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个敬业务实而不善言辞的“大侠”

2006-12-29吴索渭张彦春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06年9期

  编者按:
  有这样一个人群,面对信息技术这门新学科,他们付出了比其他学科教师更多的心血和汗水。他们同样是辛勤的园丁,用知识做露珠,培育祖国的花儿;他们同样是无私的蜡烛,倾尽毕生精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任何美誉冠以他们,都不显为过。面对传道授业解惑的辛劳和各种应有或不应有的繁忙工作,他们不求回报与索取,更多地是履行职责,默默无闻地奉献着;对于瞬息万变的专业技能知识更新,他们决不轻易说放弃,选择了孜孜不倦上下求索;遇到生存道路上的彷徨和小学科前途的困扰,他们不再唏嘘,更增添了一份前行的坚毅。他们,就是我们可敬可爱的信息技术教师们!
  在这个走向成熟和收获的九月,我们满怀激情,迎接同样属于他们的光荣节日——教师节。请允许我们真诚地道声:老师,您好!老师,您辛苦了!祝您节日快乐!
  
  我们的主角索卫东老师人称“大侠”。原因有三:一来此人常沉浸于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研究,面对电脑自然而然坐姿呈弯腰屈背的大虾状,于是,“大侠”,“大虾”谐音是也;二来此人智商高,对电脑技术业务知识肯下苦功夫钻研,天道酬勤,成就了一段富有传奇色彩的个人成长历程;三来此人最不擅长与人打交道,可但凡有人在技术问题上有求于他,他必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加之工作上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不计得失,因此在大家心目中烙刻下这样一个侠肝义胆的美名。幸好遇见了开明的领导慧眼识才,认可“大侠”的专业特长,给了他一个发展空间,看看到底他能干出点儿啥名堂来。别说,还真不错,这几年现代教育技术在学校方方面面的应用还真出彩儿!
  前六七年吧,经过对全国名校的多方调研,学校建成了内蒙第一家千兆校园网。“大侠”是技术上的总负责,所以这个网也带有“大侠式”的特点:省钱,科学,实用,满足需求,应用驱动升级,美中不足的是网络中心不够美观。网刚建好,学校就召开了全区教育技术应用现场会。“大侠”在会上一边流畅地演示网络的功能,一边磕磕绊绊地介绍相关情况的情景,给与会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后来,经常有兄弟学校请“大侠”去讲这样的“大侠特色”课,说是因为大家普遍反映能听到精髓。
  近年来,信息技术应用越来越普及,学校有教师经常向“大侠”抱怨网速又慢了,或是建议应该加个什么功能了。“大侠”就一次又一次自己动手,架服务器,调交换机,将升级进行到底。因为建网之初预留了良好的扩展基础,因此升级效果明显花钱却不多。这一招得到了领导的赞同和支持。现在,网络覆盖“大侠”学校的各个角落,每节课都有几十位教师用不同的设备进行着不同的教学内容,整个应用环境忙而不乱。校园网的某处要是出点儿问题,粗中带细的“大侠”去修前必定要找个人在办公室给他接热线电话,避免误了其他教师的报修电话。面对这样繁忙的工作,“大侠”乐此不疲,还豪迈地说:这也叫“痛并快乐着”。
  “大侠”通过互联网知道国外有的基金会可以免费提供计算机及网络设备,让来自不同国家、拥有不同文化的学生互相交流,于是决定申请试试。“大侠”认为:外国的机器和咱差不多,技术上难不倒咱,就是英文有些生疏。于是有一段时间,大家总能看到“大侠”坐在电脑前边翻字典边写英文申请。别说,辛苦还真没白费,“大侠”联系美国一个基金会提供两万美元的设备让他的学生与国外的学生进行网上交流,“大侠”为此好一阵子很有成就感。有道是:探求无止境。时间一长,“大侠”又给自己提出了更高的目标。于是花了更多的时间写申请,终于争取到了为期三年的中美青年交流项目,由美方出资,双方互派师生到对方的学校去亲身体验不同的学习、生活、工作情况。要知道申请到这个项目可不容易呀,中国一共才七所学校入选。
  “大侠”就是这样一个人,尽管嘴拙,不会说一些冠冕堂皇的口号,但一直脚踏实地地、务实敬业地努力工作着的一线教师。质朴的“大侠”有一个心愿:希望今后有更多机会能够扬长避短,发挥出自身更大的潜能,为学校的发展做更多的实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