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中的辩证法
2006-12-29李建文
中国教师 2006年4期
班主任工作纷繁复杂而又意义重大,它需要耐心、细致、认典、负责。不仅如此,班主任工作还是充满智慧的工作,以下四个重要的辨证关系需要我们格外注重。
一、方与圆
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既要执行学校的规章制度,又要让学生接受学校的管理,此时就应该讲一点儿“方”与“圆”的艺术。所谓“方”,即指班主任工作的原则;所谓“圆”,即指班主任工作的策略。如果班主任在工作中过于求“方”,一味地按照学校的规章制度行事,虽然公正无私,威严正统,但有悖于“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的道理,其结果可能是学生对班主任敬而远之。如果班主任在工作中过于求“圆”,一味地迎合学生的愿望,虽然能赢得学生的好感,皆大欢喜,但有损于学校原则的坚持和制度的执行,不能真正落实学校的教育任务,班主任也不能算是一名称职的老师。所以,班主任在实际工作中,应灵活处理“方”与“圆”的关系,力争做到“方”中求“圆”,“圆”中求“方”,有“方”有“圆”,“方”“圆”统一,当然,这需要班主任有较丰富的教育实践和较娴熟的教育技巧。一般说来,在“点”“面”结合的教育工作中,“面”上的工作宜侧重于“方”的要求,“点”上的工作宜侧重于“圆”的教导;对待那些性格执拗、脾气倔强的学生,或者那些偶尔犯了一定错误,但未造成严重影响的学生,在教育时,可以“圆”的思想为主导,以“方”的原则为辅助,使学生在悔过自新的同时,既能体会到班主任母亲般的慈爱,又能体会到班主任父亲般的严肃。只有这样,班主任在实际工作中,才能真正处理好自身与学校、学生之间的关系,既能顺利地开展班级工作,又能出色地落实学校的教育任务,既能得到学校的充分肯定,又能得到学生的一致认可。
二、管与放
班级管理工作的对象是正处在成长中的学生。实际工作中,班主任要“管”的方面很多,小到学生的坐立行走,穿着打扮,大到学生的思想动态、情绪波动、班级文化建设、班风建设等等。许多班主任满腔热情,事必躬亲,早晚跟班,无所不管,充当着“管家”、“警察”或“保姆”的角色。这种管理风格的班主任,一方面造成学生依赖性强,创造性和独立性差,缺乏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能力。另一方面,班主任常常围着学生转,把自己弄得疲惫不堪,陷入没完没了的琐碎杂事之中,根本无暇在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工作水平上下功夫,不利于班主任自身的完善和发展。
“教是为了不教”,“管是为了不管”。从根本上说,就是班主任要充分发挥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主体作用,做到“管放结合”。具体而言,班主任管的方面主要包括:制定班级的长期目标,把握班级工作的整体思路;培养一支得力的学生干部队伍,并对他们加以指导、监督;做好个别学生及全体学生的思想工作,增强班级凝聚力、向心力;协调多方面的关系,形成教育合力。
在做好以上工作的同时,班主任要大胆放手。学生能干的,班主任坚决不要干。把一些具体事务派下去让学生自己做,比如公物维修、书刊保管、活动组织、班干部选换、班规制定等等。班主任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引导学生参与管理,逐步锻炼和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
管大放小,管主放次,授权负责,分层管理,既有利于班级的建设与发展,又有利于学生个性完善,能力的提高。
三、堵与导
在实际管理工作中,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一些班主任采取“堵”的方式较多,如实行“全封闭管理”,以避免学生受到外界的不良影响,制定严厉的惩罚措施以控制学生越轨行为等等。采取“堵”的方式,减少学生犯各种错误的可能性,在一定条件下是必要的、有利的。它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小气候”,从而有利于学生的成长。
但仅仅靠“堵”是不行的。过多地运用“堵”的方式,有两点不利:一是容易使学生成为工作的对立面,增强管理难度;二是从长远来看,不利于增强学生的抵抗力与社会适应能力。少数班主任以“不出乱子”、“不出事”为目标,采取“盯、吓、压、罚”等方式管理班级,表面上班级“平安无事”,实际上潜在的问题却不少。
因此,“堵”与“导”必须有机结合,以“导”为主,以“导”为前提。通过引导,要让学生增强明辩是非的能力与自觉抵制不良行为的能力。
做好“导”的工作,需要做到“四多四少”:“多民主,少强制;多激励,少批评;多引导,少说教;多用情,少用气”。“多民主,少强制”要求我们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制定规章制度,进行民主评议、换选班干部等,而不是单从班主任的主观愿望出发,强行这样做或那样做。“多激励,少批评”要求我们要善于发现学生自身的优点,培养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和上进心,通过发扬优点来克服缺点;要善于激励学生,而不是一味地批评和处罚。“多引导,少说教”要求我们不单要告诉学生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还要告诉学生为什么,并具体指导学生去做。“多用情,少用气”要求我们对待犯错误的学生,要以情感人,心平气和,而不应怒气冲天,训斥指责。
四、整与零
所谓“整”就是班级整体,所谓“零”就是学生个体。班集体是学生重要的成长环境,一个有良好风气的班集体,会潜移默化地影响每个学生,对每个学生都具有教育感召力。因此,班主任要致力于营造积极向上的班集体氛围,促成良好的班风,及时树立榜样,形成一个目标明、管理实、民主氛围浓的健康、文明的班集体,能使每个学生自觉地把班级目标与个人目标结合起来,以班级共性的发展来规范和约束学生个性的进步。
在班级集体管理的同时要关注学生个体。一个班级的学生在气质、性格、能力上都存在着差异,具有不同的心理发展水平,不同的个性特点。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不同,成才的环境各异。因此,班主任要以对学生一生负责,对一个家庭百分之百负责的高度的责任心去关注每个学生,促进个性的发展。根据学生性格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批评表扬的方式,不同的教育方法;根据能力的不同,分配最合适的工作。只有为个性自由充分地发展着想,主动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解决学生的纠纷,排除成长中的心理障碍,才能发展特长,张扬个性。只有张扬个性,才有整体的风格特色。班级管理兼容学生个性差异,既可弥补学生个性的缺憾,也可展示个性优势,促进个性发展。同时,个性的进步,又推动班级共性的发展。二者互为动力,互相促进,同向发展。
总之,《孙子兵法》有言:“数中有术,术中有数。阴阳燮理,机在其中。机不可失,设则不中。”看似简单的班主任工作也充满许多奥妙,要做到游刃有余,得心应手,无不需要我们的智慧。
(作者单位:山东省德州幼儿师范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