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艺与社会之间的重要中介——社会心理
2006-11-24戴婷
戴 婷
一
“中介”是文艺社会学的基本范畴,是文艺社会学不同于一般文艺学的立足点,它支撑了文艺社会学体系构架中的所有范畴,揭示了文艺与社会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文艺社会学的本义不仅在于确认文艺与社会生活之间的联系,而且在于寻找这两端之间的中介环节,探究它的结构与功能,并通过它揭示文艺与社会生活之间的双向性互动。”[1]
从文艺社会学的角度出发,我们可以对文艺与社会的关系作一个相对准确的界定:文艺是社会整体结构中的一个组成要素,社会结构的产生、演化和发展决定了文艺的产生、演化和发展;文艺与社会的关系一般是间接的,需要有相关的意识形态作为联系的中介因素,文艺通过作用于这些意识形态进而作用于社会;文艺具有相对独立的运动发展过程,它与社会结构的运动过程不一定相协调,而是或超前、或滞后,它与社会生活之间并不是一一对应的线性关系。因此,在研究文艺社会学时,不应当把文艺与社会的关系简单化,而应该看到文艺与社会之间有中介因素的存在,要以中介思想作为研究这门学科的方法论基础。
二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文艺与社会的关系,那就是社会对文艺有最终决定作用,而文艺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并制约着社会。
但是,文艺并不像政治、经济、法律那样能够直接影响社会甚至改造社会,它是通过影响社会生活中的某些因素而间接地影响社会,并通过与这些因素相互作用而间接地作用于社会。“在文艺与社会生活之间存在着广阔的心理、思想、形式、文化等的中介地带,这两端之间的某种联系一旦进入这一中介地带,便像流经沙漠的河流一样,免不了要流失、改道甚至潜入地下,消失得无影无踪。因此这一中介对于两端之间的因果关系既是一种维系和保持,又是一种修正和扭曲,从而使得这种联系显得那样游移不定和难以捉摸。”[2]所有的意识形态都可以充当文艺与社会之间的中介因素,但不同意识形态的中介影响力是有强有弱的,其中影响力较强的一个因素是社会心理。
“社会心理”这一概念是在普列汉诺夫的社会结构五层次论中被提出来的,他把整个复杂的社会结构清晰地分为五个层次:“(一)生产力的状况;(二)被生产力所制约的经济关系;(三)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生长起来的社会政治制度;(四)一部分由经济直接所决定的,一部分由生长在经济上的全部社会政治制度所决定的社会中的人心理;(五)反映这种心理特征的各种思想体系。”[3]从这个理论中我们可以看到,作为第四层次的社会心理更接近生活、更接近作为基础物质资料的生产。而作为第五层次的哲学、宗教、艺术等思想体系,则是经过人们加工改造过的更具系统形态和逻辑结构的高级意识形态。因而,社会心理相对于思想体系而言,在形式上更具有原始形态的特点,在内容上更具有丰富性、生动性的特点,因而它对于社会生活的影响也更直接、更具体。
普列汉诺夫把社会结构五层次论运用于文艺美学中,从而提出了一个著名的文艺理论——“艺术的社会心理中介”论。在这个理论中,他着重强调了社会心理对文艺和社会的中介作用,认为文学艺术作为思想体系之一,处于社会结构的最高层,它和构成基础的生产力、生产关系相隔甚远。在文艺之下,首先是社会心理,然后才是政治制度和经济基础。因此,在艺术和社会生活之间,有一个重要的中间环节,这就是社会心理。
艺术作为远离经济基础的一种意识形态,它的发展并不是简单地、直接地受经济基础的影响,而是要通过社会心理等中介才能与经济基础发生联系。普列汉诺夫根据社会心理这种重要的中介作用,得出一个结论:“任何一个民族的艺术都是为它的心理所决定的”,[4]“要了解某一个国家的科学思想史或艺术史,只知道它的经济是不够的。必须知道如何从经济进而研究社会心理;对于社会心理若没有精细的研究与了解,思想体系的历史的唯物主义解释根本就不可能……因此社会心理学异常重要。甚至在法律和政治制度的历史中都必须估计到它,而在文学、艺术、哲学等学科的历史中,如果没有它,就一步也动不得。”[5]
三
社会心理作为文艺与社会的重要中介,具有原始性、群体性和文化性等基本特征。
首先,社会心理具有原始性。
社会心理是在人们日常生活中自发形成的、没有经过加工改造的一种雏形意识,它基本上是一种社会性的知觉或流行的情绪,没有上升到理论体系的层面。同思想体系相比,它具有丰富性、生动性和不稳定性等特点,因此,社会心理和文学艺术能产生更为紧密的联系。在诸多作家作品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一种情况:作家所属的思想体系与作品中所展示的社会心理并不一致,有时甚至是截然相反的。巴尔扎克与其代表作《人间喜剧》就是典型例子:从思想体系方面看,巴尔扎克一直站在封建贵族阶级立场上,但同时他也觉察到了封建阶级必然灭亡的历史发展趋势,并把这一趋势深刻地反映到了《人间喜剧》中。所以,他的作品中所折射出来的社会心理是与他所属阶级的思想体系背道而驰的,他对自己所属的封建阶级进行了尖锐的讽刺,而对他政治上的死对头——资产阶级,却做了热情的歌颂。可见,作品中所反映的社会心理并没有经过他思想体系的加工和改造,是原始的、生动的。这也说明了社会心理比思想体系更能直接地作用于文艺创作,也更容易被文学艺术家所掌握。
其次,社会心理具有群体性。
社会心理是一定地域或一定时代所普遍流行的、为大家所理解与接受的意识形态,因此它具有普遍性、流行性和稳定性。社会心理一旦形成,就带有传染性,会形成一种社会氛围,所有人都潜移默化地被它所影响,而且,它往往会突破时代、地域和阶级的界限而成为社会上普遍流传的思想意识。例如,鲁迅先生在《阿Q正传》中所刻画的“阿Q精神”,其实质就是“精神胜利法”,这是一种我国古已有之的社会心理,上至王公贵族,下至贫民百姓,都在这种“精神胜利法”中寻求解脱,获得暂时的安慰。
社会心理是通过它的群体性特征来影响文艺活动的发展趋势的,它不但制约了文学思潮的变更,而且对作品的内容与形式,以及文学艺术的发展方向等诸多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再次,社会心理具有文化性。
社会心理不是普通心理学中所说的纯粹感觉、知觉、联想、想象、情感等心理现象,而是一种文化心理,是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的精神存在形态和精神活动方式。社会心理的文化性由两个层面组成:一是历史文化积淀;二是当代文化思潮。
历史文化积淀是社会心理中最稳固、最深刻、最有影响力的层面。它是一个民族在几千年甚至上万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所积累的全部意识形态,这就是荣格所说的“集体无意识”。历史文化积淀是人类世世代代流传下来的具有普遍性的文化经验,是长期以来所形成的政治观念、社会观念、国家观念、艺术观念、道德观念、宗教观念、历史观念等等的总和。例如,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积淀中的艺术观念,是我国几千年来传统文学艺术的精华,它是同历代以来的传统文论、传统作家、传统作品等联系在一起的。
当代文化思潮是社会心理中最活跃、最表浅、最具创造性的层面,它是当代社会中各种文化观念的总和。相对于历史文化积淀来说,当代文化思潮具有易变性的特点。一个理论的提出、一部著作的发表、一场学术讨论的召开,都有可能对当代文化思潮产生巨大的影响。例如,当代西方文艺流派为数众多,象征主义、表现主义、存在主义、结构主义等流派此消彼长、交替更迭,每个流派都曾在一段时期内产生过轰动,随后又趋于沉寂,西方的文化思潮也随着这些文艺流派的起伏而改变。
由于具有原始性、群体性、文化性这几个特征,社会心理能够紧密联系文学艺术活动与社会生活这两端,在两者之间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
注释:
[1][2]姚文放.现代文艺社会学[M].南京: 江苏文艺出版社,1993.24、25.
[3]普列汉诺夫.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3卷)[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62.195.
[4]普列汉诺夫.普列汉诺夫美学论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350.
[5]普列汉诺夫.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2卷)[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62.272.73.
(戴婷,江苏扬州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