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中学语文教学中唐宋诗词的审美教育
2006-11-24李德明
美育即审美教育,又称美感教育。它是通过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而进行的一项教育活动。其目的在于培养和提高人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树立和发展正确的审美观点,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审美理想,进而影响人的思想情感和精神面貌。我们知道,美育能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陶冶人的情操,点燃人的理想之光;美育可以锻炼人的想象力创造力,帮助青少年发展智力;美育可以使人精神饱满,心情舒畅,有利于青少年心理、生理健康。唐宋诗词蕴藏着丰富的美的矿藏,这为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教育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可以让学生在文学的历史长河中领略美的情趣、感知美的作用。
一、唐宋诗词教学中实施美育的内容
美学界将美的表现形式分为三大类型: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美育可以运用多种形式来进行,依次可将审美教育的内容分为:自然美教育、社会美教育和艺术美教育。自然美是指经过人类劳动改造过的自然美和未经人的实践活动改造过的自然美,是一种形式美。社会美是一种体现社会规律必然性的生活形象,其主体是人,体现人的仪表美和心灵美,是一种内容美。艺术美是指艺术作品的美,是自然美和社会美的集中反映,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语文课本中所选的课文大多是文学艺术作品,因而我们语文教学的审美教育理应展示艺术美,它通过各种艺术表现手法表达出愉悦的美感。
(一)艺术化的自然美
人化自然美的大师们在他们与自然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为纯真美丽的田园山水所倾倒,创造了许多闪耀着人化的自然美的灿烂诗篇,在我国文学美苑中培植了一朵朵散发阵阵幽香的鲜花。读他们的山水田园诗,如品香茗,如饮醇醪,陶醉于那美的意境而有物我合一、庄周化蝶之感。他们诗篇中人化的自然美,主要有三方面:
一是纯真和谐之美。人化自然美的大师们从田园山林的榆柳、桃李、村落、炊烟、鸡鸣、落日、星月、山泉这些司空见惯的自然景物中找到审美对象,并且把自己的审美感受表现在讴歌自然美的诗篇里。如“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过故人庄》)写的只是平淡的田园风光,但创设了深邃高远的意境。以老朋友之间真挚的感情,清幽淡静的气氛,洋溢着愉悦的田家情趣,表达人与自然的完美和谐,这在教学中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二是恬淡隽永之美。人化自然美的大师们善于撷取自然景物和社会生活中平淡无奇的素材,用朴实无华的语言表达自己深厚纯真的感情。如“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箸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全诗描绘了春江水涨、烟雨迷濛、鸟飞鱼肥、悠然垂钓的图景。景物色彩鲜明,青、白、红、绿再现桃花讯期南国特有的色彩。青箸笠,绿蓑衣,以借代手法将景与人的色彩协调,显现隐者恬淡安适的情趣。通篇只是平平的叙述、淡淡的描绘,却使人感到浓郁的生活气息。在平淡的语言中蕴含诗人奇崛激荡的情思,将人与自然统一起来,意境恬淡隽永。
三是清幽绝俗之美。人化自然美的大师们常会借用景物的高洁静雅、清幽肃穆的属性来表达自己澄净清幽的心境,寄托自己高雅绝俗的感情,如“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反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王维《鹿柴》)诗句描绘出一种清幽绝俗的意境,透露出诗人对尘世的厌恶和对澄静清幽的隐逸生活的向往。
(二)慷慨沉郁的悲壮美
慷慨沉郁的悲壮美是生活美、精神美的重要内容,是针对社会现实的缺陷而表现出来的具有崇高责任感的一种忧患意识的外在表现,有着深刻的社会意义。因而它蕴涵着丰富的美育内容,在文学作品里喷射着沉郁悲慨的爱国爱民之情,呈现着凝重浑厚美、深沉郁愤美、悲苦慷慨美。如杜甫在《石壕吏》中描写了石壕村一户人家在安史之乱中的惨剧:三男被征,两男战死,衰年老妇又被抓去服役,留下老翁、寡媳、幼孙三人在兵荒马乱中将何以度日?等待老妇人的又将是怎样的命运呢?诗人的心与受苦受难的劳苦大众是息息相通的。他启示人们要认清封建统治阶级的本质,同时表达了忧国忧民的深沉感情。又如白居易在《卖炭翁》中通过揭露“宫市”的掠夺本质,表达对劳动者的深切同情。“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表现出烧炭生活的艰辛与劳苦。“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是老翁复杂的矛盾心理,正是生活陷入绝境的反映。诗中没有直接发议论,而是在情节叙述和人物形象中体现出批判与同情,表达诗人对和平幸福生活的向往及对黑暗腐败生活的憎恶,笔调沉郁悲壮。
(三)豪放旷达美
豪放旷达美从审美特性上说既有社会生活美、精神品质美的意义,又有艺术美中雄浑厚实美、青春勃发美的意义,是一种超凡脱俗、热情奔放、气度恢宏、爽朗飘逸的精神风貌的展现。追求的热情、乐观的品格、豪迈的情怀能给人惊心动魄的审美感受和震撼身心的艺术力量。文学作品中诗人常借大自然雄伟壮丽的景象和磅礴的气势,用江河和山岳做崇仰对象抒发豪情壮志。如“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望天门山》)诗句描绘天门山夹口对峙、长江波澜壮阔的雄奇秀丽景色,给人以历历如在眼前的感觉。画面色彩缤纷、鲜明夺目、美丽非凡,表达诗人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手法奇特,风格豪放。又如“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李白《秋浦歌》)用夸张手法言愁,出语不凡,可谓天马行空之笔。让人感到愁得淋漓,愁得痛快。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李白诗的豪放雄健、旷达飘逸,将生活用浪漫的激情来点染。
(四)情浓意切美
从文学审美居性上说情浓意切美是指用有限的语言文字形式蕴藏无限丰富、无限深厚、无限悠远的情丝意缕,让人在情境中长久回味,在回味中获得一种美的享受。唐宋诗词中不乏这样的诗作,如:“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中就勾画出一个离情别绪的环境,创造出一个特定的氛围:首句写雨。烘托诗人送别友人时的心情;二句写柳。雨后的柳色虽然很美,但柳象征离别。赏心悦目的柳树陡然增加人的离情别意;三句写劝酒。一个“更”字显示主人劝酒的殷切之情,又暗示酒已喝了不少,随着殷勤地劝酒,时光正悄悄地流逝,分别的时间也越来越近。末句托出诗人的心意:“西出阳关无故人”,透露出诗人对友人的真挚感情、对离别的难舍之情,表面的平静更映衬出内心的激荡,让读者体味出情浓意切的美感。
二、唐宋诗词教学中实施美育教育的途径
美育教育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作为语文教学来讲,可以通过学生独立的审美活动来实现,即广泛接触审美对象,大量吟诵优秀的诗词,于潜移默化中获得感情的陶冶,也可通过有意义有目的的课堂审美实践活动来进行。课堂是实现美育教育的主阵地,笔者从三个方面来论述语文课堂教学中唐宋诗词美育教育的途径。
(一)激发学生迫切追求美的欲望
要实施美育,就要使学生对美有执着的追求,为此,教师要抓好导入这一环节,把学生带进美的王国,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这为深层挖掘教材中美的矿藏,追求美的真谛奠定了基础。为达到这个目的,导入时教师要准确把握作品所要表达的深刻的思想内涵,并把作者创作时那种强烈的情感表现出来,在学生的情感体验中强化这种感情,触发学生情感的共鸣。如讲授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一文时,先讲述诗人和友人以前的情谊关系,为感情的渲染作铺垫,然后体味诗人对诗句的感慨,诗中一二句追忆两人在繁盛时的交往,以“寻常见”、“几度闻”写交往之密,情谊之深,引导学生挖掘诗句意在侧面表达唐朝极盛时的社会景象。三四句写故友穷途重逢情景,体会诗人和友人当时的心境。“落花时节”恰当比喻二人穷困不堪的处境,蕴涵着对唐王朝衰落的感慨,引导学生将两种不同社会景象作比较并体味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感。
有些诗词如先不介绍背景,就很难使学生明确要颂扬什么、针贬什么。因此导入时,教师要先展示那个时代的风貌,促使学生接触课文,了解作者要阐发的观点和所要追求的美学理想。如教授陆游《十一日四日风雨大作》一文时,首先要弄清当时的时代背景:当时正处于宋金对抗之时,诗人曾一度驰骋疆场抗击敌人,被罢官后闲居荒村,但仍不忘收复失地。然后再导入诗句,学生在清楚诗作的背景后,油然而生对诗人的敬仰之情,为讲授课文创设了良好的情感氛围。
(二)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地感知理解美
中学语文课本中所选的唐宋诗词,绝大多数都具有审美价值。那丰盈的形象,或奔腾激越或安静细腻的情感,都是作者美学理想的载体,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美的矿藏。在导入中,我们已经引发了学生探求美的激情,创设了一种很好的课堂气氛,那么在研读中我们怎样使学生感知理解美,并从中获得启迪呢?我们可从熟悉课文、展示形象和激发感情三个层次由表及里、层层深入地启发学生感知和理解。
熟悉课文探求美源。一篇诗作如一条美的河流,不熟悉课文是难以寻到美源的。让学生熟悉课文,教师要改变过去那种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要将学生放在审美主体的位置。教师作为中介,在于启发引导,给学生指出一条探求美源的途径,让学生仔细研读逐步体味文章之美感。
展示形象进入美境。作为形式的语言文字,是作者塑造形象、阐发美学理想的重要手段。那么,我们在感知理解美时也须借助语言文字,再现作品塑造的形象。因为美的内容是通过语言文字所描绘的形象表现的,离开具体形象,作品所表现的内容就无法把握。所以教师要把课文中的文学形象化为直接可感的艺术形象,引导学生进入美的境界,融入其中而感知其意,才会引起心灵的震撼、精神的愉悦。如讲授杜牧《江南春》一文时,将一幅幅画面展示出来:黄莺、红花、绿叶、水乡、山城、酒旗、春风。这些美好物象的展示,把学生带进大自然和谐的旋律和神奇美妙的意境中。从视、听、触多角度感受事物,形成一种立体感。以物象颜色性状的各异构成一幅春天江南画面,为下文讽喻定下基调。物象的展示能激发学生的想象,结合时代感慨历史变迁。
激发感情感受美的真意。一篇好的文章总是以美好的感情来打动人的。“感情是文章的生命线,通过感情审美,作者的思想感情将深深印到学生的脑海中。”(时寅敦《审美——语文课的主旋律》)这就要求教师启发学生体味作者因情造文、以境托情的美意,在学生情感上引起共鸣。要达到这点,主要是靠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诗句,只有朗读,把无声的文字转化为有声的语言,把储存的信息符号载体还原成所要表达的真情实感,才能使作品中的情景跃出纸面,使学生融入意境,感受美的真意。
(三)引导学生运用知识能动地创造美
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追求美、感知理解美不是美育的最终目的。美育的最终目的是将前人积累的审美知识和经验加以迁移,按各自的审美理想不断地创造美。这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训练学生的审美创造意识和审美创造能力。
在教学中,首先鼓励学生异向思维,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学生能否对教材中的美准确地把握理解,并创造性地形成自己的审美见解,往往受他的文化水平、生活阅历、年龄特征、艺术素养诸因素的制约,有时甚至会形成错误的审美感受。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和群体作用,引发他们进行思辨,展开研讨争论。这样可以避免学生审美思维的封闭性、求同性和超稳定性,纠正一部分学生因审美能力不强而过早产生审美思维定势。只有在争辩中,在对比、否定、肯定、补充的思维活动中,思维才产生质的飞跃,从而引发许多独到的见解,逐渐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其次学生从观察思考、构思立意、布局谋篇乃至遣词造句等方面通过对古人学者的模仿获得借鉴,就能步其门而登堂、效其法而变通。从美学角度来看,它是鼓励学生按美的规律借鉴创造文学美的良好开端。再次结合课堂教学,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引导学生学习古人那种从社会生活中捕捉美的方法,用敏锐的眼光洞察社会,分析社会,及时从生活的海洋中撷取美的浪花。
(李德明,甘肃定西市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