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承千秋 淀荫万代
2006-12-06艾建华佟梅查志军
艾建华 佟 梅 查志军
北京海淀堪称“京城宝地”,她除秀美的山川,闻名遐迩的皇家园林,悠久的历史人文以外,更以科学文化、教育事业发达,智力、技术密集而闻名世界。海淀区档案馆保存的档案、资料,在浩瀚的社会记忆中,蕴藏着海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是海淀人民宝贵的精神和文化财富。
一、海淀教育历史悠久
1、教育之脉
有关海淀地区教育的文字记载始于明代,据永乐《顺天府志》记载,其时香山一带办有社学。清雍正十年(1732年),由皇家为圆明园护军营兴办八旗官学,乾隆年间又在香山健锐营、圆明园护军营和蓝靛厂外火器营兴办十几所官学,发展为现在的香山小学和厂西门小学,在东北旺等经济发达地区陆续兴起村塾和村镇私塾。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清政府颁布《癸卯学制》,八旗官学分别改为初等或高等小学堂,海淀境内开始出现现代意义的小学。
2、从学堂到学校
到清朝末年,海淀境内有小学堂共9所。民国初年,改学堂为学校。1921年有小学校26所,学生2053人。1948年底,公立、私立小学共65所,学生10700人;中学校仅有4所,有521名学生。
京师大学堂,始创于1898年,为清朝末年维新运动的产物,是当时中国的最高学府和最高的教育行政机关,也是我国第一所由国家正式设立的大学。1912年改名为北京大学。
1871年美国“美以美会”在崇文门附近设立的蒙学馆,是燕京大学的前身。1926年燕京大学校园在与圆明园、颐和园毗邻的淑春园落成。1952年北京大学与燕京大学合并,称北京大学。
清华学堂前身是清王朝于1911年创办的留美预备学校,辛亥革命后更名为清华学校,1928年改为国立清华大学,以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为代表的清华学者,主张中西兼容、文理渗透、古今贯通,对清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清华、北大两座学府校园紧临中关村,对中国的教育事业乃至中关村以后的发展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私立中法大学创立于民国九年(1920年),在原有法文预备学校基础上成立中法大学,先后成立孔德学院、弗尔德学院、居里学院、陆谟克学院等,并在京西碧云寺成立碧云小学、温泉环谷园设立初级中学及小学、温泉女子中学及小学、西山中学及小学。民国十五年一月二十二日奉教育部第112号指令正式认可。后中学改为国立北平中法大学西山温泉中学,即今天的北京市第四十七中学。
香山慈幼院熊希龄于1920年10月创办。熊希龄民国初年曾任财政总长、热河都统、国务总理,后脱离政坛,献身慈善事业。他以香山静宜园为基址创办了慈幼院,推行“学校、家庭、社会合一”的办学体制,开创了学前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的先河。
3、教会办学
清代末年,随着资本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西方文化大量涌入,天主教、基督教也广泛传播,1903年,正福寺天主堂在海淀镇创办了一所小学,1914年,另一所免费教会小学在温泉白家疃成立。1922年,法国传教士在青龙桥北建造黑山扈天主堂,由天主教圣母文学会创办上义师范,1937年,又办起上义中学。
培元学校于1924年,以“培养中华民族之元气”为宗旨,由基督教会开办了培元小学。1944年,又开办了培元中学,是海淀区建立最早的一所完全中学。1952年,培元中学改建为北京市第十九中学。
二、海淀文教区的发展
(一)文教区的确定
1950年5月,北京市都市计划委员会讨论北京市城市规划与建设方案,一致同意西北郊(大体为清河以南的今海淀区东部)为文教区,此后在今海淀区境内开始大规模建设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
1950年10月,中国共产党将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创办的陕北公学、华北联合大学、华北大学合并为中国人民大学,1951年迁入现址。同年,北方交通大学、北京铁道学院迁址海淀区上园村。1952年,北京大学与燕京大学合并,迁入现址。至此,海淀地区已有清华、北大、人大等五所著名高校,海淀教育的区域优势初见端倪。
1953年11月,在北京市第一个城市规划草案中,正式将西北郊规划为文教区。
1987——1988年,海淀区先后在城区和农村实现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1992年实现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目标。到1995年,区内有全日制大学38所,还有独立设置的成人教育高等学府16所、军事院校4所,其中有专门培养党、政、军、团高级干部的学府: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国社会主义学院、国防大学、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国劳动管理学院;有普通中学78所,职业高中18所,小学171所,幼儿园254所,有盲人、聋哑、工读、弱智学校各一所。少年宫、科技馆、少年之家等校外教育单位12个,形成门类齐全、结构完善的基础教育体系。
(二)高等学府云集
八大学院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北京矿业学院、北京航空学院、北京地质学院、北京石油学院、北京钢铁学院、北京林学院,中国政法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先后建立或迁入于海淀地区。
中国人民大学成立于1937年其前身是抗日战争烽火中的陕北公学以及后来的华北联合大学、北方大学和华北大学。1950年11月3日中国人民大学正式成立,成为新中国创办的第一所新型大学。
中央民族大学的前身是1941年10月在延安成立的民族学院。1993年11月30日,中央民族学院更名为中央民族大学。是中国唯一个具有56个民族师生员工的最高学府。
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前身是1941年在抗大三分校俄文大队基础上创办的延安外国语学校。1994年,学校由北京外国语学院更名为北京外国语大学。
(三)普教名校
1、中学
海淀区的普教无论是数量还是成绩一直在全国名列前茅。北京市政府批准本市的重点中小学和示范校海淀区数量最多。海淀区人口约占全市人口的15%,而高中毕业生约占全市的20%,高考录取人数则占全市的28%,高中普及率和高考录取人数在全市始终保持领先地位。
北京大学附属中学,前身是1957年建立的北京市第一○四中学,1960年改为现名,是北京市重点中学,在国内外各种竞赛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
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前身是创办的于1915年的成志学校,现为北京市重点中学,在教学改革和国内外各种竞赛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创办于1950年4月,其前身是北京实验工农速成中学,现为北京市重点中学,在国内外各种竞赛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
北京一○一中学 这所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学校,由我党晋察冀中央局于1946年3月在张家口创办,始称张家口市立中学,后几经易名。经周恩来总理批准1950年在圆明园建校,1955年改校名为北京一○一中学,现为市重点中学。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创办于1914年,当时称正志中学,校址在宣武门外菜市口。1954年迁到北洼路33号,改名为北京市第四十二中学,1958年划归北京师范学院,改名北京师范学院附属中学,1985年列为市重点中学,1992年6月改现名。
八一中学前身是晋察冀根据地的荣臻小学,1947年3月成立,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战争年代最早创办的一所学校。1952年学校迁至北京西郊海淀镇,现为八一中学。
2、小学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建于1954年,北京市重点小学。
五一小学,建于1954年5月1日,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的干部子弟寄宿制小学,当时称为新北京五一小学,1964年归海淀区政府,并改为现校名。
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小学,1958年9月建校,多年进行教改试验,为教育领域的改革提供可供借鉴的经验。
中关村第一小学始建于1950年,史称保福寺小学。1958年迁现址,改称中关村小学。在北京市和全国的各种竞赛中多次获得荣誉。
3、幼儿教育
北京六一幼儿院其前身是延安第二保育院,于1945年6月1日诞生于延安的窑洞里,1950年被中央教育部命名为“北京六一幼儿院”。1985年,邓小平同志亲切接见六一幼儿院院长姚淑平。江泽民为六一幼儿院题词“昔日马背摇篮今日儿童乐园”。
4、特殊教育
盲人学校、聋哑学校、弱智学校以及工读学校的教育工作一直走在全市乃至全国同行教育工作的前列。
北京市海淀区工读学校始建于1955年7月1日,其前身是北京市工读学校,是全国第一所工读学校,也是工读教育的发源地。1956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郭沫若为海淀区工读学校题写校名。
北京市第三聋人学校建于1958年,原名为北京市第三聋哑学校,是一所规模较大、建制完整、在国际国内较有影响的、对外开放的特殊教育学校。
北京市盲人学校是北京地区唯一的盲人学校,也是全国第一所盲人学校,建立最早的特殊学校。学校的前身“瞽叟通文馆”,由苏格兰人穆·威廉建于1874年。1921年学校迁至海淀区八里庄,更名为“启明瞽目院”。1954年更名“北京市盲童学校”。
培智中心学校1983年南海淀小学设弱智辅读班,开海淀区智残儿童教育之先河。海淀培智中心学校建于1987年10月,是义务教育的组成部分,承担海淀区内智残少年儿童的义务教育。
海淀区的教育在一个多世纪中随着国家的兴衰而跌宕,随着国家的繁荣和发展而兴旺,到今天已是枝繁叶茂,桃李满天下。多次被评为全国儿童、少年工作先进区、幼儿教育先进区,在今天的大好环境下,海淀的教育事业将传承代代教育人的希望,为国家的富强,民族的兴旺,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