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因技术的支撑而“酷”
2006-12-29朱安平康庄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06年9期
武汉市崇仁路小学有一名普通的信息技术教师朱鹏。曾在全国第二轮整体改革实验课题研究中做出突出贡献,被评为湖北省“十五”教育技术课题研究优秀实验教师。他担任学校《信息技术教育在线》杂志的编辑出刊工作,该杂志受到各级专家和领导的好评。他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用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完成好每一天的工作,用勇于创新的精神促进工作水平的不断提高,深受老师们的称赞和学生们的喜欢。
有了嫁衣,才有价值。学校近3000多学生,人多、班多,又是全国基础教育网络实验学校、省级信息技术示范学校,平均每天至少有6节学生上机课,要确保两个机房93台设备运行的“零”缺陷,他常挤时间维护,故障从不留到第二天。他不断发挥自身技术特长,逐步引导学科教师使用FTP学生作品上传系统、学生上机使用记载电子系统,用科学的办法管理好机房。在他的配合下,省、市、区各级教师比赛、展示活动,各级各类学生比赛活动都圆满地完成。
他还认真落实好责任区里“周清周高”、“月清月高”设备检查和检修工作,并传授一些小技巧,如给系统打补丁、Word的使用技巧等等,使所在年级组的教师信息素养明显提高,也赢得了老师们高度赞许。
有了师爱,才有回报。他始终把“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让学生在绿色生命平台上自由舒展”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从兴趣引导入手,将书本上的知识转换成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能力。如:在二年级推行《金山画王2004》的教学、用PPT学做MTV等。他还摸索出学生易于操作的作品评价方式,利用架构FTP服务器,让学生当堂上传作业进行评价,并挑选出优秀作品发布到校园网上,学期末还编辑制作成光盘发放给学生,深受学生、家长的喜爱。这种多形式、多渠道、多媒体的评价方式,变虚为实,变客为主,变苦为乐,突出了学科特征,受到省、市专家的好评。他所培养的信息技术特长生有100多人次在各级各类竞赛中获得优异成绩。
有了梦想,才有成功。他所撰写的论文《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在远程教育中应起到的作用》获省征文竞赛三等奖,全国课题成果三等奖。他有1件电子作品获全国一等奖、1件电子作品和2篇论文获全国三等奖、3篇论文获湖北省三等奖。他还打算在近三年里一步一个台阶,做到“一精、两懂、三会”,即精通Flash制作;懂得怎样开展常规课的教学研究,懂得主题网站的制作;会上“高效研究课”,会机房网络安全的设置,会影视动画的初步编辑。积极参与全国“十一·五”课题研究,在课堂教学中形成自己的特色。
有人说,教师因“爱”而“美丽”。朱鹏老师说,信息技术教师的青春因技术的支撑而“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