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探究性学习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2006-12-21林义青

中学理科园地 2006年1期
关键词:兴趣探究问题

林义青

摘要:新的《物理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探究体现了科学的本质,教育的本质是促进学生的发展,探究性学习体现了科学本质与教育本质的结合,在教学中通过创设学习情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问题的意识,激发学生探究欲望,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关键词:兴趣;问题;探究

以“探究为中心的科学过程教育”正成为国际教育改革的主流,提倡引导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培养学生自行获取知识的能力,使其知识、能力、志趣等得到同步协调发展,形成科学的人生观。教育并不是把每个人培养成科学家,而是让他们在学习中养成探究习惯。使他们的非智力因素得到培养。新的《物理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探究性学习的基本观点是: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科学探究的情景和途径,让学生通过主动的探索、发现和体验,并在探究的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物理属于科学范畴,科学是在探究中发展的。没有探究就不会有发现,就过程而言,探究体现了科学的本质;物理教育属于科学教育范畴,教育的本质是促进学生的发展,科学教育的核心目标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探究性学习体现了科学本质与教育本质的结合。科学探究是学生体验科学过程、理解科学本质、领悟科学精神、发展科学方法观、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主要学习模式。

一、引导学生从不自觉的探究到感受科学的探究

天文学家卡尔·萨根指出:“每个人在幼年时都是科学家,因为每个孩子和科学家一样,对自然的奇观怀着好奇心和敬畏。”他们时刻都在探究周围事物,应利用各种小课题,引导他们利用各种不同途径、方式,不断地认识科学的探究,让她们初步感受科学探究方法、过程,让他们知道探究还有科学方法,也体验了科学探究带来的快乐。科学的探究指科学家用以研究自然界并基于此种研究获得的证据提出种种解释的多种不同的途径,也指学生用获取知识,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以及科学家们研究自然界所用的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

科学探究活动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认识和解决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它包括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交流等环节。这些都需要学生通过亲身的经历和体验来进行的探索活动,而教师只能作为组织者和引导者,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实现对整个学习过程的控制,提高学习的效率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知识是不能传递,教师传递的是信息,知识必须通过学生的主动建构才能获得,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谁也不能代替,要树立应用意识,让学生在学习中用,在用中学习,激发学习科学的兴趣。首先。在教学中要通过创设学习情景增强学习兴趣,提高求知欲。要善于引导学生从真实情景中发现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使学生认识逐步得到发展。激发探究欲望。其次,教学中还要联系生活实际。拓展探究空间,设计背景新颖、学生关注的社会问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探究、解决物理应用问题是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良好策略。第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营造探究氛围。课程改革理论认为:“学生获取知识过程比结果更重要”,教师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要提供充分的活动机会,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中真正理解并掌握物理基本知识与技能。体会物理思想与方法,获得相关经验。

例如,在“神舟六号”宇宙飞船发射之前。我就组织高二学生进行相关的探究性学习,引导学生关注“神舟六号”发射和返航的有关报道,搜集各种资料。同学们兴趣高昂。确立的课题有“飞船中的物理知识”、“失重环境下的生活”、“天体运动规律”、“特殊天体运动”,既巩固了学生的知识、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同时又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在探究中训练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1、问题是探究性教学的开端

英国哲学家波普尔认为:科学的第一特征是它始于问题、实践及理论的问题,主张科学只能从问题开始,科学和知识的增长永远始于问题、终于问题。越来越深化的问题越来越能启发新问题。问题的存在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这对教学的开展具有指向性,学生在进行学习时首先要确定是否存在某一问题,而问题的提出通常依赖于问题情景的创设,在教学中通过设置与学习者原有认知水平不和谐、不平衡而又急需要解决的问题情景,巧妙地引出要探究的学习内容。问题情景还可以从社会和日常生活中提出,也可以组织学生讨论后提出。

2、问题是探究性教学的主线

科学探究是从问题开始,而问题产生于怀疑。爱因斯坦说过:“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方法成为科学家的”。可见怀疑——问题——思考是学有成就的必要条件。教师要建立一种宽松的探究心向,使问题呈现巧而生趣、准而能思,产生探究的内驱力。围绕问题让学生积极动脑,结合已学知识提出设计方案、实验器材、实验方法或推导方法等,教学中要不断收集和分析来自学生的问题并给予及时引导,启发学生自行解决问题以提高思维效率。

3、问题是教学的归宿,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通过综合归纳实验或推导结果并建立物理规律,问题得到初步解决,探究性教学的最终结果不是应用所授知识消灭问题,而是在此基础上发现新问题,把学生引向创造思维之路。学生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主动探究者。他们的学习过程是在系列探究活动中发挥个体能动作用与外界环境交互的过程,要让学生学习什么、怎么学,教师要精心设计,巧妙地设疑、激疑和质疑,有的放矢地促进学生问题意识的发展,最终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有机地展开教学过程,使问题得以呈现,探究性学习能顺利开展。

四、开展研究性学习,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探究能力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探究性学习让学生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开展探究和得出结论的过程中不断地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能力体系、价值体验,从而全面发展学生探究科学本质的能力。探究性学习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积极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强调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学生在教师指挥棒下的探究,主体性设有充分发挥,学生非智力因素很难得到培养。在学生有了对探究的基本理解和方法掌握情况下,给学生创造一个自由空间。开展研究性学习。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社会热点确立研究课题,自行确定研究方法,研究方向,按照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搜集与整理资料、思考与结论、交流与反思,分步进行,学生能做的让学生自己做,在确实出现困难时教师给予恰当的指导,让他们对科学探究领悟、接触,让学生逐渐掌握探究这一基本技能。

探究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以教材为根本、教学观念为先导、落实在教学实际行动中。探究是一种认识世界很好的方法,课堂上所教只是皮毛,真正让学生学会探究,应给学生创造一个开放的系统,不以上下课作为教学起点和终点,必须坚持开展探究性学习,实施以能力为核心、以创新为目的的教学活动。

五、开展探究式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教师要切实更新教育观念,提高自身素质

实施探究性教学要求教师彻底改变注入式的教学。全面实施启发式教学,树立正确的学生观,肯定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鼓励学生自主独立地参与探究,勇于发现问题、大胆假想、科学探究、勇于创新;教师是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教师能否转变教学观念。是否给学生提供自己学习、探究的时间和机会,是学生能否真正实现自主探究的基础和前提。教师要努力学习现代教育科学理论,不断拓宽自身的知识领域,提高自身的素质,对学生的探究方向与方法给予有效的指导。

2、探究中问题的深度要适当

探究式学习是对科学研究的一种模拟,两者相似但并非相同,学生毕竟不是科学家,因此,教学应遵循自身的发展规律,在探究程序和方法等具体要求上,应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教育、教学的目的。所以教师在创设问题情景时,不要把问题搞得过于深奥和繁杂,要注意根据教学实际和学生认知、心理发展的水平来选择探究的方向。

3、探究要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有时也充当合作者和参与者角色。因此,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生一生、师一生合作为基础的探究活动必须以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投入为基础。以学生的思维发展为目标。

参考文献:

[1]马仁典、彭未名.创新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研究[M].2002,6.

(责任编辑:邱金章)

猜你喜欢

兴趣探究问题
设问引导探究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相似图形中的探究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