创新性、权威性,指导性、服务性和交流性。这些丰富多彩。质量上乘的学术内容,能开阔视野、启发思考和新思想的产生。两杂志一方面为广人跨越式实验人员提供了非常丰富的学习材料、科研文献材料,也为他们提供了发表、展示科研成果、实践经验的空间,从一个更广阔的角度促进了跨越式实验研究项目的深层次发展。这个电子杂志为广大实验提供了成果展示的空间,反映着实验最新的进展和成果,不仅加强丁跨越式实验13个实验区之间的交流,更和其他的项日结合起来,把同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台领域里进行的研究和实践的互相借鉴扩展到更广阔的空间。
7.实验开辟的Blog群
跨越式实验开辟了了中学资源建设小组的plog空间,成为中学资源规划和建设的公告牌和交流园地。还为实验教师开辟丁“跨越式发展心路历程”的空间,实验教师们可以记录和发表他们在跨越式里的——路走来的成长或发展历程, 为教师反思结果的发表提供了一个快速而广泛的途径,也促进了课题组成员与实验教师的交流,还有的教师接触Blog之后开始在课题组人员的帮助下尝试利用Blog进行网络作文教学,培养学生“想写、能写、写得好”,该尝试正在进行中,做得有声有色。以上几个主要的平台、网站和软件与非常常见的E—mail、网络聊天工具等,共同构成了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研究项目的信息化支持环境,为课题的顺利开展提供丁强有力的保障和支持。多种技术进入教学和课题研究,关键不在于技术多么先进、功能多么完备、界面多么花哨,而是技术要适合教学的实际需求,适合——线教师和学生的使用习惯和工作量,简单易用,技术能实实在在地为教学和科研提高效率、增强效果、带来便利。只有在实际教学小被接受、被广泛并经受住教学实践检验的技术,才是真正有田的。无论是总课题组成员还是实验教师,都在使用、改进这些技术下具的同时,不断地思考着技术在教学中、在中小学信息化进程中的作用,在技术与人的不断交互小,不断开发着技术形式和人的潜能,在这样的相互促进小,我们的课题组人员和实验教师都不断进步,朝着更适台信息社会发展的方向前进。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