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
2006-12-29叶永轩李东岳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06年9期
河南省会郑州的东北隅,座落着一所享誉中州的名校——河南省实验中学。作为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近年来在现代教育技术、信息技术教学及信息学竞赛等方面进步飞速。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信息技术教师常庆卫的辛勤努力。
常庆卫是学校信息技术学科教研组长。1992年毕业时,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中学教师这一职业。这在当时,许多人都不理解,也有人劝告他,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在中学里将无用武之地。常庆卫却坚持认为,信息技术作为一种蓬勃发展的新技术,有着广阔的应用空间,中小学是素质培养的重要阶段,更应该在这一阶段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和学习环境,为未来打下全面的基础。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学校领导的支持和鼓励下,常庆卫首先建设和完善学校的现代化教学环境。通过规划,学校先后完成了对校园网和网络教室等项目的建设。有了校园网等基础平台,常庆卫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把教学工作进行得有声有色、多样灵活。2001年,他运用ASP网站开发技术,独自开发了一套集教材、教学幻灯片、教学实验、题库等内容于一体的“程序设计网络同步教学软件”,深受师生的喜爱。学生可以通过登录校园网进行在线学习,作业的提交、评改、考试、评测均可在线完成,不仅大大降低了教学工作量,而且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直到现在,学校还在使用这套软件进行教学。
在进行常规教学的同时,常庆卫也十分注重对优秀学生能力的培养。他由浅入深地将计算机语言、数据结构、算法分析等课程引入信息学竞赛的教学工作中。他还将历年国际、国内竞赛试题逐一进行演算,将测试数据、程序模型等资料存档,一套“信息学竞赛在线教学系统”已初具规模。在教学中,他注重实践,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学习。在他的带动下,学生积极交流学习经验和技巧,并利用节假日在网上自发组织了包括港澳选手参加的程序设计竞赛,学生参赛热情空前高涨。
数载寒暑,几番耕耘,常庆卫在信息技术教育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他主编的《奥赛热点试题分类全解》等书已被一些地区选用。2005年,在他的策划下,第22届全国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在河南省实验中学举行,他辅导的学生由于成绩优异,被复旦大学提前一年录取。在同年的全国联赛中,他辅导的学生8人获全国一等奖,11人获全国二等奖,学校也被评为“优秀参赛学校”。
面对成绩,常庆卫依然淡定如初。他常说:“做一名合格的教师,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就是我最大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