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06年专业美容市场前景堪忧

2006-12-29任伯伟

中国化妆品 2006年2期

  我国专业美容经济经过了十几年的自由发展后,已成为增速最快的行业之一,几千万从业人口在世界上也是独有的。但是,自进入2005年以后却出现了从未有过的市场危机。曾几何时惊人火爆的美博会,如今规模越来越小,效果越来越差,参展的专业线产品生产商难以实现往日的会期销售业绩;代理难寻,买家门口难进,折扣到了赢利的极限。那些在香港律师楼注册,在国内代加工(OEM)的所谓“世界名牌”,也被市场揭开了神秘的面纱。善于编造“概念神话”的炒作高手,无奈地面对日趋理性的市场,再也编造不出销售的惊人业绩。从以下2005年市场发展的迹象我们可以预测2006年的专业美容线市场前景是不容乐观的:
  
  1. 从国家对专业美容市场的宏观管理来看,还没有一部详尽的、与世界接轨的美容市场和专业美容产品的法规。目前,只有主管美容美发行业的国家商务部公布的2004年第十九号“美容美发业管理暂行办法”。该“办法”将“美容”概念性的定义为:“ 是指运用手法技术、器械设备并借助化妆、美容护肤等产品,为消费者提供人体表面无创伤性、非侵入性的皮肤清洁,皮肤保养,化妆修饰等服务的经营行为。”其中没有对事关美容院存亡的“功效或疗效”问题表明任何观点,而且对专业美容产品还是延用对日化线产品的管理法规进行不切实际的套用。
  美容界都知道,专业线与日化线的区别就在于它是在具有专业资质的美容师操作下,使用专业化产品进行有功效的美容护理。回避这个关键问题,也就必然造成了美容院经营上无法可循的状况。2005年里,我们看到在专业美容市场中开始混入了一股“新军”。医疗整形治疗中某些简易的项目,例如:皮下注射去疤痕、除皱纹;组织内填充抗皱、丰乳、“雕塑”;激光灼烧祛斑、除红血丝、脱毛等等,引发了普通美容经营者的追逐。很多生活美容院从开始时的协作分成、连锁到自己冒险独立操作,似乎找到了一条“新的发展道路”。于是,在专业美容界便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诸多“伤害投诉”事件,美容成了“3.15的反派明星”,引发了社会的关注。于是,工商、卫生、药监、技术监督以及各路传媒对美容行业进行了严加管理和负面宣传,给本身就发展脆弱的专业美容行业造成重创,相信这种由于政策和管理体制的不完善而造成的恶性循环,在短期内不会终止。
  2. 在2005年中,美容界出现了过度的追逐“效益管理培训”,希望借此提高经营效益,于是美容师个个都成了促销的高手,急功近利地掏空客人的钱包,从而造成了顾客的逆反心态,避之不及,店面日渐冷清,无客上门。甚至有不少美容院打出了“买5000,送5000,”这样自认“一分不值”的促销策略,自毁长远利益。相信并非经营者不懂,而是市场高潮已过,消费逐渐理智,迫于无奈而为之。这种短暂利益的追求,只会加速市场崩溃的步伐。
  3. 近年来,多数较大美容机构热衷于自己出产品,已便获取更大利益。于是,OEM式的产品代加工成为一种潮流。据传,现在广东省化妆品生产厂有3000多家、原料供应商有1000多家,承揽了全国大多数专业美容产品的加工。在美容店老板们庆幸自己找到新的利润增长点的时候,市场却无情地揭示了产品“同质化”的问题。消费者发现不同品牌、不同包装中装的却是使用效果基本相似的东西,美容顾客抱怨无效果,于是不停地换店或自此不再步入。对此,美容店老板只能频繁地更换护理项目、更换品牌、更换产品宣传的理念等等,背弃了品牌诚信、持久营利的正确办店宗旨。神话是不能变为现实的,美容产品的科技含量也不是换个功能性原料就能轻易造就的。
  近期,在广州新成立的“广东社会医学研究会健康美容研究委员会”汇集了中、西医皮肤科医生,药剂学专家,化妆品配方师,日化原料供应商等,共同研讨如何在法规允许范围内,将皮肤医学与美容科学地结合起来,赋予专业美容更多的科技含量。此举也许会在2006年开创专业美容的护理理念、护理方案和对症产品的新方向,给低迷的市场带来一些希望。
  4. 2005年中,美容界出现一种新的谋利方式,将手直接伸进美容店的老板或想成为老板的出资者口袋里。例如,有的仪器销售商、产品销售商甚至某些打着连锁机构旗号的市场策划者们,挖空心思编造出各种各样的加盟陷阱。什么“我掏钱,你办店”,“不化一分钱让你当老板”,“送产品,零加盟”,展示日进斗金的“样板店”等等花样百出,让你难辨其中之奥妙,轻信发大财的“天上馅饼”,一步步走入,回头一算才发现自己的钱没有了,背上了难于摆脱的“亏损包袱”。如此投机造成的混乱,势必造成资金的撤离、人材的流失,市场持续低迷。
  5. 近期在日化市场上出现一种新型的销售模式,小型个体经营的化妆品专营店。这种专营店税收低,不用增值税发票,进货价低,店后备有美容设施,可对症进行售后护理。它不仅经销日化产品,更多地推广专业美容品,是对两个市场的创新,肯定会极大地影响美容院的经营模式。
  综上所述,我国的美容市场已经暴露出无正确法规细则管理下,个体经营自我随意发展的不良特征。在新的一年来临之际,我们相信这将是美容市场面临自我认识、自我淘汰、自我调整、自我发展的考验,走向理智、走近科学的一年。
  编辑/华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