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魏晋文论重悲怨的审美倾向

2006-11-24孙德彪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06年8期
关键词:诗品陆机文论

魏晋时期,出现了大量抒写悲怨之情的文学作品,文学理论也把悲怨作为重要的审美标准之一。这是社会政治动荡、思想文化转型、人的觉醒等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这一时期,着眼于王道秩序和名教秩序构建的儒学衰微退化,以自然、无为、虚无、逍遥为主旨的老庄道学重新兴起,士人们在二者间徘徊,于是,产生了一种新的思想体系——玄学。在这复杂的思想文化转型时期,原本注重群体、以积极用世、建功立业为己任的士人们逐渐丧失了政治热情,开始关注并积极表现个体的内在精神和情感。魏晋遂成为一个重“情”的时代。

魏晋人无论对自然还是对人都一往情深,正如王戎所言:“情之所钟,正在我辈。”(《世说新语·伤逝》) 向秀也说:“有生则有情,称情则自然,若绝而外之,则与无生同,何贵于有生哉。”(《难嵇叔夜〈养生论〉》) 这种重情的风尚极大地影响了当时的文学创作:文学不再是政教和经学的附庸,开始观照人的心灵和真实情感,把情感的抒写提到极高的位置。如曹丕《寡妇赋》、阮籍《咏怀诗》、陆机《挽歌诗》《豫章行》、潘岳《悼亡诗》《皇女诔》等诗歌名篇,均宣泄了诗人内心的真实情感。当时作诗重“情”的风尚可见一斑。

更为重要的是,情感与文学的关系还从理论上被反复阐述。当时,几部著名的诗歌理论都阐述了“情”在创作上的重要作用,分别提出了“诗缘情而绮靡”(陆机《文赋》)、“五情发而为辞章”(刘勰《文心雕龙·情采》)、“非长歌何以骋其情”(钟嵘《诗品·序》)的主张。诗歌发展到魏晋阶段,基本摆脱了“诗言志”的束缚,“诗缘情”已成为创作主流。“情”的范围极为广泛,重“情”使得诗歌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魏晋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长期分裂动荡的时期,各种政治势力你争我夺,战争此起彼伏,人民流离失所,各种自然灾害和疾病、瘟疫也接踵而至,死亡频繁发生。时代和社会的各种苦难笼罩着魏晋人的生活,致使他们在诸多情感中更注重悲怨之情,“人有七情:喜、怒、乐、爱、恋、欲、哀;而在魏晋人那里,前六情皆无,唯有一哀,谓之‘七哀。”[1]天灾人祸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痛苦,也造成了魏晋文人的悲哀心理,正如阮籍所言:“有悲则有情,无悲亦无思。”(《咏怀诗》其七十)因此,抒发悲情就成了这一时代文学创作的典型音调。《文选》诗目就专门列有“哀伤”一类,而这类感伤的作品往往更能引起读者和理论家的赞誉。于是,文学理论也逐渐呈现出极重悲怨之情的审美倾向。

正始时期的嵇康在《琴赋》指出:“然八音之器,歌舞之象,历世才士,并为之赋。颂其体制,风流莫不相袭;称其材干,则以危苦为上;赋其声音,则以悲哀为主;美其感化,则以垂涕为贵。”他强调音乐作品以悲哀、催人泪下为美为贵。在文乐相通的魏晋时代,这一理论也同样适用于文学的创作和鉴赏。

太康年间的陆机,不仅创作了大量悲怨诗文,还在《文赋》中把“悲”作为评论文章的五种标准(“悲”、“应”、“和”、“雅”、“艳”)之一,即强调文学创作要充分体现主体的悲怨之情并以此来感动读者。

南朝宋代文论家刘勰也在《文心雕龙》中多次强调情感尤其是悲怨之情对于创作的重要性,如“人禀七情”(《明诗》)、“故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扬,此立文之本源也。”(《情采》)作为当时的寒士,他对黑暗的现实有许多牢骚和不满,所以说:“然将相以位隆特达,文士以职卑多诮:此江河所以腾踊,涓流所以寸折也。”(《程器》)这本身就是一种悲怨情怀的抒发。

到了齐梁时代,诗论家钟嵘更是对那些悲伤哀怨的诗歌情有独钟。《诗品·序》说:“嘉会寄诗以亲,离群托诗以怨。至于楚臣去境,汉妾辞宫;或骨横朔野,或魂逐飞蓬;或负戈外戍,杀气雄边;塞客衣单,孀闺泪尽;文士有解佩出朝,一去忘返;女有扬蛾入宠,再盼倾国;凡斯种种,感荡心灵,非陈诗何以展其义,非长歌何以骋其情?”他所列举的这些情景几乎都是能够抒发怨情让人悲伤的。

钟嵘的《诗品》以“托诗以怨”为重要的审美价值取向,他在评论各家诗歌时,也都侧重“悲怨”这一标准,如:

曹植:情兼雅怨,体被文质。

古诗:多哀怨。

李陵:文多凄怆,怨者之流。

班婕妤:词旨清楚,怨深文绮。

王粲:其源出于李陵,发愀怆之词。

左思:文典以怨,颇为精切。

秦嘉:文亦凄怨。

刘琨:善为凄戾之词。多怨恨之词。

《诗品》中被列为上品的十二家诗,提到“怨情”的竟达八家之多,被列为中品的一些诗人中包含“怨情”的,他也都给予肯定。

嵇康、陆机、刘勰、钟嵘都是魏晋时期的著名文论家,他们无一不把抒发悲怨之情作为文学创作的一个重要标准,这足以说明以悲怨为美是魏晋文论的一种普遍的审美倾向。应该说,这种审美倾向来自于人们对生命悲剧性的强烈感受,以及为超越生命悲哀所进行的不懈努力,充分展现了人的本质力量和主体意识。它包含了知识分子对人生的体悟和对个体生命价值的确认,是魏晋人生命意识的美学显现。

注释:

[1]李建中《魏晋诗人的死亡意识与生命悲歌》,《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1期。

(孙德彪,延边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猜你喜欢

诗品陆机文论
《二十四诗品》21世纪研究述评
黄耳传书
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之冲淡
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之典雅
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之高古
20世纪中国古代文论的地位、意义及创造性转化
20世纪中国古代文论的地位、意义及创造性转化
Poet, Poems and the art of Poetry in Samuel Taylor Coleridge’s Biographia Literaria
诗人陆机:天生贵族难自弃
陆机,放不下出身的“包袱”