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静结合 科学健身
2006-12-06陈智为
陈智为
学生们曾经这样评价我:“提起陈老师,人大档案学院的学生几乎无人不识。联欢晚会上陈老师那优美的舞姿,动听的歌喉,曾经深深感染在座的每一位师生;篮球场上他矫健的身影,爽朗的笑声,将激情奔放的种子播撒在每一个年轻人的心中。”(《档案学通讯》2002年第4期)这是学生们对我的鼓励。我深知,我的舞姿谈不上“优美”,歌喉也没那么“动听”,但有一点是对的,我这个人喜欢“玩”,尤其喜欢与年轻人一起“玩”,因而直到现在,我年近七旬,仍有一颗年轻人火热的心和非常愉悦的心情,尽管我已退下教学第一线,但我仍在继续“玩”,并在今年上半年完成一次专题讲授,一次调研和一次开会,写了八篇散文。
所谓“玩”,我是参加文娱体育活动和旅游休闲活动。玩,能提高工作、生活质量;玩,能使人心情愉快,排除烦恼;玩,更能使人延年益寿,永葆青春。在几十年“玩”的过程中,我有以下几点感受:
第一,贵在坚持。实践证明,无论什么运动项目,只要坚持锻炼,都会收到良好的效果。体育锻炼对于我来说已成为生活中的一种需要,如同每天必须吃饭、睡觉一样,一天不锻炼,我就感到生活中缺少了什么,一天不锻炼,整天都不舒服。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五十年如一日,一年至少锻炼350天,风雨无阻。下大雨,我爬楼梯,下小雨,校园中慢跑(戴上一顶防雨运动帽),下中雨,撑伞漫游于运动场上;冬季下雪,是锻炼的最好时刻,看着飘落的雪花,听着“吱”“吱”的踏雪声响,吸吮着雪中或雪后清新的空气,此情此景,那感受真是美妙极了。
我不仅平时坚持在学校进行锻炼,即使出差(开会、调研、讲课)在校外,仍然坚持锻炼,手提箱中除了书、讲稿、衣服外,运动鞋、运动服是必不可少的。乘坐长途火车,我锻炼,逢停站必下车,不是买食物,而是打打太极拳,慢跑步,活动筋骨减少疲劳;旅途中除了按时休息外,在两节车厢连接处,上、下午各做一次自编体操,每次20分钟;即使在飞机上也不能久坐不动,也要借到卫生间之机,伸展身体,活动四肢,以减少疲劳。
我在63岁退休前,因为忙于教学与科研,每天只能坚持晨练一小时,晚睡前20分钟散步或快走。64岁退休后,自己支配的时间多了,每天锻炼分为三段:晨练一小时;下午四时后锻炼一个半小时;晚睡前半小时。长年坚持,已有6年,效果很好。因为有良好的精神状态与身体基础,使我仍能从事一些力所能及的教学、科研、旅游等活动,从2000年至今,我已随中国档案代表团访问意大利、奥地利一次;先后到湘潭大学、辽宁大学、黑龙江大学、浙江大学、苏州大学等5所高校进行讲授和学术交流活动;先后到浙江、上海、黑龙江、山西、广东、福建、新疆、广西、辽宁等省、自治区进行讲课、调研和旅游,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会见了老朋友、结识了新朋友,丰富了“玩”的内容。
与此同时,写作兴趣已从偏重于抽象、空洞的专业性理论文章,而转向“随心所欲”的散文。仅仅2005年和今年上半年就写了10余篇散文。此外,还参与自学考试以及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等力所能及的活动。
第二,科学健身。体育锻炼也要讲求科学性,并非任何运动都有益于健康。有氧代谢运动才是增进健康的最佳方式。
年轻时,我也常参加大强度的激烈比赛。记得1956年夏天在沈阳市机关运动会上,我参加了1500米比赛,并获得了亚军,成绩是4分23秒,是当时的女子全国纪录;1958年春在中国人民大学第八届田径运动会上,我获得了百米第三名,成绩为12秒1;1966年和1982年我还两次参加北京市环城长跑;1988年我还代表人民大学参加北京市高校田径运动会并获得中老年组男子5000米第三名。
除此之外,1958年作为档案系篮球代表队一员,参加学校篮球锦标赛,决赛中击败了哲学系,一举获得冠军。粉碎“四人帮”后,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一系列比赛,从1980至1990年,曾在学校田径运动会上,获得中老年组的3000米长跑的十连冠。
1991年后,我决心不参加任何比赛,从此告别了大强度的无氧运动,转而投入到跳健身操、扭秧歌、游泳、打乒乓球等一些中低运动强度能持续时间较长的运动项目,时年54岁。
所谓科学健身,主要是循序渐进量力而行,千万不要逞能。循序渐进,这是中老年人锻炼时必须遵守的规则,要根据自己的体质及原来是否运动、运动的强度来决定运动量的大小,动作要由慢到快,由易到难,有简到繁,时间要逐渐增加。每次运动要由静到动,逐渐过渡,开始前要有准备运动,停止前要有整理运动。经过一段时间锻炼,如果运动时感到发热微微出汗,运动后感到轻松、舒畅、食欲和睡眠比以前好,说明运动恰当,效果良好;反之,说明运动量过大,需要调整。运动的负荷量应根据体质的提高状况而逐渐加大,负荷量太小,难以收到好的效果,过大则会带来不良后果。
第三,动静结合。我国当代著名的体育专家马约翰说过:“动是健康的源泉,也是长寿的秘诀。”以动养生,在于激发机体的潜在能力,增强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然而运动也不是万能的,有些人特别是老年人也可以“以静养生”。生活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事情:一些体质孱弱而且小病不断的人往往能获得比较长的寿命。而一些统计资料也指出,长期从事体力劳动的人和长期从事竞技性(如体育比赛)活动的人,他们的寿命要比普通人短一些。其原因据说是与人体中的“生存能”的释放快慢有关。好比燃烧的蜡烛,火苗越旺,燃烧得越快。因为人的一生就是一个生长发展过程。生长发展得快,人就会早亡,反之,如果生长发展得慢些,对人的生命来说,就有可能会延长些。所以,人到老年期,应当减慢身体的生长发展过程,才会长寿。“老者安之”,就是说老年人的活动能力减弱了,需要有一定的休息时间和安适的休息环境,不能过多的操劳(包括体力与脑力)。
综合所述,应当正确理解运动的健身作用,尤其对老年人来说,一定要掌握好动与静的关系:人到老年不运动不行,犹如一台机器,不动就会生锈;但运动多了或运动不当也不行,机器超负荷运转就会出故障,体育锻炼也是这样。
体育锻炼对人体产生的影响有三种可能:有益、有害和无助。运动负荷过大,产生过度疲劳造成亏损,对身体有害。相反,运动负荷过小,对身体不能产生适度疲劳,则对身体无作用;只有合理的运动负荷,才能对人体产生积极的影响,收到强身健体的效果。
对于动与静的关系,我国清代名医董凯钧说的一段话颇有见地。他说:“前人多称人能静默必长寿,其理果然。有好动者,亦长寿。要知动静于人,不可勉强,喜静则静,喜动则动,动中思静,静中思动,皆人之常情也。更知静中亦动观书,动中亦静垂钓,无论动静总归于自然,心情开旷则谓之养生也可,若心情不开旷,静亦不是,动亦不是。最静之人食后亦宜散步以舒调气血;好动之人亦静坐片时,心凝形神,如此虽不服气,不居山林,亦往往能至大年。”(曾正斌:《传统养生新见——多“静”少“动”》,载《长寿》1992年第三期)。这段话,我认为讲得很有哲理,颇有辩证法的味道,其实质是主张养生(包括体育锻炼)应因人而异,动中有静,静中有动,顺其自然就好了。
第四,兴趣广泛。我是一个好玩的人,但是到了退休后,我发现自己的兴趣还不够广泛,尚未达到“动中思静,静中思动”的境界。寿达101岁的书法家苏局仙曾说过:“人的养生法,只有动静二字,动则人所易解,静则往往认为是四肢休息,呆坐养神,实则百念丛生,无所谓静。真正静,就是心神专一。”比如许多人选择栽花、养鱼、养鸟、下棋、打太极拳、散步等,主要是“以动养生”。而写字、画画、吟诗、听音乐、做文章则偏重于“以静养生”。无论选择哪一种方式,都是陶冶身心、有益健康的活动。假如一个老年人没有任何爱好,一旦退休,就会感到生活单调、枯燥乏味,日子久了会影响情绪,甚至会损害健康。有所爱好才能使老人的精神有所寄托,提高情趣,振奋精神,促使各种生理功能活跃,从而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老年人从事一些较轻的体力劳动,不但可以“静中思动”,还可以接触阳光和吸收新鲜空气。我与老伴的分工是:我负责采购,洗碗筷,扫地,室内外清洁卫生;她负责烹调、做饭,洗衣服以及小菜园的种植。每当我们收获自己的劳动果实——黄瓜、西红柿、豆角、辣椒等,更会觉得其乐无穷,身心愉快。除此之外还应培养更多的活动兴趣,我坚持阅读书籍、报刊,收听广播,看电视,养花、养鱼,听音乐、拉二胡,练书法,偶尔也画上几笔,参加旅游和文娱晚会等等,这样我的退休生活丰富多彩,精神饱满。但对带有竞争性的活动,比如下棋、打牌,则不应过分着眼于胜负,时间也不宜过久,否则情绪激动,大脑过于兴奋,反而不利于健康。
最后我以古人陶弘景的一段话作为结束,他说:“养性之道,莫久行久坐,久卧久听,莫强食欲,莫大醉,莫大愁忧,莫大哀思,此所谓能中和,能中和者必久寿也。”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信息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